《流浪地球2》海外票房遠不如好萊塢大片,如何突破限制?
《流浪地球2》目前國內票房突破32億,穩(wěn)居單日票房冠軍,距離內地影史前10《紅海行動》36.5億也就是下周的事了。

截止上周日,海外6個地區(qū)票房突破520萬美元,大概是3520萬人民幣。
在上映的所有地區(qū)周票房均打入前十名。其中在新加坡最高周末第3 (40家影院26家放映)? 海外票房大概率突破1000萬美元。海外成績確實不錯,是最近六年海外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

但如果對比好萊塢大片來說,這個票房真的太低了,基本在海外觀眾影響力很低,主要群體還是華人,并沒有做到出圈。
最近還在全球上映的《阿凡達2》排名第34的市場票房都超過1000萬美元!照目前票房走勢,最終預計北美本土7億美元,而它的海外票房超過16.5億美刀,相當于159億人民幣,總票房位列全球影史第三!? ( 國內最終票房16.8億,2.4億美元 )

阿凡達2這個海外票房還是建立在有個別市場上映不了,美元匯率處于近些年最高點,導致歐洲票房大幅度縮的情況下獲得的。
歐元美元匯率差不多1:1
2009年阿凡達德國1.14億歐元,相當于1.6億美元
2022年上映中的阿凡達續(xù)集德國1.2億歐元,相當于1.26億美元。

當然,《阿凡達》系列是全球頂級IP,基本是好萊塢賣座大片的上限,但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原來海外市場這么大,可以收獲上百億人民幣票房!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目前的《流浪地球2》和未來的國產大片也可以在海外賺那么多錢嗎?

先說個大概結論,起碼在未來幾年內國產電影出海賺錢很難,可以先通過流媒體等方式在海外培養(yǎng)一批中國電影受眾。
海外票房受限制有幾個點:
1.? 文化隔閡,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生活,價值觀差異導致他們可能無法理解影片一些劇情和觀念,比如影片中某個人物的行為本土觀眾覺得正常,在他們看來很迷惑和不解。
爛番茄某位希臘影評人覺得,影片里中國角色處處強調責任犧牲等,然后美國各種出丑,他覺得這種宣傳太刻意了。但對于這部電影,他還是給予了好評:不錯的特效爆米花大片,達到好萊塢頂級水準,科幻影迷必看!

2. 沒有海外觀眾熟悉的全球明星和導演,以及海外觀眾基本沒有看中國電影的習慣?,功夫武俠片最近幾十年的文化輸出,但隨著特效和電影工業(yè)的發(fā)展,功夫武俠片也逐漸式微了。(成龍李連杰,他們現(xiàn)在都60歲了,已不在巔峰時期)
?國產電影?《英雄》海外票房記錄 1.4億美元

3. 沒有全球的發(fā)行能力,如果想在全球大規(guī)模上映,必須找好萊塢六大級別的,也就是迪士尼,華納,環(huán)球公司,這個由于國內引進他們的電影,其實可以溝通進行合作,但是這個全球宣傳發(fā)行費是非常貴的,制片公司要做好褲衩賠光的準備。
之前有票房論壇討論過相關問題,《流浪地球2》如果打算北美這個大票倉大規(guī)模排片上映得花多少錢?


對于國產電影公司來說資金壓力非常大,所以一般只有中美合拍搞大規(guī)模發(fā)行上映,再弄個好萊塢明星,比如說《長城》或者《巨齒鯊》。
近期有寶萊塢發(fā)行的印度電影北美票房和上映影院數(shù)量都不錯,一些票房吧友表示很多國產電影在海外的發(fā)行就是扔個100萬美刀,電影院宣傳海報都沒有,他們沒有打算海外賺多少錢。

4. 老生常談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尤其是西方歐美國家地區(qū),媒體宣傳下不少觀眾對中國有非常大的刻板印象,可能會導致影片受到不公平的評價!
北美影評MTC網(wǎng)站有七家外媒給《流浪地球2》打分,四家打了60或以上的評分,開局68分,對于商業(yè)電影來說,這個評價還算不錯。
但影響力比較大的紐約時報直接打了30分,及其他兩家媒體差評導致整體平均分跌至56分。

不過好的一面是并非所有外國媒體,或影評人都是只靠意識形態(tài)區(qū)分作品,目前在爛番茄網(wǎng)站上影評人好評率83%,對于好的作品他們也是愿意拋開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種“世界人民大團結”。

還有一點,中國不同形象的輸出從《流浪地球》第一部就開始了,打破中國只有功夫武俠電影的“刻板印象”
有一些油管博主還有影評人都表示看過這部科幻電影前作,才打算去看影院看第二部。
第一部imdb評分不高,才5.9。同類型災難片《后天》6.5 , 《2012》5.8
但他超過3.2萬人評價,最近20年以來,評價人數(shù)最高的非功夫武俠片,6分或以上的評價比例68%,很多通過網(wǎng)飛觀看的海外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合格可以看的。
我相信全方位升級的第二部會有更高的評價上線,外國流媒體后,可以穩(wěn)定在七分以上。

好萊塢花了幾十年不斷的培養(yǎng)受眾打通全球院線,國產電影這條路要走很久,也很不容易,但隨著電影工業(yè)和中國影響力越發(fā)強大,我覺得是遲早的事,我們能夠制造出不錯的特效大片,甚至做的比好萊塢要好,不會局限于本土。

畢竟特效大片是全球觀眾都愛呀,不需要了解你什么文化梗,我就是看個大場面,緊湊刺激的故事,娛樂一下放松休閑。
外國觀眾會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大家不要急一兩部電影就想取得海外不錯的高票房,這次《流浪地球2》比很多國產電影上映的海外地區(qū)都要多,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好萊塢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全球現(xiàn)象級大賣的,上面提到的《阿凡達2》是建立在無數(shù)部好萊塢電影鋪路的情況下,道路完全打通了,全球影迷都能接受好萊塢電影,才能輕松十幾億美刀。 我們還沒有,畢竟第一部國產科幻大片是在四年前才拍出來!

先在本土站穩(wěn)腳跟,再往外發(fā)展,國產大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