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新中國;一曲《東方紅》出去了新航天
雜談 | 茉莉花
2020-03-16
一曲《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新中國;
一曲《東方紅》,出去了新航天;
而實際上,還有一曲《茉莉花》,唱出了中國人。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交接儀式上,在中英兩國領導人出場前,兩國軍樂隊各奏三首樂曲,中國軍樂隊 演奏的第一首樂曲是江蘇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門回歸交接儀式現(xiàn)場,當中國政府代表團入場時,一曲江蘇民歌《茉莉花》由軍樂團奏響;美國發(fā)射一顆向外太空飛行尋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飛船,搭載了許多國家的優(yōu)美樂曲作為地球禮物送給外空生命,中國入選的樂曲就是這首《茉莉花》;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在歌劇《圖蘭朵》中引用了茉莉花的曲調(diào)。
當然,這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個曲子,之所以那么有名,主要還是和《圖蘭朵》的關系,但是不管事哪一個曲子,都有一個我想思考的問題,為什么這三首歌那么火,特別是《茉莉花》,國人對于她的期盼太高太高了!
為什么茉莉花那么有名?
或許是宣傳的原因,或許是其他原因,但是自身依舊還是很有能力的。
不管是曲調(diào)還是什么,這首歌都很瑯瑯上口,現(xiàn)在就有很多的音樂都受了這首歌的影響,有人因為好;有人因為是家鄉(xiāng);而有人因為那是中國。
明朝的時候,這首小調(diào)就有了,可以說是影響了很多人,但是僅僅只是影響罷了,畢竟這個世界上好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但是為什么是這個茉莉花,主要就是因為影響力比較大,而除了剛過我說的那些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但是影響都不如我剛過說的那些大,比如國宴的時候等等,《茉莉花》都是有的,但是今天還想說說另外一個!
野史開始(當年法國的奧運會開幕式上,各國國旗伴著國歌依次升起,輪到中國時,只有黃龍旗在一片寂靜之中,緩緩升起,自始自終,沒有音樂,沒有掌聲,沒有國歌。
過了一陣子,在場的所有人開始大笑他們嘲笑諾大的中國,竟然連首國歌都沒有的時候。
在一片嘲笑聲中,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拄著拐杖站起來,挺直腰板走到黃龍旗下,他目光如炬,神態(tài)毅然,不卑不亢。
滿懷深情地唱著家鄉(xiāng)小調(diào)《茉莉花》,這位老人就是歷史書里,喪權(quán)辱國的罪人李鴻章。
就像是我剛說過的一樣,這是野史,實際上當時中國有臨時國歌,是李鴻章改編的,廬劇改編的,雖然后來也有確定國歌,但是因為辛亥革命,一切都香消云散了。
但是通過這個野史的故事可以明白,在國外,很多人對于《茉莉花》是多么的尊重,放在了一個特別的高度上面,遲遲沒有拉下馬過,這就是魅力。
野史雖假,但是可見對于人們的影響,因為這是希望所帶來的結(jié)果!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