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婚后癡迷跑馬,對妻子家暴,離婚!
昨天,在群里看到一張截圖:內(nèi)容是一名妻子的“控訴”。跑步后“魔障”的丈夫,“拋家棄子”式跑馬拉松,只為自己追求快樂,貪圖跑圈的虛榮名聲。甚至還有家暴妻子的行為。妻子提起離婚訴訟,最終結束了這段令人唏噓的婚姻。
很多跑友看到這條新聞,紛紛感嘆:
“看著太扎心了”
“簡直人生百態(tài)引人深思”
“簡直像是天方夜譚”
也有跑友點評:
提醒大家,家暴男有可能也會熱愛運動。即使一個人熱愛運動,也不代表他一定是心地善良的。因此,我們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時刻保持警覺。
這個人非常虛榮,為了能獲得他認為的“榮譽”,變成了一個“跑步瘋子”,非常不值得。
其實像這樣的因為癡迷跑步最后影響生活,影響工作的老王也看到過好幾個案例。
之前,老王本地的跑友聊到過一個跑友,從喜歡跑步,到跑步成為了主業(yè),業(yè)余時間幾乎就是在跑步,家就是旅館。逢賽必報,從國內(nèi)跑到國外。3年時間花光了家里的35萬積蓄,老婆差點鬧離婚。
幾年前臺灣也有一則新聞,一位男子十分熱愛跑馬拉松,平均每年參加13場。他甚至在妻子住院期間將其留在醫(yī)院,自己前往參加比賽。他幾乎所有的休假時間都用于跑馬拉松。
法庭認為,跑馬并不是不良嗜好,但如果過度熱愛,投入過多時間和精力,就會導致夫妻之間沒有實質(zhì)性的互動。從2015年12月底起,兩人分居后彼此關系逐漸疏離,漸行漸遠,婚姻已經(jīng)存在破裂,無法挽回,因此法庭判決兩人離婚。
跑步可以讓人身心愉悅,但對于癡迷于跑步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xiàn)不可控制的“上癮”行為。
據(jù)一項小規(guī)模調(diào)查顯示,約有20%的跑者對自己的配速和成績有極高的要求,即每10個跑者中就有2個人會過度追求速度、里程和成績。
觀察周圍,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人跑步量很大,有些經(jīng)常受傷,有些沉迷于跑步比賽,逢賽必跑,甚至還有一些在賽道上猝倒。
過度跑步不利于身體健康,反而會對生活和工作產(chǎn)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對人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對于一些人而言,跑步不僅是一種身體鍛煉方式,更是一種挑戰(zhàn)自我極限的方式。他們可能會無視疲勞、疼痛和身體不適,繼續(xù)超越自我。然而,這種行為往往會導致過度訓練和身體損傷,最終忘記了跑步的初衷,只為贏得掌聲。
有些人跑步時會與他人比較速度和跑量,這可能會導致過度嫉妒和焦慮,也可能會導致改變自己的跑步方式。例如,原本是為了健康而慢跑,但碰到速度比自己快的人時,會不自覺地想要進行PK。這些心理狀態(tài)可能會影響人的判斷力,使人做出不理性的決定。
有些人為了追求馬拉松的成就感而忽視了身體狀況。他們可能會過度訓練,在比賽前就已經(jīng)疲勞不堪,或者在比賽過程中無視疲勞繼續(xù)堅持。此外,一些人不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況,一年跑幾十場馬拉松,沉浸在跑步的興奮中,卻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多彩生活。
有些跑步者只注重速度和跑量,他們可能會因為達不到某個配速或跑量而感到不開心,卻忽略了跑步過程中帶來的愉悅和健康效益。為了增加跑量,他們甚至會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進行高強度訓練,忽視身體的疲勞和不適,只為達到自己的目標。
有些跑步者一直陷入“受傷-養(yǎng)傷”的惡性循環(huán)中,他們覺得按照10%逐步增加訓練量的方法太慢了。他們會一次性增加訓練量,例如今天跑了5公里,下次就直接跑10公里;跑了半馬,就直接上全馬。他們完全忽略了身體的恢復和休息,過度訓練導致身體不能及時恢復,從而出現(xiàn)各種身體問題。
跑步是一項極為有益健康的運動,然而,過分追求速度和成就感,可能會導致個體失去自我。
對大多數(shù)業(yè)余跑者來說,跑步的意義在于不斷追求自我提升,讓自己更強、更優(yōu)秀,從而為自己和周圍的人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然而,如果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忘記了初心,忽略了最重要的人,即使一個人跑到了終點,又有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