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景點——游遍中國
上海是我國近代科技、文化的中心和國際港口城市。古代這里為海濱村鎮(zhèn),唐天寶十年(751年)設(shè)華亭縣,宋設(shè)上海鎮(zhèn),元置上??h。上海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地,近、現(xiàn)代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都發(fā)生在這里,如小刀會起義、五卅運動、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淞滬抗戰(zhàn)等。

現(xiàn)存革命遺址有中共一大會址、孫中山故居、魯迅墓、宋慶齡墓、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等。文物古跡有龍華塔、松江方塔、豫園、秋霞浦、唐經(jīng)幢等。上海近代的各式外國風格建筑在建筑史上也具有重要價值。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位于盧灣區(qū)興業(yè)路76~78號(舊為法租界望志路106~108號)。這是兩棟磚木結(jié)構(gòu)的二層石庫門樓房,具有20年代上海市區(qū)典型民居風貌,它原是出席這次會議的上海代表李漢俊及其胞兄李書城的寓所。建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在李寓76號樓下客廳秘密舉行。

●魯迅故居、魯迅墓●
魯迅故居在虹口區(qū)山陰路大陸路村9號,1933年4月魯迅遷居于此。這是一幢紅色磚墻三層單開間樓房,底樓是會客室和餐室;二樓前間是臥室兼工作室,靠窗放著書桌和藤椅。1936年10月19日上午魯迅在此逝世,遺體葬在萬國公墓。1956年遷至虹口公園(今魯迅公園),并建上海魯迅紀念館。墓地在公園中部,周圍青松環(huán)繞,翠竹掩映,墓碑上鐫刻毛澤東題詞“魯迅先生之墓”六個大字,墓前有魯迅銅像。

●中山故居●
中山故居位于盧灣區(qū)香山路7號,為兩層深灰色小樓房,前院有方形草坪,三面為小花園。樓下有客廳、餐廳,樓上為辦公室和臥室,內(nèi)部按原貌陳列。這里是孫中山先生自1920年1月至1924年底在上海時的寓所。1924年11月19日,孫中山由廣州去北京籌備國民會議路經(jīng)上海時,曾在此舉行記者招待會,闡述了他召集國民會議、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政治主張。

●外灘●
外灘位于黃浦區(qū),原指舊上??h城至蘇州河南岸的黃浦江西岸灘地,現(xiàn)泛指沿黃浦江的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及其附近地段。1845年,該地段被辟為英租界,洋行、銀行云集,一時成為金融中心。20世紀初開始,又營造了許多大型建筑,使這里成為上海近現(xiàn)代各國、各地風格建筑最集中的地段。

●龍華寺●
龍華寺在徐匯區(qū)龍華鎮(zhèn),為五代吳越王錢所建,后屢經(jīng)興廢,現(xiàn)存寺宇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重建。寺內(nèi)有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方丈室等,是上海僅存的一座完整的古建筑群。寺南龍華塔高40.4米,七層八角,飛檐高翹,曲欄重重,重建于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

●豫園●
豫園是上海著名的古典園林,位于南市區(qū),城隍廟的北面,古香古色的大門正對著荷花池中的湖心亭。豫園是明代曾任四川市政使的潘允端為奉養(yǎng)他的父親而建,有豫悅父親之意,所以取名“豫園”。園林現(xiàn)有面積2萬平方米。面積雖小,但布局曲折,有亭、臺、樓、閣、假山、池塘等30余處。園內(nèi)的磚刻形象生動,具有明、清兩代南方建筑藝術(shù)的風格。

●玉佛寺●
玉佛寺位于安遠路、江寧路口。原址在江灣鎮(zhèn),系清光緒元年(1875年)慧根和尚所建。內(nèi)供玉佛兩尊,是慧根和尚由緬甸迎來。后佛寺圮廢,1918年于今址重建,10年竣工。寺內(nèi)玉佛樓供坐式玉佛,造型美觀,姿態(tài)和藹。臥佛堂供臥式玉佛,側(cè)臥于紅木榻上,一手支頭,形態(tài)逼真。

●城隍廟●
老城隍廟位于南市區(qū)方浜中路249號,是一處道教圣跡。廟中奉祀上海城隍秦裕伯,兼祀霍光,從而有“前殿為霍,后殿為秦”的說法。過去廟會盛行,香客不斷,廟內(nèi)外云集了許多小吃攤、百貨攤和雜耍攤,后來逐漸形成以豫園九曲橋為中心的廟會市場。這里的民居、弄堂、商鋪自成格局,而且居民多是上海的老市民,風情、習(xí)俗饒有特色。

●上海大劇院●
上海大劇院在黃浦區(qū)人民廣場西北角,南臨人民大道,東鄰人民大廈(市政府大廈)。1998年8月建成。建筑總高度40米,共計10層(地面6層、地下2層、頂部2層)。劇院大舞臺為目前世界上容納面積最大、動作變換最多的舞臺之一,是一座融新技術(shù)、新工藝、新材料于一體的藝術(shù)殿堂。

●上海八萬人體育場●
上海八萬人體育場于1997年10月建成。是一座造型呈馬鞍形的建筑,占地19萬平方米,擁有符合國際比賽標準的四季常綠的足球場和塑膠跑道等田徑比賽設(shè)施;可容納八萬名觀眾的三層環(huán)型全天候看臺和100套豪華型包廂;巨型彩色顯示屏、攝影攝像監(jiān)控、自動測量顯示系統(tǒng)和綜合保衛(wèi)、藥檢、新聞中心等設(shè)施。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電視塔位于上海黃浦江畔、浦江陸家嘴嘴尖上,1994年10月建成。塔高468米,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11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天空中串聯(lián)至如茵的綠色草地上,兩顆紅寶石般的巨大球體被高高托起,有著“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下球體直徑為50米,上球體直徑為45米,其觀光層高達263米,是鳥瞰全市的最佳所在。太空艙設(shè)在350米處,內(nèi)有高級觀光層和豪華的會議廳,主要用于接待各國元首及貴賓。

●南浦大橋●
南浦大橋架于浦東新區(qū)南碼頭與浦西陸家浜路相對的黃浦江上,橋型為大跨徑的雙塔雙索面斜拉橋,為世界第三大斜拉橋。南浦大橋總長8346米,主橋長846米,兩岸引橋全長7500米。浦西3754米引橋為螺旋形。大橋主塔高154米,兩邊橋墩處各設(shè)50米高的電梯樓2座,與主橋兩邊的2米寬人行道相通,可供游人上下觀光游覽。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上,1996年10月12日,上海博物館新館全面建成并正式開放。全部建筑面積38000平方米,地下2層,地面5層,建筑高度29.5米,建筑造型為方體基座和巨型圓頂及拱形出挑相結(jié)合,寓意“天圓地方”。

●古鎮(zhèn)朱家角●
上海市區(qū)高樓林立,繁華喧鬧,青浦區(qū)的朱家角鎮(zhèn)卻是小橋流水,清雅悠然,這里的生活節(jié)奏也比城市里慢幾拍,像是沉浸在古老的故事中不愿出來。朱家角鎮(zhèn)的老街街道狹窄,街兩邊的樓上人家可以伸手相互遞物,兩邊的房屋都是青瓦紅門。放生橋位于朱家角鎮(zhèn)東部,跨于漕港上,是上海地區(qū)最大的一座石拱橋,全長70.8米,寬5.8米,5孔聯(lián)拱。舊時此橋被稱為“井帶長虹”。

●淀山湖●
淀山湖位于青浦區(qū)與江蘇昆山市交界處,距青浦區(qū)15千米。湖面東西長約7.5千米,南北長約15千米,水深2米左右。據(jù)記載,湖面原來很大,淀山居于湖水之中,如今淀山距湖已有2千米之遙。淀山原有十景,現(xiàn)已都只是小丘。宋朝時在山上修了普生光王寺,附近還有三姑祠?,F(xiàn)在湖周圍還修建了許多旅游景點,如《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園區(qū)仿《紅樓夢》中大觀園的景物建造,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主要景點有省親別墅、瀟湘館、怡紅院、蘅蕪院、梨香院、稻香村、大觀樓、秋爽齋、紫菱洲、蓼鳳軒、滴翠亭等。

●曲水園●
曲水園在青浦區(qū)青浦鎮(zhèn)東北隅,清乾隆十年(1745年)建。初名靈園,嘉慶三年(1798年)取王羲之《蘭亭集序》曲水流觴改今名。園中有36景:南部凝和堂、花神祠等皆敞廳,前有花墻深院,古木交柯,恬靜安適;中部以荷花池為中心,臨池有迎曦亭、小濠梁,西有喜雨橋、得月軒等;北面的假山連綿起伏,磴道曲折,奇峰異石,洞壑幽深。山上有四層的景周閣,又稱九峰一覽,山后還有鏡心廬、九曲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