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刪減?暗幕?一篇文章告訴你“二次元”為什么活得這么憋屈


什么是“二次元”?嚴格意義上來說,它是亞文化的一部分,通俗點的意義來說,它是動畫、漫畫、輕小說、游戲、周邊等的集合,但在我的理解里來說,就是——御宅族的幻想。
國內(nèi)算是對御宅族真正懂的人,很少,說實話,不懂的人自然不會關心,也就不存在什么偏見了……真正偏見不在于一般大眾,而在于一些管事兒的,例如孩子的家長,又例如,emmmm。他們用他們的標準來審視,怎么個算是“低俗”,怎么個算是“不雅”,標準是他們定的,我們說不得,但真正處于二次元之中的人們會怎么想,也根本沒有二次元以外的人會關心。

一些“管事兒的”會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他們眼中的二次元,比如B站的番劇不得不刪減,某些鏡頭就真的不堪入目了嗎?不至于。但為什么一定要刪?因為沒有分級,為什么沒有分級?因為一旦分級,就等于承認了某些內(nèi)容可以存在的事實,所以,不可能分級。摒棄這部分的東西,二次元就是美好的?也許是吧,至少在這些人的眼里是這樣的。但在我這個身處二次元圈子內(nèi)的來看,這就是不完整的。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啊,你連二次元是什么都沒搞清楚,就來談二次元?二次元本身,就是包含了這些內(nèi)容的。

想想業(yè)界基底級別的一些作品,又何曾不是?!禙ate/Stay Night》,本身就是一個限制級內(nèi)容的游戲

業(yè)界出名的《白色相簿2》,難道不是限制級游戲?

KEY社的所謂“催淚神作”,難道最初不是限制級游戲?

這些公司的絕大多數(shù)作品,支撐著整個ACG界的半壁江山,還有那些追番黨看的新番,其實在日本,絕大多數(shù)是被分類到“深夜檔”的,這也是為了區(qū)別黃金檔,“所有人都適合看的內(nèi)容”,和“只適合有區(qū)別能力的人看的內(nèi)容”,嗯嗯,說穿了,就是讓小眾的內(nèi)容,留給小眾的人看,但在大眾的平臺上播出。
后來在小圈子內(nèi)玩大了,想走入大圈子,不得不改善為全年齡的內(nèi)容,為什么走向大圈子了就不得不改為全年齡內(nèi)容?因為大圈子就是不能容忍小圈子才有的那些癖好,這是小圈子為邁入大圈子而做出的妥協(xié),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培養(yǎng)一些真正的小圈子的愛好者,當然,也會培養(yǎng)不少的大眾觀眾,他們只接受二次元內(nèi),自己接受的主流文化的部分,卻認為阿宅過度妄想的部分是不可一覽的。

最終,就是一個小眾圈子向大眾圈子妥協(xié)的過程,你看,好端端的《FGO》,卡面也不得不修改,這本身就是為阿宅量身定做的游戲,你去修改了卡面,它還怎么個完整?小眾的玩家,為了能在大眾的圈子里,博得生存的地位,只能妥協(xié),妥協(xié),再妥協(xié)。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所以,這就是二次元活得如此憋屈的原因,因為是小眾的一廂情愿,而大眾根本不會在意小眾的人需要的是什么,因為最終還得服務于大眾,去尋找大眾中愿意成為小眾的人,無限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