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60天的變化:理財、行動力、惜物、美學
極簡生活公眾號:刷牙時我都想些什么
也許是夏天的瘋狂購物得到了反噬,也許是兩個月后面臨搬家,從8月開始,我重新踐行極簡(斷舍離)。在我往期的公眾號文章里,重新再看也不會尷尬的,大概就是極簡的話題。這果然很經(jīng)典。
以下是我連續(xù)兩個月,每天琢磨“扔點啥”的心得:
理財意識提高
開始記賬,發(fā)現(xiàn)自動扣款的無用服務。
儲蓄增多,該花就花,多了底氣,甚至來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沉沒成本,直面內(nèi)心真實感受
不喜歡、不適合、不舒服、中看不中用的東西都可以說再見。全新但是不喜歡的書,也直接賣二手,沉沒成本讓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在不值得的事情上。不喜歡的護膚品、化妝品、衣服也是如此。購買的行為已經(jīng)發(fā)生了,錢已經(jīng)回不來,更不要用寶貴的體驗次數(shù)來消耗已經(jīng)不心動的物品。
減少對物質的沉迷和囤積
對文具(本、筆、膠帶)和杯子,我是嚴重收集癖。雖然并不占地方,但辦公室有4個杯子就有些略微浮夸了。文具在閑魚出掉了,杯子只剩下一個喝水。
行動力增強
以前問我在做什么,我十有八九是在逛淘寶刷抖音。斷舍離讓我接觸到了閑魚,在上面看相,也算是一種新奇的人生體驗。又開始做了一系列極簡的總結、在B站上發(fā)視頻、在這里寫公眾號。
對物品多了耐心和愛惜
空瓶數(shù)量增多了,以前用不完的護膚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神奇用完了。
對于自己喜歡的物品,會仔細觀察,擦去污漬,替換掉需要補救的部件。例如,兩年的降噪耳機皮質耳罩裂開了,我從來沒想到還會有這種事情發(fā)生,立刻買了替換又煥然一新。
明確初心
創(chuàng)造、幫助他人、溝通。這些關鍵詞如同明燈。即使不能立刻擁有,也時刻提醒自己尋找這樣的機會。
過去留給過去
9月份,最不可思議的是我扔掉了飛機票、門票、車票等以前在我看來很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實在舍不得可以拍照留念。僅留下了第一次來深圳的機票和周杰倫演唱會門票。喜歡的藝術家作品賀卡也寫了一張寄給同樣熱愛藝術的朋友,原本空洞無物的卡片立刻有了更多的意義,只是不再我身邊被我獨占罷了。
留給2021年的書單里多了東方哲學、美學
老子、莊子的書都很適合深度研究“空”。美學作為斷舍離根據(jù)的補充也十分有必要。低質量的合金收拾、胡亂破洞的牛仔褲、設計浮夸的鞋子……身邊的物品暴露著品味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