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殖民地爭取獨立和解放,有些人將矛頭指向中國

最近法國的殖民地、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屬喀里多尼亞舉行了獨立公投,但是未能獲得通過;法國總統馬克龍非常激動,他在發(fā)表講話時表示“喀里多尼亞選擇留下,這將讓法國更加美麗”,有些當地官員卻將矛頭對準了中國。
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2月12日,法屬喀里多尼亞舉行了第三輪獨立公投,但是在法國政府的操縱下,這輪公投變成了“留法派”的獨角戲。在此前的兩輪投票中,“獨立派”與“留法派”的結果是五五開,但是由于新一輪新冠疫情和“奧密克戎”的影響,“獨立派”的主力、當地原住民卡納克人希望推遲公投,但是法國政府拒絕了這個請求,于是第三輪公投遭到了獨立派的抵制——最終“留法派”獲得了高達96%的票數。
外界認為,馬克龍之所以拒絕推遲公投,主要是為了準備明年4月份的總統大選,他不想在這個時候出現“殖民地獨立”的情況,影響到法國的國際形象;當喀里多尼亞的“獨立公投”失敗后,馬克龍立刻站出來借此機會展示自己的“政治勝利”,與此同時他還命令數千名安全部隊部署在街頭,因為上一次喀里多尼亞“獨立失敗”后,當地出現了嚴重的騷亂。
馬克龍的心情很好,一些法國媒體和當地親法官員卻將矛頭對準了中國,有人表示“法國將保護喀里多尼亞不受中國胃口的影響,避免他們控制這一地區(qū)”,也有人表示,“這是在敲打中國”;早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馬克龍在另一塊殖民地、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行程中,就曾經試圖挑撥過南太平洋地區(qū)與中國的關系,他宣稱“南太平洋地區(qū)將面臨大禍,一些霸權國家將會設法從這里獲取漁業(yè)、技術和礦產資源”,《紐約時報》認為馬克龍雖然沒有點名,但是他說的就是“中國”。
很多網友感到很不理解,這些地方的事情跟我們有什么關系???甚至有不少網友恐怕還是第一次聽到喀里多尼亞和波利尼西亞的名字!其實不理解就對了,本來就跟我們沒有什么關系,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早在11月底就回應過,“新喀里多尼亞獨立公投系法國內部事務,中方對此不作評論?!?/p>
早就說了,這些事“與我無關”;而硬要說關系,也只有中國是喀里多尼亞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作為太平洋上一個面積和人口有限的地區(qū),喀里多尼亞的經濟來源十分有限,除了法國每年撥付的15億美元資金外,主要依靠向中國出口鎳礦等資源,這給當地政府帶來每年至少10億美元的收入。
不管那些人怎么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喀里多尼亞都不可能停止向中國出口礦產;事實上,當地民眾尋求獨立公投的根本原因也跟中國無關,而是因為法國正在進行“隱秘但有計劃的種族滅絕”。在最近70年來的殖民統治下,當地土著卡納克人的人口減少了一半,法國殖民政府為了開發(fā)鎳礦霸占了他們原來的土地,失去生存資源的卡納克人要么被迫在礦場工作,要么淪為城市流民和罪犯,失業(yè)和貧困是他們大多數人的現狀,律師、醫(yī)生、工程師等高收入群體中幾乎看不到卡納克人的身影。
至于有人說馬克龍想借此機會敲打中國,我們倒是很想知道,馬克龍想要用什么敲打中國?澳大利亞的核潛艇嗎?
如果有些人非要將中國扯進喀里多尼亞的局勢,那我們也必須說一聲:必須調查法國政府的“種族滅絕”行為和“強迫勞動”行為、支持卡納克人站起來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和民族獨立進行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