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學考博招生人數、分數線

一、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學考博招生導師、考試科目
普通招考初試科目:
① 1001英語或1002日語或1003俄語選一
② 2002編輯史論
③ 3003現代出版理論與實踐
招生導師組:
1. 趙均博導組
?研究領域
學術期刊評價研究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中傳初試階段的考試有所變動,如下:
(一)外國語考核
外國語考核語種為英語,采用網絡遠程雙機位閉卷考試方式,考試時長為60分鐘,考試時間為2020年6月13日15:00-16:00。外國語免試證書核驗及網絡遠程筆試具體要求詳見《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博士學位研究生普通招考網絡遠程外國語筆試考生須知》。外國語考試滿分為100分,60分及格,外國語免試證書核驗通過者外國語考試成績按60分計算。外國語考試成績不計入初試成績,但不及格者不予進入復試。
(二)考生提交報考材料
考生須在2020年6月15日上午10:00之前提交能證明自身報考資格、學業(yè)水平、學術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報考材料。報考材料清單如下:
1.中國傳媒大學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通過報名系統(tǒng)打印,須本人簽字)
2.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
3.學籍學位證明材料
非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碩士學位證書掃描件;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學生證掃描件或學籍在線驗證報告電子版;同等學力考生提交學士學位證書掃描件。獲得國(境)外碩士學位的考生還須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位認證報告電子版。
4.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模板見附件1,須加蓋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公章)
5.申請信(模板見附件2)
6.擬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計劃書(模板見附件3)
7.專家推薦信(模板見附件4)
至少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yè)領域內的教授(或相當專業(yè)技術職稱的專家)的書面推薦意見,其中一名應為考生的碩士生導師或任課教師。
8.碩士課程成績單(須加蓋就讀單位研究生管理部門的公章)
9.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或畢業(yè)設計作品
10.已獲得的科研成果、創(chuàng)作成果等證明材料
包括發(fā)表學術論文、申請專利、獲得科技獎勵、代表性作品以及參與科研項目情況等。
11.外國語水平證書
12.各類獲獎證書、榮譽證書
13.其他能證明自身學術水平及綜合素質方面的材料
14.誠信考試承諾書(模板見附件5)
另外,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考生還須提供滿足報考條件所需的證明材料,包括:蓋有培養(yǎng)單位研究生院公章的八門以上碩士學位課程成績單;在國內外大型刊物上公開發(fā)表過的4000字以上相關專業(yè)學術論文至少三篇,或公開出版的10萬字以上學術專著。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須提交《報考2020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承諾畢業(yè)后按定向協(xié)議到定向單位或地區(qū)就業(yè)。
報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qū)高校計劃”的考生須提交對口支援學校人事部門同意報考的推薦書。
材料匯總模版及提交說明見《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博士學位研究生(普通招考)報考材料匯總表》(附件6)。
對于以上材料,現階段提交電子掃描版(或照片,要求清晰、端正、完整),紙版提交時間與方式詳見后續(xù)通知。
(三)材料審核
各學院(研究院、中心)根據考生提交的報考材料對考生的報考資格進行審核,對報考材料進行評議,并根據材料評議成績確定進入復試的人選。
1.資格審核
各學院(研究院、中心)資格審核小組根據考生提交的電子版報考材料,依據《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博士學位研究生普通招考報考指南》中規(guī)定的報考條件,統(tǒng)一對考生材料進行審核。對不符合報考條件或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視為資格審核不通過,取消報考資格。擬錄取考生待入學報到時,各學院(研究院、中心)將對其有效居民身份證、學籍學位證明材料等報名材料原件進行再次審查,對不符合規(guī)定或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取消錄取資格。
2.材料評議
各學院(研究院、中心)按學科或專業(yè)成立材料評議小組,材料評議小組原則上由本專業(yè)博士生導師或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組成,人數不少于5人。材料評議小組依據本單位制定的材料評議實施細則,通過考生提交的報考材料,從學業(yè)水平、學術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對考生進行全面考查和評分,每位專家獨立打分,滿分為100分,取平均分作為材料評議成績。
學院(研究院、中心)根據材料評議成績擇優(yōu)確定進入復試考核環(huán)節(jié)的人選,原則上復試差額比不低于120%。
二、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學考博歷年復試分數線
2020年編輯出版學專業(yè)進入復試的分數線為:外語60分,材料審核83分。
三、復試
復試考核的具體內容及復試成績計算方法如下:
1.學術水平及綜合素質(滿分為100分)
學術水平及綜合素質考核分為三部分:專業(yè)知識、學術能力、綜合素質??己藭r間不少于30分鐘。
專業(yè)知識:以隨機抽題方式,重點考核對報考專業(yè)基礎理論和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原初試筆試科目的部分內容將以面試問答形式在此環(huán)節(jié)進行考核。試題以綜合性、開放性問題為主。
學術能力:考生以學術答辯形式介紹本人的學術經歷和學術成果,并重點介紹一項本人獨立完成的代表性學術成果,包括研究背景及意義,前人工作,解決的科學問題,采用的實驗、理論或方法,主要結果、結論及科學價值等,并回答考核小組的提問。
綜合素質:結合考生提交的報考材料,根據考生的教育背景、博士階段研究計劃、個人經歷等,通過交流問答方式,對考生的思想品德、專業(yè)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潛質、心理素質、人文素養(yǎng)、溝通交流能力等進行考查。
2.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滿分為100分)
以隨機抽題或交流問答等形式,對考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等進行考核,考核時間不少于5分鐘。
3.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
通過《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檔案》記錄、考生提交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等材料,以及在面試考核過程中與考生的交流,考查考生的政治態(tài)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不計入復試總成績,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4.加試內容
同等學力考生還須加試政治理論及兩門報考專業(yè)碩士學位主干科目(滿分為100分,60分及格),采用網絡遠程筆試方式進行,具體辦法另行通知。加試成績不計入復試總成績,但有任何一個科目不及格則不予錄取。
5.復試成績計算
復試成績=學術水平及綜合素質*80%+英語語言應用能力*20%
復試成績低于60分的,視為復試不合格,不予錄取。
四、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學考博推薦閱讀書目
《中國新聞事業(yè)史教程》(修訂版) 袁軍、哈艷秋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中國新聞傳播史》 方漢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外國新聞史》 李磊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聞歷史與理論》 宮承波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新聞理論》 雷躍捷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媒介融合:網絡傳播、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的三重維度》 延森 著 劉君 譯 2012復旦大學出版社
《新聞學概論》(第五版) 李良榮 復旦大學出版社
《編輯學原理論》王振鐸著
《出版專業(yè)基礎(中級)》 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專業(yè)實務(中級)》 上海辭書出版社
《版權的力量》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學導論》羅紫初 武漢大學出版社
推薦閱讀期刊:
1.《新聞與傳播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2.《新聞大學》 復旦大學
3.《國際新聞界》 中國人民大學
4.《現代傳播》 中國傳媒大學
5.《現代出版》 中國大學出版社協(xié)會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研究中心
6.《出版發(fā)行研究》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院
7.《科技與出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8.《出版科學》湖北省編輯學會、武漢大學
9.《中國出版》中國新聞出版?zhèn)髅郊瘓F
五、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學專業(yè)課考博命題大綱
?《編輯史論》科目考試大綱
一、 考試目的及要求
編輯史論作為編輯出版學學科基礎理論,考查考生的知識結構,以編輯理論和歷史為核心的文史哲專業(yè)基礎及深廣度,以知識論、歷史文化觀等理論工具提出理論問題并解析編輯活動的能力。
二、 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編輯與編輯學
主要內容:
1.編輯活動與社會文化的關系
2.編輯學基本概念和核心命題
3.編輯學發(fā)展及主要論文論著
第二部分:信息知識論
主要內容:
1.信息、信息資源和信息空間
2.知識、知識資源和知識社會
3.知識結構與書刊等出版物的知識建構
4. 編輯創(chuàng)新與知識累積性增長
第三部分:歷史文明論
主要內容:
1.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及數字時代的編輯活動及特征
2.社會變遷與編輯出版轉型
3.圖書史出版機構史
4.編輯家出版家及歷史文化貢獻
第四部分:閱讀效果論
主要內容:
1.讀者、讀者群類型與讀者研究方法
2.閱讀、閱讀史與閱讀研究方法
3.傳播效果理論及其借鑒
三、試題類型
主要包括簡答題、論述題、材料分析題等。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筆試,不帶任何輔助工具;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現代出版理論與實踐》科目考試大綱
一、 考試目的及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對工業(yè)文明以來現代出版的專業(yè)知識及相關能力。以社會學、經濟學、產業(yè)經濟學等理論工具提出理論問題并解析出版活動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產業(yè)論
主要內容:
1.出版產業(yè)組織與產業(yè)結構
2.出版產業(yè)布局與相關產業(yè)
3.出版產業(yè)政策與產業(yè)發(fā)展
第二部分:體制機制論
主要內容:
1.出版宏觀管理體制
2.出版微觀運行機制
3.出版市場體系
4.出版創(chuàng)新體系
第三部分:經濟論
主要內容:
1.出版產品供給與生產行為
2.出版產品需求與消費者行為
3.出版市場壟斷與競爭
4.出版物價格體系與定價機制
第四部分:價值論
主要內容:
1.出版的文化價值及實現
2.出版的經濟價值及實現
3.出版價值觀沖突及調適
第五部分:版權論
主要內容:
1.版權與版權產業(yè)
2.版權保護
3.版權貿易
三、試題類型
主要包括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等。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筆試,不帶任何輔助工具;考試時間為三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