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自己泡的茶總是又苦又澀?請記住這4個要點!
? ? ? ? 很多新手朋友都有一個困惑,為什么在外面喝的茶又香又甜,而自己泡的茶卻又苦又澀,難以入口,可惜了一杯好茶,今天就和七七一起來看正確的泡茶方式,尤其是這4點。
其一:選對茶具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泡好茶,選對茶具很重要,有時候不同茶葉需要用不同材質的茶具泡茶,才能將其內質全部釋放,一些小細節(jié)都能起到降低茶湯苦澀的作用。
一般沖泡新生茶時,首先選用材質輕薄、散熱性好的瓷質茶具,比起容易吸附附茶葉香氣和滋味的紫砂壺,白瓷蓋碗表面光滑,毛孔細膩,不吸香也不吸味才是正確的選擇。
其二:選對合適的水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選擇了好茶具,接下來便是選對水。
水是茶葉滋味和內含有益成分的載體,茶的色、香、味最后都要融于水中,茶中的滋味都要在水中展現(xiàn)出來,且能直接影響茶的質量,因此好茶必須配以好水。
陸羽《茶經》中寫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可見從古時泡茶對水就有嚴格的要求,以前最好的是泉水、山溪水,如今泡茶建議用純凈水,因無色無味,且經過特殊工藝制備,去除了絕大多數(shù)的雜質,非常適合用來泡茶只有佳茗配美泉,才能體現(xiàn)出茶的真味。
其三:用沸水泡茶
茶圈中曾有一個辯論,泡茶到底用85℃的水,還是燒開的水?
大多數(shù)人認為應當用85℃的溫水泡茶更甜,然而事實證明,溫水泡出來的茶湯平平無奇,無功無過。
資深老茶客都知道,好茶不怕開水燙,用開水沖泡才能將茶葉中的物質激發(fā)出來,才能體現(xiàn)馥郁的茶香、鮮爽清甜的口感及富有漿感的茶湯。
如果是有問題、苦澀的茶湯,也能瞬間將其發(fā)現(xiàn)。
其四:投入適量的茶
對新手來說,它們對泡茶要放入的量還不是很明白,若投入過量茶葉會導致茶多酚類可浸物溶于水的濃度變大,澀感自然也會增加,若投入過少,則滋味會變得寡淡無味。
一般使用100ml~200ml的白瓷蓋碗放5g左右的白茶最為合適,這樣泡出來的茶香純正,口感適中。
記住以上四點,你也能泡出一壺好茶,關注茶七七,帶你了解更多茶文化,歡迎和我互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