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炒黃牛肉放的不是牛肉,吃出了我的恐懼和悲傷
(一)
前幾天幾人吃飯點了一份小炒黃牛肉,端上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所謂牛肉根本不是牛肉,也不像豬肉,軟綿無味,完全沒有牛肉的勁兒。作為對吃喝不怎么敏感挑剔的農(nóng)村人,我都感覺這肉也太假了。
吃到這樣的小炒黃牛肉不是第一次了,前段時間在一家湘菜館,也是同樣的色澤質(zhì)地,吃起來還有點味兒味兒的。
如果你像某州拉面一樣舍不得用牛肉,可以不加這道菜,用著動不動就五六十一盤的牛肉的價錢,產(chǎn)出著難吃絕絕子的不知來歷的肉??粗獍?、辣椒、細芹菜中間的這些零碎的“牛肉”,我不覺有點惡心和后怕。
我不禁感嘆,我們有多少血汗錢,有多少胃液,浪費在了這些根本不值標價的東西,根本沒營養(yǎng)的東西上面。這么弄虛作假真的是合理的嗎,真的是熟視無睹,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嗎。
包括商人這個職業(yè),這個行業(yè)的一些人,又有多少行為、多少手段是昧著良心的呢?那么多光鮮亮麗的老板、有錢人,他們的錢是真的都是干凈的嗎?
(二)
在短視頻刷到,城市里的饅頭看著白白的,很漂亮,其實精華早在面粉制作過程中已經(jīng)被高價留作他用了。剩下來的是添加了各種劑的混合物。所以我們吃飯的饅頭才失去了麥芽的甜。
想起兒時,拿著麥子去碾房做成面粉,蒸出來的饅頭黃黃的,一口氣可以炫一個半,甜甜的根本不需要就著炒菜。所以當南方朋友說北方饅頭不好吃的時候,我真想帶他去我家嘗嘗真正的全麥饅頭。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豬肉也不像小時候那么香了,我還以為是長大了之后胃口變刁了,后來才知道豬是被催熟的,注水的。
就連方便面也沒有小時候干嚼起來香了。小時候很多人還是挺愛吃泡面、煮面的,現(xiàn)在也不是我們因為加班對這些有抵觸心理了,而是這些泡面咋就沒有小時候的純粹了,難吃得人神共憤。
最近預(yù)制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擔(dān)憂和不適。極低的成本,極快的出餐速度,不需要廚師的高超技術(shù),不需要擔(dān)心菜出得慢。我們看到那些看似還不錯的外賣時,想著自己本來被生計摧殘的身體,腦子不得不替我們的胃腸做決定,吃吧,吃吧。
我們只能假裝信任,就像病人躺在床上信任醫(yī)生,就像學(xué)生、家長信任教師,我們不得不對這些特殊的職業(yè)人員信任,不得不對盤子里的食物保持敬畏,畢竟那里凝結(jié)著很多群體的付出,很多主體為了薄利多銷的奇思妙想和處心積慮,那里是商業(yè)環(huán)境的一個小小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