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fēng)》九重&不周風(fēng)同人文
西山有仙鄉(xiāng),曰不周。不周有龍,所居不雨,三代以后傳其形為雙足玉鱗,長二三丈,臂在項上,可呼風(fēng),亦通曉機(jī)關(guān)之術(shù)。天地初立時,,使其導(dǎo)開百岳,逾千年,不眠不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后驅(qū)使萬物以機(jī)關(guān)。如怒之,赤地干里?!恫恢荦堄洝?/p>

其陽·始:
繪著復(fù)雜紋飾的小轎車在夜間穿行,從繁華的市中心出發(fā),靜靜駛向無人的郊野山岳。
車后座上,紅發(fā)的女子穿著奇異的黑色道袍,腦后的玄黑翅子隨著車行漸漸抖動,如同赤龍的長須擾動著烏云。
本是健談二人,今日的臉色不知陰沉了多少分。
女子一直看著窗外,看著遠(yuǎn)處的斷崖山峰之上安然坐落著的清風(fēng)觀。清風(fēng)觀里一直留著古制,常年燃著長明燈,就連黑夜也如山峰上的明珠一般放著金光。
一如這名女子的雙瞳,那如龍一般的雙瞳。
望著遠(yuǎn)處的清風(fēng)觀,女子眉間愁云驟起,窗外的風(fēng)聲這時似是邪龍的鼻息一般嗤嗤作響。她挽起腰上束著的符紙,那朱砂繪制的符文又一次泛起了邪異的紅光。
那紅光漸起,照得車內(nèi)像是染上了龍的焰火,女子見狀只能在手心捏訣,口中誦經(jīng),如此種種也只能暫時壓制住符紙的躁動。
然而,一但被清風(fēng)觀的燈光照耀,那符紙必會又一次的發(fā)出鬼魅的光,仿佛有條被鎮(zhèn)壓于其中的狂躁惡龍旋即就要將這道封印撕的粉碎,從符紙中如旋風(fēng)般沖出,將符紙的主人一口吞下。
而主人也只能再次捏訣誦經(jīng),忍受著指尖傳來被龍啃食的痛。
許久之后,司機(jī)踩下剎車,車頭正對著不周山山腳一扇厚重的鐵門,全然不是清風(fēng)觀的灰暗石磚。
“九重居士,祝您平安?!?/p>
“不必如此擔(dān)憂。”女子嘴角微翹,推開了車門。
誰知隨著轎車駛離,那腰間的黃符卻更加的惱怒,朱紅色的符文更加耀眼,竟化作一道紅光沖天而起,一時間綿延整片山岳中的生靈都為止嗷哭。
這時就連女子也不禁滲出汗水,腳步越發(fā)的焦急。
她奮力推開鐵門。果然,研究所中心臺座上的的機(jī)甲核心也在從那些細(xì)小的縫隙中溢出耀眼的暗紅色光芒;那些貼滿符紙,浸滿香油,連接著核心的八十一根鑄鐵鐵鏈甚至已經(jīng)有四十七根出現(xiàn)了裂痕。
像是被龍啃食過一般,留下了幾乎貫穿的牙印。
研究所內(nèi)寂靜無風(fēng),甚至沒有一扇窗戶,但臺座周圍的一百二十八盞長明燈卻無風(fēng)而搖,燈影間,又有一只龍爪正在不斷的挑動燈芯。
困龍陣已嚴(yán)重?fù)p毀,而腰間的主符也隨著核心的光芒變得更加耀眼,而且正出現(xiàn)一道又一道的皺褶。
形勢嚴(yán)峻。
九重快步走向臺座前的檀木桌案板,抽出浸潤在濃厚朱砂墨里的紫毫毛筆,穩(wěn)住意識再次寫下早已爛熟于心的清風(fēng)八十一困龍符。
研究所外狂風(fēng)乍起,逐漸于旋風(fēng)中顯現(xiàn)出了一條莫名的龍紋,甚至連利爪,細(xì)尾,長須,鹿角,長吻,尖牙都逐漸俱全,只待符紙中滿溢的紅光射向那雙干癟的龍眼和眉間的瘡疤。
轟!
“不周龍聽令!我乃九重居士!是清風(fēng)老祖之后!現(xiàn)有清風(fēng)八十一困龍符在手!于此九九重陽之日再將你困于甕中!解我先祖千年前之怨!快速速歸甕!莫要再生事端!去!”
八十一張符紙從桌案上猛然騰起,以太極陰陽扭轉(zhuǎn)之勢在核心的四周繞行,甚至在最后一字的末尾,那些符紙連同九重的雙眼也爆發(fā)出了炎日一般閃耀的金光。
屋外的龍紋也不再是平面的紋路,而是隨著風(fēng)雨之勢漸漸形成了凹凸鮮明的肉體,但那雙眼依舊空洞。
“凡人,連那一千年前的清風(fēng),也只是僥幸險勝而已。今日,你一無百年修為,二無神仙法器,也想殺我?”
屋外的成形的龍再次變化,粗壯的軀體盤旋在一起形成幾近于人的形狀,而那兩雙利爪也迅速凝合出又一雙被龍頭所叼銜的利爪,威嚴(yán)無比的龍首眉心的瘡疤也浮現(xiàn)一道菱形亮紋,身后的鬃毛也膨脹起來,發(fā)出耀眼的亮光。
“九重小兒!今日,我要你死!”
由風(fēng)雨構(gòu)成的巨拳朝著研究所不斷襲來,揮動著的巨拳又不知裹挾了多少細(xì)小的颶風(fēng),如同一道又一道的雷霆重重降下,在研究所表面劈出一道又一道深刻的凹痕。
這時,桌案上的桃木劍居然閃耀出堪比寶劍一般的寒光。
一道劍影閃過,腰間的符紙一分為二,又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就這樣細(xì)細(xì)的分做了不知多少碎屑,又形成一層厚厚的堅殼繞在了機(jī)甲核心之外。
九重這時提劍轉(zhuǎn)身過來,直視著那妖龍,神情無比堅毅,一如一千年前的清風(fēng)老祖一般。
“清風(fēng)小兒的劍!”
龍影一聲怒喝,隨即加速出拳的速度,裹挾了更多的雷火風(fēng)雨打在研究所上,甚至有無數(shù)風(fēng)團(tuán)爆裂在九重身邊,懸梁上的鐵索齊齊出現(xiàn)一次又一次的斷裂,連螺釘也被龍的力量影響,漸漸扭開。
“我今日定要收了你!”
與此同時,懸掛于九重頭頂?shù)匿撍骶怪刂氐穆淞讼聛怼?/p>
其陰·起:
一千一百年前,清風(fēng)老祖只是一普通的紅發(fā)女道士,名叫三重,一席黑衣,內(nèi)鑲黃袍,頭戴玄冠,喜云游四方,為民除害。
而三重是黑瞳,并無什么號令萬物的法力,僅僅只有八十余年的修為,她也并未入什么門派,只是逍遙自在的活在巴蜀間,與小兒閑游,與長者攀談,與壯者角力飲酒,與妙齡者繡畫描紅。
八十年修為足夠她吸風(fēng)飲露而不食煙火,足夠她容顏常駐,足夠她有一份眾人不能及的怪力。但這修為只是凡人所羨,而修者所嫌。
三重卻無太多追求,一復(fù)一日的云游巴蜀,路見不平便抽出那浸漬了五十年風(fēng)雨的寶劍拔刀相助,不論是妖邪還是賊寇,無不見寒光逃散。
那寶劍也并非什么神仙法器,只是初到巴蜀時和客棧老板打賭,連喝了三壇黃酒而不倒贏下的器物而已,見那重量合手,外貌稱心,便與黃符一同垂于腰間,帶著他們浪跡山岳。
不過可能是吸收了三重身上甚么別樣靈氣,這劍也再無銹蝕,幾十年日月變遷,劍光依舊亮眼,讓賊寇們膽寒。
她最喜山間晨霧,朦朧如畫卷,間或有一二丹頂白鶴繞旋在山岳間,又有猿猴長嘯,這不就是道家仙境么?
她不懂哲理,不看經(jīng)文,見美景便樂,見悲景便哀,修成這八十年修為便是要享受人間那仙人所不食的煙火。她要觀得日升云起,月明星??;她要看得人世間柴米油鹽,悲歡離合,別樣的歡喜,不同的愁苦。
日復(fù)一日的云游便是她的喜好。
“小秀才!給我來壺酒!”三重踏入店門,把寶劍拍在爛木桌子上,引的筷子筒都晃蕩了幾下,最后直直倒在桌上。
“您可輕點咯,老祖宗!”被喚作小秀才的老者佝僂著背,一邊打趣著一邊從熱水槽里提出那壺早就為她備好的黃酒一搖一晃的送了上來:“這木頭比不上您,可經(jīng)不起摔打呀——今天又是除了哪個山頭的寨?”
“黑水溝的那家唄,十里地外的那個。”她站起身來扶起筷子筒,又從劍鞘上取下錢袋,付好了錢,終于喝起了酒。
“真是好事啊,要是我能學(xué)仙,可長生不老,就能和你一醉方休啦?!毙⌒悴湃〕鲆坏韬玫霓Р?,一壺黃酒:“算是送于你的,犒賞一番,我牙口不好,就不能和你一起暢飲咯!”
“說這話干嘛,不談這些?!比貖A起一筷子,先前她還是不能理解為何巴蜀之地這么喜愛辣食,而時至今日,她也愛上了這口讓人欲罷不能的醇厚辣香:“我前幾日于你削的拐杖,怎么不見你用?。俊?/p>
“杵著拐杖,會耽誤生意啊?!毙⌒悴艙u了搖頭,坐在了凳子上。
片刻之后,小秀才又問道:“對了,老祖宗,您見過龍么?”
說道著,那小秀才雙眼放光,如同一稚子一般,渾濁的雙眼無人可比的機(jī)靈。
三重現(xiàn)在活了一百一十五個年頭,也是她在小秀才開客棧的爹風(fēng)寒死后把他帶大,不免得也會跟他說說仙家軼事,小秀才也一直向往著仙家生活,但奈何沒甚么底子。
“龍啊,真沒見過?!币坏Р讼露牵哪樕弦矟q的通紅,連連哈氣:“不過十年前見過四個方士,自稱見過龍,還和那龍打的不相上下?!?/p>
“人說,咱這不周山上就有龍啊?!毙⌒悴叛凵裰泄饷⒉粶p,鮮亮的無比:“昨天送蕨菜來的那小子說,要不是因為妖龍掀起的怪風(fēng),他也不會丟掉一筐蕨菜?!?/p>
小秀才嘆了口氣:“我見他身上挫傷不少,神情狼狽,就還是按兩筐的錢買了那筐蕨菜,唉……”
“人家是在誆你,小秀才。”三重本想抬手打他,但小秀才近日身體每況愈下,便收了手:“天不早了,你先睡吧,我來看店。”
小秀才點點頭,給柜臺換了燈油,便扶著落灰的矮墻的走進(jìn)了里屋。
走到一半時,他扭頭過來:“老祖宗,若是真有龍,能不能給我捎塊龍鱗呀?!?/p>
“那可一定,龍眼我都給你挖下來,曬干后吃了還能治你的眼疾。”
“好?。∫谎詾槎ㄑ?!”小秀才的步伐稍快了些,但依舊遲緩。
三重掂了掂手里的寶劍,仰首看著掉了色的“清風(fēng)堂客?!迸谱樱瑖@了口氣。
既然收下人家的劍,也笑著答應(yīng)要護(hù)人家客棧一輩子,那自然要做到。
白天云游,晚上看店,三重的一日便是如此。
其陰·承:
三重特地去不周山游蕩了一番,并沒有找到所謂游龍所居的龍?zhí)?,倒是山上有一處于樹蔭之間早已干涸的凼口。這凼口曾為泉眼,泥土很是滋潤,惹得許多少兒少女經(jīng)常于此采摘蘑菇野菜。
正巧,小秀才所言的挖蕨菜的小子也在這。
“喂,小子!”
三重從樹干上一躍而下,把那小子的鐵鏟都嚇丟在一旁。
“我問你,昨日是不是誆了山下客棧的老頭?”
那小子結(jié)結(jié)巴巴:“我……我沒……沒……沒有!”
“看你這語氣,分明就是在騙人!”
“我……我就是……結(jié)……結(jié)巴!”
還真是,那小兒神情怯弱,與先前那些相約挖菜的小童相反,他卻是孤身一人,而且今日時日已晚,蕨菜也所剩無幾。
“那,是本道誤會你了?!比爻槭秩〕鲆粡堻S紙,又抽出一根紫毫毛筆,寫下一張方子:“都是些野菜,挖了能治你的結(jié)巴?!?/p>
小結(jié)巴走之后,三重又在山間觀察了一番,依舊不見龍影,甚至此山連半點的靈氣也無,以風(fēng)水之論而言根本無從滋養(yǎng)龍這種靈物。
她收起了羅盤,心中疑云漸起。她事先也有留意,那小結(jié)巴是山民,下盤極穩(wěn),如若是尋常的風(fēng)雨又怎會讓他摔倒在無比熟悉的山路上呢?
是賊寇?但她早在二十年前就端了不周山的賊窩,又有哪個竊賊會盯上一個小兒,只為了一筐干蕨菜?
莫非,此山真有什么妖邪?
但今天白日晴空萬里,夜里月明星稀,無任何妖邪可言,哪怕是她在山腰招來的魂,也都是陳家灣李家溝的平凡人士,與他們攀談了一陣,也都說不周山是塊良地,并無什么妖邪。
一更時,三重叫住了要去睡覺的小秀才:“那個挖蕨菜的小屁孩,是怎么跟你說的啊?!?/p>
“啊……他說,看到了一個站著的人,抬手掀起了一場風(fēng),風(fēng)大的他睜不開眼,就摔在了路上。”
“那不明明是有人在施巫術(shù)嘛。”
“老祖宗,您先聽我說完?!毙⌒悴懦韵铝俗詈笠活w三重為他去了核的荔枝:“結(jié)巴說,那個人長著龍頭?!?/p>
翌日,三重開始打點行李,雖說她可讓衣服潔凈,也 并不會饑餓乏困,但這手巧的小秀才做的點心和菜品一天不吃就是心情不悅——但三重自己不知怎的,就是學(xué)不會小秀才那般手藝。
小秀才聽了聲,掀起布簾走出后廚:“老祖宗,您這是要去哪里???”
三重背起了包袱,系緊了繩子:“是要出蜀,見幾個蘇州的朋友?!?/p>
“您這一去,要幾日???點心和菜品可是夠吃?”
三重掐指一算:“興許,十二日吧?!彼岛昧税ぃ仡^笑著看了一眼:“要是不夠吃,我便趕回來再拿一點?!?/p>
“您,可記得幫我?guī)c稀奇玩意啊?!?/p>
“再搞的耽誤生意我就抽你。”三重作勢要打,卻又收了手:“我記著呢?!?/p>
說罷,她朝著小秀才招了招手,又捏了個訣,頓時腳下健步如飛,只在一呼一吸間便消失在了山間。
轉(zhuǎn)眼間便到了蘇州,那里盡是水面平原,白墻玄瓦,與巴蜀很是不同。
她所做第一事便是趕往集市,買下不少小秀才喜歡的玩意,陶人,響球,七巧板還有些蘇州點心等等。雖花不了幾個銅板,但小秀才甚是喜歡這些玩意,每每玩著便容易誤事,又壞了鍋里的飯菜,不免落的要被三重說教一番。
盡管如此,三重還是會買上不少。
收好東西,便是要干正事。她隨著羅盤尋至街角,見著有幾位披頭散發(fā)的破爛道士正蹲坐在墻邊,折了樹枝正斗著蛐蛐。
“金銀銅鐵,你們很有雅致嘛?!彼持挚可锨叭?,卻立刻發(fā)覺少了個人:“喲,鐵釵去哪了?”
老大金牙站了起來,一瘸一拐的朝著三重走去:“鐵釵,半年前死了。”他從腰間摸出一把已經(jīng)銹蝕的看不出形狀的釵子,遞給三重。
三重這才發(fā)覺,熱熱鬧鬧的金銀銅,今日斗著蛐蛐卻都一言不發(fā),而上次見到他們時,他們個個如同闊綽的貴公子一般,如今卻落魄如乞丐。
“咋死的?”
“妖邪不甘心,借虛入體,而鐵釵那天想著慶功,喝大了,被妖邪得了機(jī)會。他發(fā)覺不對就拿釵子捅了自己心臟,不讓妖邪占他的身?!?/p>
“咱是貪錢,但不會殺了兄弟?!便~蛐蛐站了起來,銀甕中的四只蛐蛐瞬間停止了決斗,一躍跳上他的肩膀。
“說吧,啥事?!苯鹧绬柕?。
就這樣,三重把事情完完整整的復(fù)述了一遍。
“是不周龍啊。”沉默在一旁的銀甕終于開口了。
“不周龍?這是何物?”
“不周之風(fēng),居西北,主殺伐。不周之龍,性亦殘暴。其因風(fēng)而生,隨風(fēng)而散,風(fēng)生而現(xiàn),居無定所,……”
“得了得了,別說沒用的?!比芈爡捔?,連忙打斷了銀甕的學(xué)問:“就說,怎么驅(qū)吧?!?/p>
銀甕咳嗽了一聲:“這玩意,吃人,驅(qū)不掉?!?/p>
其陰·轉(zhuǎn):
三人見熬不過三重,便與她一同趕回不周山。也是因此,三重包袱里的點心消失的快了不少。不過不打緊,讓小秀才再做便是。
而那日,狂風(fēng)大作,暴躁的風(fēng)在山頂旋轉(zhuǎn),有毀天滅地之勢。轉(zhuǎn)瞬之間,山頂?shù)娘L(fēng)如同有意識般沖向山下,所過之處連同樹木都為止傾倒,更有甚者像是被巨手一般連根拔起,掀翻至天空之上。
風(fēng)起的太快,人們根本來不及逃亡,而山腰上的民房已然有傾覆之勢,堅持不到片刻便被巨手捏了個粉碎,而其中的居民更是混著磚瓦變成了殷紅的齏粉。
明明是深夜,這時天色卻被染的如黃昏般通紅,狂風(fēng)的力量更是將黑夜完全扭曲,連云彩也隨之旋轉(zhuǎn)成龍的紋路。
“快去救人!山下就是清風(fēng)鎮(zhèn)!”
“三重,我們救不了的。”金牙拉住了她,表情凝重如石。
“怎么可能救不了!能救一個就是一個!”
“你再細(xì)看?!?/p>
旋風(fēng)的中央,仿佛有一條站立著的赤紅色異龍,兩只巨爪不停的向地面抓,仰首將那些平民一口口吃下,更是有津津的血從嘴旁緩緩滴下,畫出了一條血路。
小結(jié)巴沒說謊。
“我不管!老娘要去救人?!比亓夂艽?,只不到片刻便掙脫了金牙,她不要命似的抽劍便沖,包袱中的點心盒子和置辦的玩具頓時散的遍地。
“別犯傻了?!便y甕施出法器,碗大的甕瞬間變得如人高,瞬間便覆了下來將三重死死的堵在里面。
旋風(fēng)的呼聲如同惡龍的咆哮,在一天之間席卷了整個清風(fēng)鎮(zhèn),但他們卻根本聽不到慘叫聲,只有龍的嚎叫徹夜在山谷中騰轉(zhuǎn),響徹云霄。
直至白日東升,狂風(fēng)才有了停息的意思,天空中的血紅色隨著旋風(fēng)一同散去,回歸正常。
等銀甕愿意放她出來時,繁榮的清風(fēng)鎮(zhèn)只剩的遍地磚瓦,和到處都是的血污。
“小秀才!”她頭發(fā)散亂,近乎癲狂的奔向熟悉的客棧,但卻尸骨無存,在遍地的殘骸中她甚至見不到那面掉了漆的牌匾。
她顫抖著手在廢墟中翻找著,抬起了一根又一根的木柱,翻開一塊又一塊的磚墻,但都找不到,什么都找不到。
爛木桌子,溫酒用的石槽子,沒了,都沒了。
承載著她幾十年月記憶的清風(fēng)客棧如同一片虛影一般,仿佛從未存在。
其陰·轉(zhuǎn):
她消了一日,用法術(shù)重鑄清風(fēng)客棧昔日樣貌,最后在重重磚瓦中找到了已被磚瓦碾成肉糜的小秀才。
她又用法術(shù)將小秀才還了全尸,最后將其葬在了客棧之后。
小秀才沒有名,他爹沒甚么文化,三重昔日曾說是否要她代為取名,他爹也是搖了搖頭。
碑上只得刻著:濁目小秀才。
她捧著些黃土,像是鋪蓋被子一般,向著小秀才那墳冢上堆去。
“你們,可有甚么法子殺了那龍?”三重拍拍膝上塵土,站起身來,此番下來像是七魄都丟了三分,精靈的雙目也都薄了神色。
“若是有,我們又怎會不說于你聽?”銀甕搖搖頭,向地而嘆。
“金牙,你那本書呢?”三重轉(zhuǎn)身問道。
金牙從懷中掏出書本,里面盡是些只有方士道士能看懂的螞蟻字。
“我自會去研究,謝過三位?!?/p>
金銀銅三人便就這樣離開了巴蜀之地。他們說,不愿再自斷雙臂,只愿開二畝良田,入山歸隱。
三重自那日起,便日夜研習(xí)那由金銀銅鐵撰下的書籍。這書如同醫(yī)書一般,把龍的全身經(jīng)脈穴位標(biāo)注的一清二楚;又如同武林絕學(xué)一般,又講述了各類屠龍招式;但又如武當(dāng)派的秘籍,將那降龍秘法一五一十描繪極其細(xì)致。
三重并非那習(xí)仙法的妙才,又有些愚笨,兩寸厚的書,學(xué)了又有八十年。
期間那不周山上的妖風(fēng)又連連做了一百七十二次,一做就是一兩天不止。赤紅的妖風(fēng)中的身影對三重而言是越發(fā)的清晰,越發(fā)的熟悉。每次狂風(fēng)大作,她便施法收斂氣息匍匐在對面山頭,提著紫毫毛筆照著書中的圖譜畫下不周龍的身形,按照書中的筋絡(luò)標(biāo)出大概的穴位,腦中想象著應(yīng)對。
又是二十個春秋,她照著書中技法,吸食風(fēng)雨晨露滋養(yǎng)肉體,又用那最烈的煙火淬煉出了一副如龍一般的金瞳。
她掐指算好,下一次那妖龍現(xiàn)身,就是這九九重陽之日。
重陽之日,白日間一片祥和,風(fēng)和日麗,偶有微風(fēng)漸起卻沁人心脾,巴蜀之地人人自樂,有不少農(nóng)人借此時機(jī)砍伐木材熏制臘肉,雖熏的滿面皆黑,卻笑的是前仰后合,樂此不疲。
而一百年前,這清風(fēng)客棧也是這般模樣,那寥寥炊煙定是這巴蜀之地之最高,小秀才熏出的臘肉定是最肥美最讓人欲罷不能的美味。
就是被這妖龍毀了。
三重這日里,一直在磨煉這手中的寶劍,煉的它至堅,斬石做泥;磨的它至利,吹毛立斷。
黃昏已至,白霧乍起,微風(fēng)吹拂三重用那金瞳一看便發(fā)覺那妖龍已借著這風(fēng)氣于山頭之上聚斂身形。她收好寫下的符紙用那浸了江水的麻繩草草束于腰間,便往那山上趕。
越近山頭,那龍身就越清晰,而那滿身的血沫味也就越濃烈,讓三重更是氣的牙癢癢。
隨著一聲龍嚎,那畜牲便完全現(xiàn)形。
好是一條吃人肉喝人血的妖龍:身姿挺拔如山岳寬如天;臂脖豐滿如牛勁如火;長須靈動如江河粗如井;雙目瞪大如黃日亮如星。
只是站著便不怒自威。
若是第一回見,三重興許會佇立原地贊嘆一番,可這回她已了百余次不止,而此回她來見這妖龍,更是要斬掉它的龍頭。
她并非義士,殺這妖龍只為告慰百姓,而是僅僅告訴九泉之下的小秀才,這妖龍已被她屠戮。
說著,她便施法收斂氣息,決定靠近那妖龍將它一劍穿喉。
“凡人,靠近我意欲如何?”
妖龍的聲音掀起一整整風(fēng)暴,三重都險些抵擋不住。
“意欲如何!”
妖龍又是一陣咆哮,嘴吐狂風(fēng)眼冒烈火,狂躁不休。
“我近你,自是為了殺你!”
三重抽出些許腰間黃符向空中拋起,以指尖鮮血在空中畫出符文,那些黃符頓時化作一把把閃著寒光的寶劍。隨著三重一指,那些寶劍便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劃破白霧飛向那妖龍。
“黃口小兒!竟妄想殺龍!”
那妖龍揮開雙臂,頓時掀起層層風(fēng)浪,三重的寶劍如同飛蟲一般見了風(fēng)浪只得墜下。
三重這邊又施展法術(shù)去抬寶劍,那妖龍自然不肯,一人一龍就這樣開始與山間白霧里開始角力。
“散!”
霎時,寶劍于白霧中一生二,二生四,一把劍又生出無數(shù)把劍,無數(shù)把劍又成無數(shù)個劍陣,都齊齊向那妖龍砍去。
但那妖龍全然不怕,一擊重拳轟然而出,忽然間又是一陣旋風(fēng)大作,那些寶劍只如秋葉一般搖搖蕩蕩,叮鈴咣啷的落在了地上。
三重大驚,妖龍的巨手又是照面襲來,像是要將其生擒一般。
寶劍再出,三重竟直直沖去,照著那妖龍的虎口便砍,再一個魚兒躍水的跳出了那龍的手心。
那龍還想抓,三重就沖,在那妖龍的指縫中穿梭,那身姿如之前的寶劍一般就在風(fēng)中搖晃,可偏偏就是捉不著。
幾十回合下來,那妖龍的利爪變得血淋淋濕答答,小小山路這時如赤色河流一般,綿延至山下。
三重也不好過,一直喘著氣,手中也被龍血浸染,幾近握不住手中利劍,而那劍柄上白色的穗子也染的通紅,正順著三重的手腕一個勁的滴血。
“你這小兒!”
只見妖龍雙爪捶地,剎那間山頭開裂,天地變換,連白霧也轉(zhuǎn)為沙黃,迷的三重睜不開眼。她只得使了個訣,隔掉了沙土。
但待到法訣生效,那妖龍的鬃毛此刻變得如柳條般長,發(fā)著亮光,隨著狂風(fēng)上下擺動更是威風(fēng)凜凜。而那雙血淋淋的爪此刻卻生的如同巖石般巨大,那劍口更是撐的粗長,嗒嗒嗒,血珠子更是滴個不停。
“今日!你必死!”
那巨龍好似不知疼痛般,迎面再次出拳,但這時那拳風(fēng)仿佛裹挾了閃電與烈火般咄咄逼人。
其陰·合:
鐺!
黃符突起,如太極般旋轉(zhuǎn)騰挪,頓時隔絕出一番天地將三重護(hù)在其中。
又有不知甚么東西襲來,如石塊一般砸在黃符天地之上硬生生撕開了個口。
三重向外一看,誰知那妖龍竟將呼出陣陣赤風(fēng),又將那赤風(fēng)使了不知什么妖術(shù)凝成了團(tuán),一而再再而三的砸來。
只是要是再這般,這黃符天地就要破開了。
三重只得再再捏訣,黃符頓時散開,又將那妖龍的風(fēng)團(tuán)緊緊裹挾,再送還給它。
這風(fēng)團(tuán)好生威猛,連那妖龍自身都承受不住仰面而倒,顫顫巍巍的雙腳只見在接觸到妖龍鱗甲時竟應(yīng)聲炸開,如刀般利的龍鱗齊齊的飛了起來,如斧般帶著風(fēng)聲劈到三重身邊。
好時機(jī)!
三重縱身而起,符紙隨身化梯,那黑黃色的身影在黃沙狂風(fēng)中如葉般飄搖,卻如流失般果決,如矛般銳利。
“妖龍受死!”
那劍正朝著眉心劈去,金銀銅鐵的書中有寫,眉心下三寸正是龍腦之位,觸之,龍必死。
“你這是癡心妄想!”
妖龍猛蹬右腿穩(wěn)住身形,張著巨口便朝著三重咬去去。
只聽咔嚓一聲,左臂竟被那妖龍硬生生撕扯了下來。
痛感沖心,三重險些暈厥過去,如今她卻已近在妖龍臉龐,離那眉心不到幾丈。
她還想說些場面話,但是,真的太疼了。她連提劍都覺得疼痛會深入一分。
她將劍柄咬在嘴里,奮力扯下了腰間麻繩,單手捏訣讓那麻繩死死的纏住這妖龍的嘴,隨即拎著麻繩,向著那地面奮力砸去。
嘣的一聲,那妖龍便癱倒在了地上,而三重則立于龍首,腳下便是那塊眉心龍鱗。
她使盡渾身解數(shù)將那劍尖插下,眉間龍鱗一點點開裂,隨著劍尖一挑便脫離骨肉,露出嫣紅的血肉。
妖龍的嗚咽聲響徹山野,但她沒停,她不僅要挖掉這塊龍鱗,還要挖掉妖龍的雙眼,再把眉間的肉挖掉,露出白骨。
半個時辰過后,不周山上只余一條瞎龍,和一個站在山頭,腳邊放著兩顆龍眼,一塊龍鱗的斷臂道士。
“仙人饒命……仙人饒命……”那龍現(xiàn)出真身,喃喃說道。它這時已化作一條普通的赤龍,如同失了半條命般匍匐在山上,奄奄一息,如一條黃犬般搖尾乞憐。
三重看著妖龍,提劍沉默不語。片刻之后,她別扭的從左腰抽出黃符,捏了個訣收起了龍鱗和龍眼。
“你滾吧?!彼断侣槔K,以劍作拐,轉(zhuǎn)身便向著山下走去。
那龍?zhí)鹆祟^,這時卻如黃犬一般順從:“敢問……上仙何名?”
“……我名清風(fēng)?!?/p>
她也不知取了龍鱗和龍眼,今日該贈予誰了。
其陽·末:
一千年后,九重以一千年前清風(fēng)老祖一樣的姿勢,用同一把劍插進(jìn)了不周龍眉心同樣的創(chuàng)口。
所幸,她并未斷臂。
“額??!”
隨著一身嚎叫,不周龍的身形徹底渙散,殘存的魂魄如一縷赤風(fēng)一般飄進(jìn)了九重寫下的清風(fēng)八十一困龍符中。
框框幾聲,八十一條鐵鏈回歸原位,不周山的天空也回歸原貌。
清風(fēng)老祖挖掉的龍眼,龍鱗極大的限制了不周龍的實力,那妖龍也是因此想要奪回那符,恢復(fù)昔日風(fēng)采。所幸清風(fēng)老祖的劍,符,沒有讓這妖龍得逞。
她也在一千年后再次保護(hù)了清風(fēng)的人民,不周山的人民。
九重回到研究所,捏了個訣,那八十一根鑄鐵鐵鏈和黃符一同緊緊束縛住了機(jī)甲核心中躁動的紅光。
事情完成妥當(dāng)后,她看著重歸于青碧的天,撥通了云山博士的電話。
……
翌日,是清風(fēng)觀的繼任大典。
九重褪去了昔日稍顯“張揚(yáng)”的道袍,摘下了“現(xiàn)代”的頭冠;穿上了一千年前清風(fēng)老祖一般的道袍,戴上了別無二致的頭冠,走向了大殿門前的祭臺。
清風(fēng)觀的儀式并不講究什么排場,一切行為皆由自主,就像是清風(fēng)老祖一千年前一樣平淡:祭天地,祭四象,祭八方八仙,最后對著清風(fēng)碑叩上三叩便了。
雖簡便,但無人愿怠慢。
儀式結(jié)束,眾黑衣道士繼續(xù)一天清晨該有的晨練,而身為道長的九重要再去拜一拜清風(fēng)老祖的墳冢。
清風(fēng)老祖最后修了三百年修為滿,按理說與天地齊壽,然而,她卻坐在小秀才的墳前一睡未醒。
墳冢旁便是清風(fēng)老祖那時的銅像:一席齊腰的紅色長發(fā),不加整理的黑袍黃裳,左袖如草莽般隨風(fēng)而起,右袖搭在腿上,而手臂卻罩在袍下,搭在腿上;雙腿自然盤起,是一個極愜意的姿勢。
所有人來祭拜時,都會在意老祖的表情。她閉著雙眼,似喜,似悲,似灑脫,又似自責(zé),每人都爭論不休。
九重在小秀才和老祖的合葬墳前拜了三拜,上了香,在回程的路上正好抬起了頭,迎上了老祖的臉。
人人皆言她與老祖長的頗像,許是如此,她好像也有了答案。
但這答案的正確與否,應(yīng)要等上三百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