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很多人討厭怎么辦?很焦慮(路人冷眼、朋友無視)
有時是我們太負(fù)面,讓人家覺得不舒服,人家就給我們白眼冷眼什么的。
可有時我們自己也沒有什么問題,就是向外的攀緣心重了些,看到對方了,對方覺得不舒服、不自在,就給我們白眼冷眼。
所以我一般走路什么的,都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和放松的走路上,內(nèi)視,不去東張西望看看這個人怎么樣,那個人怎么樣……所以人家在我身邊走過也覺得自在,沒有覺得被盯著看、被侵犯到。就算他們給我白眼,反正我也沒看到,也不會難過。就算他們說不好聽的,被我無意中聽到了,我也繼續(xù)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至于覺得受到傷害了,就由著它流淌,就當(dāng)它只是身體的某處不舒服而已,不掙扎,不陷進(jìn)去,過一會它就褪去了……
有時候,那些給我們白眼冷眼的人,他們自己就是很負(fù)面的人,并不都是我們有什么問題,這時只有我們身語意清凈,才知道不是自己的問題,是對方習(xí)氣重,我們雖覺得受傷不舒服,但仍然可以淡定平靜坦蕩的活著。假如我們自己本身就有問題,傲慢,躁動不安,嗔恨嫉妒抱怨,那別人討厭我們,我們自己都會覺得心虛,不能夠坦蕩的直面苦難。所以澄凈內(nèi)心,正身正語正意很重要,修定力很重要。

朋友不理,就不理吧,沒事就去大自然走走,讓心保持在寧靜的狀態(tài)中。寧靜致遠(yuǎn)。寧靜久了,煩惱減少,喜悅和愛自然充滿心間。然后我們就可以給予他人愛,無條件的愛,不過度攀緣打擾的愛;從而不再試圖從他人那里得到接納和關(guān)愛。
現(xiàn)在的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缺愛,缺安全感的,所以當(dāng)我們成為愛本身,成為一個給予者而不是索取者時,自然地我們的周圍,圍滿了試圖從我們這吸取愛的能量,溫暖的能量,喜悅的能量的人,圍滿了試圖從我們這分一杯羹的人,圍滿了試圖從我們這得到安全感的人。
你會發(fā)現(xiàn),你總是被人惦記著,被人掛念著,被人關(guān)愛著,但是那時的我們,心是寧靜的,是喜歡清凈獨處的,這樣那樣熱鬧的光景,反倒覺得心累了。雖然朋友眾多,也可以與他們友好歡快的相處,但是相比之下,還是更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清凈時光。

這真是個矛盾,當(dāng)我們?nèi)睈蹠r,總是試圖向外索取,索取關(guān)愛,索取接納,而別人卻嫌棄我們,于是我們更沒有安全感,更缺愛。
而當(dāng)我們成為愛本身,享受一個人清凈寧靜的獨處時光時,一大堆人惦記著你,想靠近你,想和你聊天,想占用你的大把時間,因為你身上有光芒,他和你說話、在一起都會覺得很舒服,甚至有的人他不在乎你累不累,只覺得和你說話就不寂寞了,和你聊天他覺得很舒服很開心,他自己開心舒服就好,他需要這些就好,不在乎你有沒有自己的事情做,不在乎你累不累。
所以如果覺得自己沒有朋友,那就讓自己活成愛本身吧,做個給予者,到那時,肯定會到哪都會交到朋友。

在我們?nèi)睈蹠r,沒安全感時,容易到處去索取,成為一個能量吸血鬼,那肯定會不被人喜歡的。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缺愛,就自己給自己愛,自己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一切陰暗面、不好的、不夠優(yōu)秀的地方,但是外在也不造作傷害他人的事情:言語表情語氣語調(diào)語速都平和平靜,淡定從容,不傲慢不自卑。本能地生起傲慢自卑恐懼愧疚……,接納它們就好,不抗拒,也不陷進(jìn)去,像個旁觀者一樣,靜靜的覺察就好。接納了自己,也就意味著尊重自己,我們尊重自己,別人也會跟著來尊重我們。
另外,常懷感恩之心、恭敬之心:
一、感情是相互的,我們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我們。
二、就算我們尊重別人、別人不領(lǐng)情,但恭敬的心都存到我們自己心里去了。恭敬心存多了,相由心生,這個人會給人感覺謙虛柔和、溫潤如玉,自然會到哪都受人歡迎、被人喜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如果我們能直面煩惱恐懼、就能超越煩惱恐懼,自然就可以自強自立;心常恭敬感恩別人,自然可以厚德載物。
既能自強不息,又能厚德載物,誰不喜歡這樣的人呢?!確實偶爾也會有人不喜歡你,但是是少數(shù),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