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里奇談】淺談《續(xù)詩》及西行法師

? ??本文為鄉(xiāng)里奇談推薦獎《續(xù)詩》的文評,及從本文出發(fā)討論的一點有關(guān)西行法師的事情。
? ??以下為原文及作者后記。


? ??首先,批評一下這暴力的標(biāo)題(笑)。然后,非常感謝小貓選了“十”這一加分項,并挑出了西行寺父女這一令我意想不到的組合(實際上,我的原定最佳組合是芳香X青娥),最后在條件的達成上,甚至還超過了我的預(yù)期。
? ??這篇文章,小貓可謂是夾帶了不少私貨,全文使用了大量抒情句式,并夾雜了大段敘事詩、及引用的古詩、現(xiàn)代詩,因為個人偏好,我并不排斥這種做法,但對其他評委來說,著實太不友好了。不過就本文的主旨來說,這樣做倒也算是般配。作者將現(xiàn)代詩文化“匱乏”的處境極度夸張,并以此引申出了“詩妖”這一概念,進而影響到幻想鄉(xiāng),展開整個故事。這可以說是一種寓言,也可以說是對現(xiàn)狀的一種傾述(比如審稿)。全文都以局外者的角度進行抒情,表達作者自己對文學(xué)的思考,所占篇幅還不少,這是亮點,但在賽中就成為了毒點。
? ? 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設(shè)計是,本應(yīng)前往極樂的佐藤義清,卻因絡(luò)繹不絕的祭拜者,被生生束縛在塵世間、不得安息,直到千年之后,詩文凋零的現(xiàn)在,才得以轉(zhuǎn)生。
? ? 佐藤義清本出身于武士之家,如文中所寫,他“家富,年輕,心無憂”,很早就展示出了創(chuàng)作和歌的天賦,還精通劍術(shù)、弓術(shù)等等,日本退位天皇被“鳥羽院”所賞識,成為了他的御前侍衛(wèi),卻在某一天突然拋妻棄子,隱遁而去。本文則以歌,點出了緣由。
“你這冷血的男人,
竟然把自家人盡數(shù)拋棄!”
“不錯,我后悔又自責(zé),
你大可斬下我頭顱祭禮,
但你又何曾想過
短命人類的種種悲劇?
留下,是一生不能窺見真理;
離開,是告別家人的哭泣。
如果我們能夠永遠活著,
分別幾十年又有什么關(guān)系!
我懇求你,陪我的女兒度過余生,
我把我的愛托付給你;
永別了,就讓我一個人
消失在詩歌和櫻花里。”
? ? 日本學(xué)者對佐藤義清出家的原因,作出了大量假設(shè),比如“失戀”、“喪友”、“無常觀”,比較公認(rèn)的還是受當(dāng)時社會無常觀的影響。
? ? 佐藤義清生活在平安時代末期,宮廷貴族逐漸走向沒落、新興的武士階級逐漸崛起。以藤原氏族為首的外戚權(quán)傾朝野、獨攬朝政,皇室之人為奪皇位爾虞我詐,釀成了極其混亂的局面。源氏與平氏兩大武士集團連年征伐,戰(zhàn)爭不斷,致使民不聊生。當(dāng)時的整個社會被籠罩在絕望之中,因此佛教的“無常觀”開始大行其道,“厭離穢土,欣求凈土”,對現(xiàn)實絕望的人們,為求一份凈土,紛紛出家隱遁。而佐藤義清也是受到“無常觀”的影響,為了能潛心自由地創(chuàng)作和歌,選擇了出家。他在離開前向“鳥羽院”辭行:“縱然惜今世,惜亦借不盡;今日舍此身,會身為救身?!笨梢钥吹贸鰜恚籼倭x清出家,其實是為了自我救贖。
? ? 本文,提到了“詩人熟讀佛經(jīng),深感此生苦難”,也符合這一說。但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的最大原因,仍是他要去追尋“詩”的境界。作者在文中為佐藤義清做出了懊悔,但限于短暫的壽命,他仍選擇了自己的追求。于是請求當(dāng)時與女兒結(jié)識的境界妖怪,去替他照顧佐藤姬。但當(dāng)境界妖怪回到宅邸時,佐藤姬早已在櫻花樹下自縊。也許是因為她招來死亡的能力,也許是被父親傷透了心。聽聞這一消息的佐藤義清傷心欲絕,在日后寫出了一首首哀婉之詩。不過實際上,根據(jù)《臺記?水治二年三月十五日條〉記載,西行“在俗世時即一心向佛”。他把日常的世界,甚至自己的妻子兒女都看作是俗世的東西,難說他是否真的在乎女兒的去世。并且,佐藤義清出家之時年僅23歲,那時佐藤姬仍是幼兒,又有一說,佐藤義清離家時,他年幼的女兒緊抱他的腿,卻被他無情踹開。此后,佐藤姬也一同削發(fā)為尼。
? ? 同樣是隱逸,中國古代的隱逸者與西行很不相同。比如陶淵明,他反復(fù)的由仕而隱、由隱而仕,以及躬耕南陽、卻仍心懷天下大勢的諸葛亮。從他們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隱逸者很多并非真正厭棄塵世,棄功名利祿。中國的隱逸者更多是出于政治,而西行法師則更多出于宗教。而西行與同時代其他歌人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他的和歌在描繪自然的同時,還有對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自己對佛教教義的理解。當(dāng)年,在讀了佛教經(jīng)典之后,西行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地獄的悲慘,人世間的丑惡欲望、爭斗,使他陷入深深的煩死。自己是否也有那因果報應(yīng)的罪孽呢?他悟到,人應(yīng)該在今世積答行善,否則死后就會下地獄。此后,西行從佛教經(jīng)典中取詞,作了許多“釋教歌”,展現(xiàn)西方凈土的種種快樂,以闡釋自己對佛教的理解、自覺自省,和虔誠的信仰。在這過程中,他逐漸磨煉自己的佛心,力求達到最高境界。
物化陽春
愿如釋尊
望月在天
花下隕身
? ??西行在晚年寫下這首和歌,希望自己能在佛祖圓寂的日子,于月光照耀之下,走著櫻花之道前往西方極樂。而最終,他也奇跡般地,達成了自己的愿望,并在歷史中留下了一段佳話。這本該是非常詩意的故事,但在本文中,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用人民的崇拜生生阻止了西行達成這一遺愿,他被迫停留在塵世之中,受盡苦難。直到被忘卻才得以轉(zhuǎn)世,他本在佛陀之日隨佛而去,登往極樂之地,結(jié)果一晃千年,又落到了庸俗之地。這是多么地諷刺!
詩人降生在焦土上
欲望,憤怒和灰燼
家屬于別人
流浪屬于自己
腐爛的歌妓、人造的櫻花
熙熙攘攘擠滿眼睛
陽光也會說謊
金錢,澆灌欲望的毒苗
科學(xué),粉飾空無的大腦
城市,吞下憧憬排出孤獨
人民,和原罪盡情交媾
而清風(fēng),明月和星子被推上絞刑架示眾
虛偽做作的
肆意擦抹的
饑不擇食的
腦滿腸肥的
聚在這場盛宴上撕扯彼此的血肉!
? ? ?自上世紀(jì)末“泡沫經(jīng)濟”破滅,日本經(jīng)濟陷入了衰退期,經(jīng)濟的不景氣使日本的天空陰霧霾霾,民眾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就如同平安時代末期的人民一樣,因此他們羨慕西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這一傳奇詩人。他們希望能像西行一樣拋棄塵世的一切,隱遁山林。其實,無論是日本的“泡沫經(jīng)濟”破滅時期,還是如今中國的“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時期,都是一樣。
? ? 佐藤轉(zhuǎn)生了,但他與西行不同。他是孤兒,不再“家富、年輕、心無憂”,從三歲起,他就預(yù)感到了自己的死期,在死的陰影里度過余生。就如同西行最愛的櫻花,“櫻花七日”,從開放到凋落只有短短的七天。文中對櫻花作了許多的描述,幽幽子說:“今年的花,并不是去年的花?;磕甓寂κ㈤_,對花來說那是一生只有一次的大事情,所以我才看不夠?!弊屓讼肫鹨皇自?,“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 ? 日本有一種“櫻花情結(jié)”,仿佛每個人都把死亡看得無比神圣,將“短暫、渺??醋髅赖摹?,或許是因為海島頻發(fā)的自然災(zāi)害,生命自古以來,對他們來說,都是容易消逝的。在這易逝的生命力,佐藤從小聽著這樣的話成長著——快去寫詩吧!他沒有西行那樣優(yōu)越的家境,他只能跟著孤兒院的看護員,學(xué)點簡單的字,憑著電視去認(rèn)識世界。
? ? 他的遭遇與西行是多么相似?西行隱遁的日子,并非如人想象的那么悠閑、愜意。平安時代,隱逸者大量涌現(xiàn),據(jù)說當(dāng)時在京都周邊的嵯峨山,就有三百多個隱逸者搭的草庵,這里有花草、杜鵑、明月、白雪、落葉……有自然的一切,但這里草庵簡陋,食物匱乏,還有瘋長的雜草,將草庵埋沒的大雪,和足以將人凍死的低溫。西行在50年的旅行中,去了陸奧、四國、大峰……幾乎走遍了日本列島,一生所結(jié)草庵超過10個,都是一樣的簡陋。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日本,西行的旅行危險可想而知。為了觀賞奇景,他屢次冒險進入危險的地帶。如今,日本還有許多地方都留有西行法師的足跡,有很多櫻花,名為“西行櫻”。西行的和歌不僅表現(xiàn)了自然風(fēng)光,也傳達著一種深深的禪意,所謂禪意,就是人在和大自然的融合中所感悟到的佛教的真理,即人世的無常、瞬息萬變。他曾說,“詠出一首歌,就像塑造一尊佛;不斷地斟酌著一句和歌,就猶如唱出一句真言。”時人評西行的和歌有“閑寂”之風(fēng),也有人解之為“貧困”,因為它不執(zhí)著于一切世俗的東西,如財富、權(quán)力、名譽……如果西行在俗世按照既定的軌道走下去的話,他得到財富、權(quán)力、名譽只是時間問題,但無論他花上多少心里,都絕不可能留下那些傳世之作,因為它們都是自然的印證。
? ? 佐藤與西行,經(jīng)歷著一樣的貧困。他年滿二十的時候就四處旅行,過流浪漢的生活。可城市里卻沒有星星、沒有月亮,連植物都是虛假的……他找不到一絲靈感。他正在逐漸失去生命。
? ? 他只曾在櫻花下寫過一首詩——
讓預(yù)言的喇叭通過我的嘴唇
把(刪劃不可見)喚醒吧!
要是冬天已經(jīng)來了,
西風(fēng)呵,(刪劃不可見)
? ? 無人知曉他劃去了什么,但我想貼上文中一篇引文的原文,可能很不符合原意,但我喜歡(原本貼上來了很長一段,但由于審核都刪了,換為《續(xù)詩》中的引文)。
一切神圣!人人神圣!各處神圣!每個人都在永恒中!每日盡在永恒中!人人都是天使!
浪子與六翼天使一般神圣!瘋?cè)伺c我的靈魂一般神圣!
——《嚎叫》艾倫·金斯伯格
? ? 佐藤與西行擁有同一份靈魂,但卻是兩個人、兩個對立面,代表著兩個時代。作者想通過他們二人的經(jīng)歷,寓言式地控訴一些事情,它們也許不會發(fā)生,也許將會發(fā)生,也許正在發(fā)生。身在時代中的我們,是難以覺察到的。不過,結(jié)局仍給了我們一份美好的祈愿。還會有人將“最后一位詩人”這個身份傳承下去,即便這位詩人已是亡靈,即便所有詩已經(jīng)消失在我們這庸碌的世界里,去往那神秘的幻想鄉(xiāng)。
? ?
這是農(nóng)歷四月十五,櫻花將謝的日子,開悟者超脫的日子,也是整首詩結(jié)束的日子。
櫻花,我的女兒
和走在懸崖邊的我
相擁著喜極而泣
請為我留好你腳下那點土地!
待我走遍世界,仍未尋得所愛
春天、月夜
我要用離開來和你相會
櫻花,我的女兒
? ? 佐藤死于農(nóng)歷四月十五,隨著佛陀而去,他仍然能夠在月光的照耀下,走上櫻花鋪的大道,去往“西方極樂”。這次沒有任何人束縛住他。再度復(fù)生的(女?。┰娙?,有了足夠的時間,再也無需被逼促著寫詩。她終會成長,“家富、年輕、心無憂”,成為新的詩人。

? ? 結(jié)語:《續(xù)詩》可以說是一篇披著小說皮的詩,雖說塞滿了作者的私貨、用了過多散文化的抒情語句,但有完整且嚴(yán)密的劇情邏輯,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敘事及稍作隱晦的表意會將很多讀者拒之門外,但若是細細品讀,就能夠明白其中的深意。時隔千年的再會,以詩相系的父女之情,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 ? 封面P站ID:6817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