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不會燒融反應堆來了,中國又攻克一項核電技術,全球領先

?圖為核電站
?如何獲得安全高效的清潔能源,已經(jīng)成為人類必須面對的話題,在這方面,中國的起步時間比較晚,長期以來一直在使用火力發(fā)電技術,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缺點,清潔能源的比例相對較低,但在2021年年底之際,這種情況卻有望徹底得到逆轉,原來世界首個不會燒融反應堆來了,中國又成功攻克了一項核電技術,并且安全性全球領先,它就是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是由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和建造的10 MW高溫氣冷實驗堆。

?圖為核電站
?為何核電站堆芯不熔毀如此重要呢?看看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就知道了,這場災難因為人員的違規(guī)操作,導致核電站堆芯直接超出臨界點,而后續(xù)補救措施又不夠及時,再加上違規(guī)操作,直接讓這場災難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lián)不得不動用50萬人力投入到這場救援當中,如果任由核事故進一步擴大,不要說切爾諾貝利,就算是大半個歐洲,也將長期籠罩在核陰霾下,這也令人好奇,為何核電站發(fā)生事故,其破壞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要知道日本遭受過兩次核打擊,但現(xiàn)在廣島長崎已經(jīng)重新煥發(fā)生機。

?圖為核電站
而無論是切爾諾貝利,還是福島,目前依然是死寂沉沉的一片,并且是生命禁區(qū),之所以導致這個結果,是因為核電站的污染是緩慢釋放的,并且衰退周期非常長,而原子彈在爆炸的瞬間,就已經(jīng)消耗掉了大量能量,再加上放射性物質被分散拋灑,并沒有跟核電站一樣聚集在一起,所以被核打擊的地區(qū)能夠在幾年內恢復,而核電站災難發(fā)生后,卻需要數(shù)百年來恢復。?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如果想要實現(xiàn)能源升級,那么就必須要掌握自己的先進核電技術,國產(chǎn)第四代核反應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那么國產(chǎn)第四代核電站究竟有何特點,為何能夠避免堆芯熔毀呢?這就必須提到它的特殊設計了,一般的核反應堆,往往會選擇將核燃料直接置入堆芯中,通過控制核燃料的數(shù)量,來限制反應功率,如果超出臨界點,那么容易產(chǎn)生危險,必須取出多余的核燃料。

?圖為核電站
反應核心取核燃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過程,稍有不慎將釀成更大的事故,對此,中國選擇采用石墨來包裹住核燃料,并且將其制成一個個球體,這樣核燃料直接在石墨的保護下反應,同時還采用二氧化碳來作為冷卻劑,因為采用了多重安全手段,所以就算核電站發(fā)生問題,留給操作人員的安全窗口時間也非常長,再加上高度安全性,不會因為人為操作失誤而導致核電站引發(fā)危機,這種反應堆也被稱為傻瓜式反應堆。?這種反應堆的出現(xiàn),直接標志著中國在核電站技術上已經(jīng)步入世界領先水平,一躍成為全球公認的核電強國,對此,估計就連美國與日本也只有羨慕的份,未來請中國來幫忙建設核電站的國家也將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