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鷹社】日本的武士軍隊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Men-at-Arms(MAA)系列第86號:武士軍隊(1550-1615)-Samurai Armies 1550-1615。原作者S. R. Turnbull,繪圖Richard Hook。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A1:武田信玄,約1570年
這里展示的是在川中島合戰(zhàn)的一次戰(zhàn)斗中武田信玄(1521-1573)的穿著。他的胴丸鎧甲上裝飾著他個人的紋章,簡單的多層頭盔上配置了馬毛盔纓、木制角和一個魔鬼臉裝飾。鎧甲之外他穿著一件佛教袈裟和一件半截袖的陣羽織外套。武田信玄衣著保守,他的胴丸和熊皮靴子都是老式的。
A2:上杉謙信,約1570年
上杉謙信(1530-1578)是武田信玄著名的對手,同時也是一名僧人,圖中他用一頂僧侶用的頭罩代替了頭盔。
A3:手持上杉謙信戰(zhàn)旗的足輕,約1570年
這些步兵穿的鎧甲構(gòu)造非常簡單,它采用布面底襯,由鎖鏈連接的金屬板組成;僅有的頭部保護是縫上了一片鎖子甲的被稱為缽卷的頭巾。上述是他們的夏季戰(zhàn)斗服裝。左側(cè)旗手旗幟上寫著“龍”字,右邊旗幟的字則是“毘”,這是日本三大戰(zhàn)神之一毘沙門的第一個字。

B1:黑田長政,約1592年
黑田長政(1568-1628)在1592年入侵朝鮮的戰(zhàn)爭中擔(dān)任日軍第三番隊的指揮官。圖中他穿一副被稱為“菱縫胴”的鎧甲,鎧甲帶草?。ㄑ恳韵碌淖o甲,譯者注),并采用“毛引威”織物連綴。他的頭盔則是頂“一之谷兜”。
B2:使用薙刀的武士,約1590年
這名武士穿了日本發(fā)展出來的其中一種最引人矚目的鎧甲:它以一件被稱為仏胴的鎧甲為基礎(chǔ),然后捶打并涂漆形成人體軀干的樣子。鎧甲的背面還會展示出脊柱的形態(tài)。頭盔上的“毛發(fā)”是馬毛制成的,并且在后側(cè)梳出一個武士發(fā)型式樣的小辮。

C1:足輕弓箭手,約1576年-1615年
從1576年開始,大名將這些步兵組成了規(guī)模更大,組織更嚴(yán)密的軍隊,他們裝備了如圖所示的這種被稱為桶側(cè)胴的鎧甲,并且采用的是最基本的設(shè)計。弓箭手摘掉了他的陣傘(一種圓錐形的頭盔,譯者注)以方便拉弓。
C2:足輕長槍兵,約1576年-1615年
長槍是足輕們標(biāo)準(zhǔn)的長柄兵器。這名士兵在鎧甲外面穿的是水稻秸稈制成的雨披。
C3:足輕火繩槍手,約1576年-1615年
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陣傘的樣式。注意佐竹氏大名的紋章展示在鎧甲和陣傘上。另外,環(huán)繞他肩頭和身背后的是干糧包。

D1:德川家康,關(guān)原之戰(zhàn),1600年
關(guān)原之戰(zhàn)偉大的勝利者德川家康(1542-1616)坐在這里應(yīng)該是要觀看斬刑的執(zhí)行。據(jù)推測他在這次戰(zhàn)役中穿了這身“南蠻胴”鎧甲。鎧甲和頭盔都是西班牙制造的,但進行了改進并增加元素使其更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另外他右手里拿的是他的“采配”(一種指揮官使用的權(quán)杖,譯者注)。
D2:本多忠勝,關(guān)原之戰(zhàn),1600年
本多忠勝(1548-1610)是德川家康在所有戰(zhàn)役中的忠實伙伴。圖中他穿用由“系懸威”織連的一副“縫延胴”鎧甲,身上斜披一串巨大的佛珠,頭盔上裝飾的涂漆木制鹿角則非常引人注目。他身后的帷屏上展示著德川家的紋章,帷屏之上則是一只“大馬印”。
D3:德川氏大名的足輕,1600年
這些人的穿著和圖C人物所穿的一樣,他們之間僅有的區(qū)別是德川家的紋章。左手邊的旗印上寫著凈土宗的箴言:“厭離穢土欣求凈土”。另一面旗幟上則帶有三個德川家的紋章。
?

E:用頭盔煮米的足輕
E1和E2:足輕和奴仆,約1576年-1615年
這名足輕正準(zhǔn)備從他的雜物包(通常放在身后的小包里)中拿出一些配料,然后加到倒置的陣傘中正在煮的飯里。他的頭上包著巨大的缽卷,所穿的上衣和褲子的式樣情況清晰可見。奴仆不穿鎧甲但戴陣傘,穿著只限于一件短和服。他正在打開一串干糧包。背景中是輜重運輸訓(xùn)練,隊伍由足輕和奴仆引導(dǎo),馬匹上馱負(fù)的包裹由水稻秸稈捆扎而成,小旗子則作為識別標(biāo)識。

F1:伊達政宗,大阪城圍城戰(zhàn),1615年
伊達政宗(1566-1636)最著名的生理特征是他那顆受傷無法轉(zhuǎn)動的左眼。本圖展示了他穿著“雪下胴”鎧甲的形象,同時,他的所有隨從裝備的也是這種風(fēng)格的盔甲。他身后的指物(身背的旗幟,譯者注)上展示著旭日圖案。
F2:井伊直孝,大阪城圍城戰(zhàn),1615年
井伊直孝(1590-1659)也參加了在大阪的戰(zhàn)斗,他為他的軍隊裝備了紅色的鎧甲,即便是最低級的足輕也是如此。他自己所擁有的是一副“段替胴”鎧甲和一頂帶巨大的金色鍬甲蟲角型裝飾的“頭型兜”頭盔。本圖的背景是被圍城工事包圍的大阪城城堡。

G1和G2:年輕武士和年長武士,約1600年-1700年
年輕武士和他的年長親戚都穿著日常服裝,他們面對的是一名正在爭吵的浪人。年輕武士的年齡可以通過發(fā)型看出來,他穿著武士禮服,也就是衽和袴的組合;后者顯示出存貯期間形成的深褶紋。年長者的禿頂是天然的而不是人為刮禿的,他穿著與年輕武士擁有相同紋章的相似服裝,只是顏色有所不同。
G3:浪人,約1600年-1700年
浪人的外貌顯示出其被驅(qū)逐的身份。他已經(jīng)完全忽略掉了對自己發(fā)型的整飭,并且只戴了一只舊護臂甲來保護自己。當(dāng)然如圖所示,他已經(jīng)扔掉了劍鞘,用“襷”綁起了他的袖子,一條服股衣(一種短褲,譯者注)則在腰間系緊。他已經(jīng)準(zhǔn)備開始行動了。

H1:前田利家,約1598年
前田利家(1538-1599)穿用白色絲線穿綴的炫目的金漆鎧甲,鎧甲的形制為“最上胴”。頭盔在卷邊之外裝飾著白色馬毛。
H2:加藤清正,約1598年
加藤清正在自己建立的熊本城堡前,他坐在一張虎皮上,這只老虎也許就是1593年在朝鮮北部的一次著名事件中被他所捕獲的。他身穿一件擁有精致裝飾的陣羽織品,頭戴著名的“長烏帽子型兜”,它因為在入侵朝鮮的戰(zhàn)爭中使用過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