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薩斯的熊孩子們的解析(一)


看完劇情,感覺正如上次看完生于黑夜一樣——明日方舟的劇情越來越優(yōu)秀,且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步。簡單來說,就是——yjnb??!不僅是格局與劇情安排,尤其是人物語言,更加白話自然,打破了明日方舟不說人話的定律,且并沒有失去語言所具備的信息性。帶入性也變得更強,仿佛夜晚做噩夢的那人不是凜冬,而是我們自己。角色塑造優(yōu)點太多,我會放在下文詳細分析。
動物原型(凜冬、真理、古米的原型,之前已經(jīng)寫過了,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首先,還是簡單粗暴的考據(jù)研究。不過這次,人物原型會少很多,上次的凜冬列寧論、凜冬斯大林論、真理托洛茨基論貌似都被打臉了呢……畢竟不是每個人物都需要歷史原型的,那么我們這次就集中于動物原型研究。(大多信息是從網(wǎng)絡(luò)上總結(jié),不是本人自己研究出來的)

早露
早露立繪中的信息還是很多的。大體能看出來,早露的動物原型是北極熊。先是其精二立繪后的大白熊,耳朵小且圓,黑鼻頭。她的衣服上有一個標志,是一頂王冠,王冠下是一串俄文“полярные”,意為“極地”,聯(lián)系起來可以理解為“極地的王者”、“極地的貴族”之類,應(yīng)該是北極熊中的貴族,或者北極熊本身就是高貴種族。正中還有幾個字母:Urus maritimus,是北極熊的拉丁語。“Urus”應(yīng)該還有“烏薩斯”的意思。

如果還想看的更細些,也是有其他信息的(skade真是很細心了呢)。內(nèi)容依次是:chordata脊索動物門,mammalia哺乳綱,carnivora食肉目,ursidae熊科。都是在指明北極熊這一種類。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動物之一,主要分布于北冰洋附近,在北西伯利亞也分布一些。接下來,讓我們再從立繪“替身”中找到一些信息。

仔細看就能發(fā)現(xiàn),早露背后的熊不是真熊,都是冰雕,他們有棱有角,眼睛也是白色的。至于為何是冰雕,英國一位雕塑家科爾斯近年一直在進行“冰雕北極熊”的藝術(shù)展。這些冰雕雖然生動形象,但都在短短幾天內(nèi)融化了,最終都只剩下一個展臺。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科爾斯的用意——北極熊的生存狀況十分危險,威脅他們的,就是全球變暖而引起的冰雪融化。
事實也是如此,許多專家認為,北極熊很可能在不久后滅絕,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太嚴重了。北極熊生活在海冰棲息地,輕微的氣候變化都會對北極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北極熊幼崽會在洞里生存,沒有足夠的雪,這些洞會很容易倒塌。冰雪融化也會導(dǎo)致海豹的大量死亡,導(dǎo)致北極熊失去食物來源。當然,環(huán)境的污染對他們生存的威脅也很大。
這可能在暗示著早露家族的危機,之后的劇情應(yīng)該會提及;以及起到呼吁保護北極熊的作用。

早露的捕鯨槍也是有來頭的。捕鯨槍又名“捕鯨炮”,主要用于捕鯨活動。曾在歐美地區(qū)十分活躍,因過度獵捕導(dǎo)致資源衰退,自二十世紀中葉開始衰落,目前基本已被停止。捕鯨槍上有倒刺,刺入鯨肉后將鯨魚揚起,使鯨魚無法逃脫。再通過皮繩拉扯,使用上面綁著的吹脹海豹皮作為浮子,牽住試圖再次入水的鯨,等待其體力耗盡。都與早露的攻擊方式相似。

那北極熊為何要配捕鯨槍呢?由于食物稀缺,環(huán)境退化,因此受到禍害的鯨魚變成為了北極熊的食物。在2018年,俄羅斯東北部楚科奇海岸的佛蘭格爾島上,約200只北極熊啃食鯨魚尸體的圖片被拍攝到了。所以,泰拉大陸的北極熊們也應(yīng)是因生存原因,開始獵食“鯨”,從而拿起了捕鯨槍。也是在暗示泰拉嚴峻的生存問題,可能還與克蘇魯有關(guān)?
還有些細節(jié),與主線聯(lián)系不大,就不再提及了。

苦艾
是的,這是我在活動時期獲得的唯一一位新干員(烏薩斯禮貌用語)??喟脑瓦€是比較好找的,就是“苦艾酒”與“棕熊”。

棕熊
從皮毛顏色與耳朵來看,苦艾應(yīng)該是西伯利亞棕熊、歐洲棕熊、勘察加棕熊。勘察加棕熊于1920年滅絕,沒有破碎的圖案因此可以排除。因為凜冬是西伯利亞棕熊,其皮毛顏色要比苦艾的淡,所以苦艾應(yīng)該是歐洲棕熊。
至于熊與警察,和凜冬的俯臥撐一樣,yj應(yīng)該在玩梗。網(wǎng)絡(luò)上廣為流傳著,俄羅斯警察一人一頭熊出警的故事,場景大致是這樣的:

不過苦艾有警察的標志,還是主要因為自己的父親。劇情中,苦艾是十分喜歡自己的父親的,乃至敬仰??烧f實話,苦艾的父親并沒有給我了留下多好的印象,出現(xiàn)時的對話,甚至帶給我一種厭煩感,不說還以為就是個路人。但苦艾內(nèi)心警察的精神,還是很高尚的。

苦艾酒
苦艾酒,一般指貝爾摩德,黑衣組織的重要角色,柯南干媽。雖然只是玩笑,但苦艾酒的含義與《柯南》中的貝爾摩德形象,還是很相似的??喟剖且环N45度以上的高酒精度酒類,主要原料為茴芹。此酒芳香濃郁,口感清淡而略帶苦味,顏色呈綠色或無色。苦艾酒是烈酒,傳統(tǒng)裝瓶的苦艾酒經(jīng)常要用水稀釋。

苦艾酒起源于古希臘羅馬時代,當時人們以某些植物浸泡在酒中做為祭典或醫(yī)病用,直到四世紀初。法國才為這些加味酒命名為苦艾酒。19世紀中葉,一些資本家開始品嘗這些酒,因為其有很好聞的香氣,順利傳播開來。許多藝術(shù)家都沉迷于苦艾酒,可以當作一種嗜好,梵高便是其中一位。梵高非常迷戀苦艾酒,這讓他思如泉涌,創(chuàng)作了許多佳作。但也因此愈加瘋癲,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最終也是苦艾酒奪走了他的生命。
更嚴重的,1905年,由于苦艾酒發(fā)生的一場慘劇后,瑞士政府下令禁止苦艾酒的生產(chǎn)與銷售。又因苦艾酒沖擊了葡萄酒的市場,甚至在保守主義者和禁酒協(xié)會帶動及誤導(dǎo)下,將苦艾酒和社會動亂畫上等號。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以及美國都對苦艾酒頒布了禁令,持續(xù)了近一百年。

至于苦艾酒為何擁有如此強大的魔力,因為其本身就不是普通的酒??喟浦杏幸环N成分名為“苦艾腦”,與四氫大麻酚的化學式十分相似,四氫大麻酚就是大麻的主要成分??喟茡碛幸欢ǖ闹禄米饔茫砸灿兴幱脙r值。而它也總與“魔咒、墮落、藝術(shù)、靈感”捆綁在一起,因此又被稱為“巴黎浪漫藝術(shù)家的酒”、“綠色繆斯”、“綠色仙女”等。雖然比不上真正的致幻劑,但也足夠擊潰人的毅力了。
至于苦艾酒對于苦艾的含義,我并不是很清楚。從目前來看,二者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也有可能是苦艾草,但中心還是酒類。

熊肉論
順帶一提,近期很魔性的一個猜測——學生曾在監(jiān)禁期間“吃ren”。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要把“黑深殘”作為重點,這只是一種表達形式,襯托效果。中心意圖還是悲慘中的“大愛”:即使再絕望,熊熊也都背負著恐懼積極生活下來了,這種精神以及對和平的追求,才是我們應(yīng)該注意的。而且,泰拉大陸本就是末世廢土世界觀,以悲劇為基調(diào)是很正常的??梢哉f,不是海貓發(fā)刀子,明日方舟本身就是個“兵工廠”。但其核心,還是“羅德島與全泰拉人民對于和平與美好的追求”。

關(guān)于猜測,我是不支持“吃ren”的。其證據(jù)主要是:凜冬家庭的食物、古米的習慣、糧食極度緊缺、以及苦艾檔案中提及的“尸體”。首先,烏薩斯學生自治團,是很難做出這種舉動的。真理因為未救他人而烙下陰影,早露因為貴族的可恥而渴望自殺,就連凜冬都會因殺人而作嘔。再加上其本身的文化素質(zhì),以倫理約束,是很難做出這種事情的,這里可能會有人反駁——就是因為絕望的處境,倫理約束對他們不起作用。實際上,恰恰相反,基本的倫理規(guī)則是千百年的時間形成的,越是絕望的時期,越能體現(xiàn)它的力量。在真實世界的過去,人們也只敢吃生下來的嬰兒,而且會各家互換,絕對是存在畏懼心里的。除非是像eva的“人類補完計劃”,將人類的本性定為罪惡,絕望到不能在絕望之時,才會出現(xiàn)基本規(guī)則崩塌的現(xiàn)象。

其次,學校的處境不足以讓他們吃ren。即使沒有了糧倉,也有殘存的食物,還有樹皮、墻皮、衣服等等可以充饑。況且他們被困的時間不算太長,可能連一個月都不到。這些前提條件下,吃ren是下下策。
劇情中熊熊們曾說,學校只是悲劇的開始。這就說明,外部絕對是比學校內(nèi)部更殘酷的。比如生于黑夜中,w遇到的兩個小孩,他們也并沒有做出格的事,而是去偷物資。外界無法構(gòu)成,學校就更沒有條件了。

其次,是烏薩斯學生自治團的個人魅力,與貴族雜碎們的思想包袱。這與第一點類似,尤其是凜冬,劇情中的凜冬雖顯出稚嫩,但她依然散發(fā)出強大的“正氣”。以至于絕境,也只會讓她對于個別情況見死不救。真理的“書生氣質(zhì)”、古米的年齡限制、早露本就厭惡自己,更不用提烈夏。他們的性格沒有被擊垮,就無法構(gòu)成吃ren的條件。

最后一點,吃ren的材料依舊有許多可能性。凜冬的地點受限,可以理解為其家境的窘迫與國家臨近危機的預(yù)兆;古米的習慣也許會吃ren,但絕對會被熊熊們制止,頂多只是傷人或殺人,也可以理解為破壞墻體等硬物的習慣;至于苦艾,苦艾本就不在學校,那么她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哪里局限于吃ren呢?
總的下來,我的態(tài)度還是將其作為不重要,yj并未刻意描寫的部分。即使是主體,我也不會贊成吃ren。我們的眼光,還是要放在更重要的,更核心的思想。

第一篇到此結(jié)束,之后就是單純的劇情分析與未來發(fā)展猜測了。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點個贊,想要討論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