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持續(xù)成長,需要關注哪些能力?【0103】
這是莊叔解讀生財日歷的第34/365 篇。
1月3日:想持續(xù)成長,需要關注哪些能力?
今天的生財日歷來自賈萬興的精華內容,原文如下:
一個人的持續(xù)成長,不會自然地發(fā)生,它是一種主觀的選擇。因為持續(xù)的成長,一定伴隨著痛苦甚至風險。
持續(xù)地成長需要你具備這樣三種能力:
1.開放的心態(tài)。世界的變化是非常大的,我們可以不理解它,但是一定不要去抵觸新鮮事物,不然你就會失去機會。
2.智商和情商。這里智商指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說是思考能力,情商指的是溝通與協(xié)同的能力。
3.強大的抗壓能力。
我的理解:
1.
成長,就是不斷打破自我并進行重組的過程。
小時候,我們覺得電視里好人就是好人,做什么都是對的,壞人就是壞人,就該死。
長大后逐漸發(fā)現,有些好人好像也沒有那么好,有些壞人好像也沒有那么壞。
這是成長。
想要持續(xù)成長,就要不斷打破自己固有認知。
在不違反法律道德的情況下,先承認所有事物、所有行為存在的合理性,然后對其探索,逐漸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
不要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適區(qū),對于不了解的事物,要敢于嘗試,主動接觸,萬一是自己感興趣的呢?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就是因為習慣了舒適區(qū),不愿意接觸新的東西,更不要說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了。
舒適區(qū)就是煮青蛙的溫水,雖然一開始會很舒服,但是到了最后,想要改變也無能為力才是最可怕的。
成長就是不斷突破自己舒適區(qū)的一個過程,可能會疼,但是重組后會很爽,習慣之后,你會愛上這個過程。
2.
很多人做事情的時候,都喜歡別人安排好了一二三四,自己照做就可以,不想動腦子。
在學習上如此,希望老師劃出來所有考試的重點,照著背就行;在工作上也如此,老板給出詳細操作流程,自己照著做就行。
雖然這樣能夠獲得短時間內的成功,但是對于個人的成長幫助是很小的,因為這個過程會少了思考。
而且可替代性強,換個人依舊能做,呆在這個舒適區(qū),工作隨時都有可能丟。
所以一定要思考,我們可以接受老板給出的詳細流程,但是我們也要思考,這個流程有沒有可以優(yōu)化的可能,我們設置流程的話,會如何處理等等。
人是社會性動物,很少有人能獨立存在,所以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很重要。
協(xié)作,不只是公司內部的,和朋友、陌生人的溝通,有時候也會對自己影響很大,也就是情商。
3.
一個人如果能有了不斷打破自我進行重組的勇氣,那抗壓能力一定也會很強。
我以前可玻璃心了,別人罵我一句,我能難受一周。
但是自從做了自媒體之后,抗壓能力直線上升,什么樣的沙雕網友都見過,多離譜的評價都有過,不管內容寫得多好,都會有網友從特別刁鉆的角度來否定你。
一開始我還會和他們剛一下,但是現在,越來越懶得搭理他們了,純屬浪費時間。
他們又沒有給我交學費,我為什么要抽出時間來教他做人呢?
當然,抗壓能力,也不只是外部的,還有內部的。
有些人新接觸一個領域的時候,因為短時間內看不到正反饋,很容易選擇放棄。
看不到正反饋的這個過程,就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壓力,把過程當做正反饋,而不是把結果當做正反饋,壓力或許會小很多。
有這么一個傻叉定理。
如果你沒有覺得昨天的自己是個傻叉,那說明今天的你沒有成長。
為了成長,把自己打破重組,雖然一開始會有點痛,但是有幾次經歷以后,一定會愛上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