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丁建祥


丁建祥,藝名:丁劍、啟午;號:無極山人、聚英閣主。江西萍鄉(xiāng)人,任教于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工業(yè)學校。自幼喜愛書法,早期研習“二王”及趙孟頫,后習米芾,作品數(shù)十次獲省市、全國書賽大獎:2017年獲中國時代文藝名家代表作評選書法類金獎,作品入選《中國時代文藝名家代表作典籍》;同年,獲第八屆“羲之杯”全國詩書畫家邀請賽書法類金獎;2018、2019年獲全國詩書畫印聯(lián)賽書法類金獎。2021年獲“瑯琊杯”、“東坡杯”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2021年“藝術中國雙年展”百名重點推介藝術新銳人物之一(百度可查);作品由北京聚寶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收藏并定點推介商售;2022、2023年作品連續(xù)入展第三屆、第四屆“龍的傳人”全球華人恭祭軒轅黃帝書畫作品展?,F(xiàn)為省市書協(xié)會員,中書協(xié)會員。


丁建祥先生在創(chuàng)作上追求刻畫細致真切 , 剛勁大氣灑脫 , 自成一體 , 具有獨特的鮮明個性和特點。在書法意境上極力主張自然物態(tài)與藝術形態(tài)的銜接 , 達到靈性與感性 , 神情與感情 ,自然與藝術的三融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丁建祥先生的作品風格獨特,運筆有力,其筆法,章法,墨法的運用極好,以臨模創(chuàng)新為一體,功底深厚,展現(xiàn)自我,以絕妙的藝術風格給人以精美的藝術享受。


丁建祥先生之書法,除了有力透紙背的千鈞力道,也有因氣蓄勢的千變?nèi)f化。如果書法只有力,沒有勢,難免呆板。只有勢無有力必是浮滑。他的筆力可凌空殺紙,作力透紙背的表達遂心應手,又可以意在筆先,因氣鋪陳筆墨,氣凝為勢,筆未到氣已吞,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上下翻飛寫動態(tài),臨危居高作勢態(tài),動與勢相互轉換,可以把行草作品寫得左蹙右盼如驚電,狀如楚漢相攻戰(zhàn)!橫如布陣排云,牽似萬歲枯藤!





丁建祥先生的書法作品博采眾長,文采煥然,每一個字都讓人流連忘返,行云流水的作品給人感覺特別舒服。他靈活多變地正確地運用和處理粗細、向背、疏密、開合、欹側、布白、收放、參差、大小,接應等原則,使作品不但爽朗痛快,而且又清新自然。字里行間可以體會到一種氣勢、一種包容、一種博大等感覺。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觀丁建祥先生行草,在其眾幅行草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對筆法是有著高度掌控性和把握性!通幅筆法靈活貫通而又不失于超逸氣息,俯仰行運而又不失于頓挫和諧,是謂剛柔相濟,使轉相宜也!字字行草之間,更是兼有快之節(jié)奏和緩之散漫,可贊上有承法,可察下有應接,真氣相映,獨彰妙韻!




丁建祥先生書法帶著暢志抒情的快意,把書以載道的精神格局表達得相當?shù)轿?。用筆墨為時代作鏡像,用書法為精神寫格局。先生的書法有筆墨當隨時代的正大氣象,他的書法既有嚴謹?shù)募挤?,又有盛世翰墨的?jié)奏,在當代書壇不斷贏得萬眾矚目的專業(yè)影響力,也不斷為文化復興注入龍脈磅礴的力量。書法寫到這層境界,如臨三山巔,可以獵獵擎旗也!




丁建祥先生下筆如行云,似流水,神采飛揚,筆鋒游動,擒縱馳張,上下左右,點畫間,無一處含糊、懈怠,法度盡在他的指腕之間。其書寫風格,柔中帶剛,變化多姿,傳統(tǒng)功力深厚,結體端莊,飄逸清秀,氣于貫通,筆墨酣暢淋漓,繼承祖國文化遺產(chǎn),發(fā)揚古代書法藝術優(yōu)良傳統(tǒng),可謂稱絕。



丁建祥先生深知行草書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抒發(fā)個人心境!所以他在寫行草書作品時,從來就不會拘泥于筆墨的死板規(guī)章,而是將筆墨運以高格的豪放精神和人文逸氣!通幅筆墨融心貫思,觀之有形更似無形,此之有形,乃是因為筆墨行運所帶來的書寫跡態(tài),轉折急緩,頗為鮮明!此之無形,則是因為其筆墨是以心跡為法道,筆墨循心,由心而驅,襯以神逸,暢懷不已!
丁建祥先生在書法藝術道路上,筆耕不輟,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筆法,傳承民族文化,墨染絢麗人生,讓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瑰寶熠熠生輝!綻放光彩!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丁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