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233開始學日麻【2-2】——(別人的)進攻(思路)是(你)最好的防守(思路)


標題看不看括號其實是兩部分內容,這里當然講帶括號的版本。
首先是接2-1,講一個非常有用的技巧:筋壁結合判斷。其實這應該放在上一篇講,但一個是我當時懶了,一個是這真的不太初級。
設想一個情況,如果4張3s被打出,同時立直家打過7s,那么這里4s的安全度如何?答案是非常安全,甚至比一般的筋19更安全。為什么?
在沒有3s壁時,打過7s的半筋4s仍然會輸23s好形,35s嵌張,4s的單騎和對碰。而在有了3s壁后,前兩種可能性就消失了。至于單騎、對碰4s的可能性,顯然更低于19數(shù)牌(除非4s是寶牌),這也是為什么說在這個例子中,4s的安全度高于筋19。

一般情況下,5678需要切出一張時打8是常識,因為8的危險度基本總是低于5。但壁牌的出現(xiàn)往往會改變牌的安全順序,上圖中我自己的一個隨手就導致了整局苦戰(zhàn)。隨著牌局推進,456的中張牌也有可能變得比123、789更安全。時刻根據(jù)最新場況做出判斷而不是依據(jù)習慣打牌,是提高成績的有力一步。
在筋、壁之外,最有效的防守理論毫無疑問是早巡外側。如果防守目標在早巡切出2、3、4,那么其外側的牌(2的1、3的12、4的23)就比其它的牌更安全一些。和筋牌類似,越早的「早巡」,其對應的早巡外側也就越安全。
現(xiàn)物、筋是利用振聽規(guī)則進行防守,壁是利用和牌原理進行防守,那么早巡外側所應用的思路,則是「如果這個人不太菜絕對不會這么打」——其他三家的進攻思路。早巡外側本身是一個值得新手牢記和應用的理論,但了解其背后的工作原理,是進階玩家的必經之路。

如果對牌效率部分稍有掌握的話,這里切1m是第一感吧,之后2p、3s是可能的順序,因為這些牌是牌效率較低的部分。假如按照以上順序切出,若干巡之后這家立直,你沒有現(xiàn)物、筋、壁可依賴,那么哪些牌是相對安全的呢?1p、12s是比較顯然的答案。為什么?因為在切出2p后,牌效率的原理決定了你很難以1p對碰、1p單騎、23p兩面中的任何一種形式和牌了,3s對12s的保護同理。
換個角度,我們不妨看看它可能的聽牌——78s聽69s是一個不錯的兩面選擇,立直平和并且有可能的斷幺九;24m聽3m嵌張差一些,沒有寶牌的話默聽斷幺是個選擇,有寶牌立直也無可厚非;如果抓的牌奇特,8p和其它某個對子的對碰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這些例子中你有沒有可能:
1、在處理1m2p3s之前,先打8s等之后的69s兩面。
2、不是打1m等24m嵌張,而是打4m等12m邊張。
3、先打掉6p,等一個8p對碰。
如果進攻效率合格的話,以上這三手都是無法考慮的吧。那么反過來說,早巡外側正是利用這樣的思路,構建了一個新的「不那么安全的安全牌」池。通常的起手不可能在早巡就拆掉688、788這樣的復合型,也不可能有打4留1這樣的情況——所以早巡打這些牌,基本意味著沒有這些復合型——他們外側的牌就更安全(里側則顯然是不成立的,因為還有其它的搭子可以保留這個進張)。
一個不得不提的問題在于「早巡外側,什么才是早巡?」
我自己在打牌時,如果能保持全神貫注,使用的標準一般是「立直牌前再數(shù)兩張手切牌,再之前的都算早巡」;更多的情況下其實我可能還會同時在做些別的事,不可能關注其他家到每張牌是摸切還是手切那么細,那么我會粗略定為「立直牌巡數(shù)-6」,也就是立直牌上面的那張牌開始,之前的算早巡。前一個標準的原理是對于這些復合搭子的處理通常是在一向聽或二向聽時才開始,那么再之前的足以成為早巡的保護。后一個標準一方面是估算,另一方面的顯然好處是省事,對于新人而言,我覺得使用后一個標準即可。
揣測進攻思路這件事是非常具體和細節(jié)化的。一個相對還常見的例子比如立直家在立直前連續(xù)手切出31s,那么這里2s的安全度相對其他無筋牌就更好一些;如果這個手切反過來是13s,就沒有這一層保護——在1334s這個牌型中,先切1s可以保留更好的牌效率;但如果只有13s,那么先切3s再切1s的「好牌先打」有助于之后的防守,這些關系往往是很微妙的。新手沒必要去強求自己揣測其它家的意圖,但從開始就保有類似這樣的概念,對之后的成長應該是有益的。
跟本篇相關一個非常簡單的思考題:為什么寶牌、寶牌邊張會比其它同類型的牌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