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歲時記(續(xù))26
作者:仙舟 益世報-北京 > 1931-10-16 “中秋節(jié)”提前述過,按照歲時記的程序,仍應(yīng)接敘“清明節(jié)”后之“上巳”節(jié);預(yù)料“上巳”節(jié)登畢,“重陽節(jié)”恰又來臨,為“合時宜”計,又不得不提前發(fā)表也。閑話莫講,趕緊的說“上巳”節(jié)吧。 上巳節(jié) 上巳亦為節(jié)氣之一,北平人似不甚重視,以其無吃肉之典禮也,然平人雖視之典禮也,然平人雖視此節(jié)為“無關(guān)緊要”,而歲時記中則不可無上巳之文,姑志于下,藉作注意歲時者之參考。 上巳節(jié),明以上,民間頗喜道之;迨有清之季,習(xí)俗突變,此節(jié)僅少數(shù)騷人雅士,醵飲吟詩而已。民元,則有樊樊山,傅增湘,田文烈,沈祖憲,袁寒云,馬吉樟,陳友白,王式通,劉春霖,王壽彭諸子;而先大父亦嘗躬與其會,詩文詞藻,觸目琳瑯。時余年僅七八齡,詩稿雖蔚然案頭,不知顧也;先大父故后,家人不知珍惜,付之一炬,至今思及,弗勝悵惘! 上巳雖為北平人所不知,而征諸前代史乘,則多有記載之者,且較其他節(jié)氣之紀(jì)述為多,古今風(fēng)俗之不同,竟如是! 北平既無上巳節(jié)之表演,歲時記落筆綦(qí)難,茲將所得之考證匯錄于下,閱者幸勿譏為抄襲;是亦不得已耳。 鄭俗通:三月上巳,于“溱”“淆”兩水之上,招魂續(xù)魄,秉蘭草,祓除不祥。故詩人願與所悅者,俱往觀之。 晉禮志:漢儀,季春上巳皆[禊]于東流,水上洗濯,袚除宿垢,為大絜,絜者吉。陽氣布暢,萬物訖出,始絜之矣。晉中朝公卿一下,至于庶人,皆禊洛水之側(cè)。 齊書:齊武帝永明元年,三月三日,幸芳林園,禊飲朝臣,勅王融為詩序,文藻富麗,當(dāng)代稱之?!跞谧衷L,其時序見文選。 晉書,——穆帝文事紀(jì):王羲之與太原孫綽等四十一人,會于蘭亭,酒酣賦詩,制序,用蠶繭紙,鼠須筆,書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重囗;各搆別體。 文苑:王羲之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豚[遯]齋間[閑]覽:蘭亭以“天朗氣清”,因此不入選,此說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