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與不生孩子哪種行為更自私?
? ? ? 近期和朋友討論生育,關(guān)于生不生孩子這個問題,朋友之間形成了激烈的爭辯。有的人認為不生孩子的人是自私的,只顧著自己一個人的享受,完全不顧及父母的感受。也有的人認為生孩子是自私的,當你沒有好的生活環(huán)境帶小孩來到這個世界上,表面上是愛實則是自私的表現(xiàn)。
? ? ? ?在我看來,生孩子與不生孩子這兩種行為其實都是自私的表現(xiàn)。
? ? ? ?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么要生孩子?我們傳統(tǒng)的觀念是傳宗接代,延續(xù)香火,養(yǎng)兒防老。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觀念來理解,那么我們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有目的的,是想要利用他來達到我們自己的某種目的,而不是純粹的想要帶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來,讓它享受生命的美好和滿滿的愛。我們把孩子當做一個“投資商品”,希望通過自己的投資和情感鏈接綁架這個孩子,讓其之后為自己所服務,難道這種行為不是自私的表現(xiàn)嗎?
? ? ? ? ?其次,我們了解一下生孩子,會給孩子帶來什么?當很多人看到一個小生命誕生的時候都非常的開心,覺得生命的不可思議,確實如此。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你作為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幸福多還是痛苦多?無論小孩出生在富貴的家庭還是貧窮的家庭,都不可避免一定會經(jīng)歷生老病死、愛恨情仇、貪嗔癡念,這些人必經(jīng)的痛苦小孩一樣也會承受,你是覺得自己承受這些很開心,還想要自己的小孩承受嗎?這難道不是自私的表現(xiàn)嗎?
? ? ? ? ?最后,我們了解一下生孩子,會給我們自己的生活帶來什么?不可否認當一個新生命來到彼此的生活中,開心是一定的,但是這份開心很快就會被現(xiàn)實條件所擊碎。生孩子帶給我們是無窮的壓力和疲憊的瑣碎生活。孩子不是一個你不想要就可以不要的人,而爸爸媽媽這個職責也不是你不想干就可以辭職不干的。孩子一出生就意味著責任和擔當,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有責任需要養(yǎng)育孩子到十八歲,在這十八年里不僅僅要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條件,更需要給予孩子的精神需求,除了保證讓孩子不成為危害社會的種子,也要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而我們需要為了這個任務奮斗至少十八年乃至終身。?
那么,不生孩子自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 ? ? 首先,不生孩子,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是不可取的,是一種不孝的行為。我國一直倡導“百善孝為先”,相信很多人生小孩也是受這種觀念的影響,為了自己的父母,為了家族的香火,就算男女之間沒有感情,但是為了傳宗接代也可以結(jié)婚生子。這樣的孩子出來會幸福嗎?
? ? ? ?其次,不生孩子,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危機,是一種不忠的行為。一個國家需要發(fā)展就需要有新鮮血液,需要有生產(chǎn)力,而孩子在經(jīng)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中可以理解為生產(chǎn)力,我們俗稱的“韭菜”。社會需要發(fā)展就需要人口,人出生了,為社會做出貢獻、奉獻,整個社會才能持續(xù)前進的發(fā)展。
? ? ? ?最后,不生孩子,對我們自己的影響。不生孩子我們老了可能沒有人替我們養(yǎng)老送終,其實小編想說就算生了孩子其實也不一定能有下一代替我們養(yǎng)老,為何會有這樣的觀念?我們反觀自己,現(xiàn)在這個年齡,面對父母的老去,我們有能力做什么嗎?我們自己養(yǎng)活自己都已經(jīng)非常費勁了,哪里有能力和精力去顧及到父母的養(yǎng)老問題。不生孩子對自己最大的影響就是會讓我們自己很孤獨,但是孤獨不正是每個人的常態(tài)嗎?我們生來就是孤獨的,我們面對孤獨不是生一個孤獨的人陪自己,更多是應該自己學會如何與孤獨相處,如何自處才是我們解決孤獨的根源。
你覺得生孩子與不生孩子哪種行為更加自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