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賣兒童難回原生家庭,這也是拐賣人口最殘忍的地方
近期被拐賣14年的孫卓和符建濤被找到了,這對于原生家庭的父母來說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懸掛14年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不用再擔(dān)心自己的孩子是否還在人世間,不用再擔(dān)心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好不好,不用再去全國各地落實信息的真實性,不用再沉浸在沒有照顧好孩子的這份自責(zé)內(nèi)疚中生活、不用再徘徊在希望與絕望之間······
可找到孩子就意味著孩子真的回來了嗎?孩子的人是找到了,可是孩子的心是否也能一起找回來呢?今年7月《失孤》原型父親郭剛堂找到自己失散20多年的兒子郭振,在全網(wǎng)覺得孩子會回歸自己原生家庭的時候,郭振卻選擇繼續(xù)留在“養(yǎng)父母”身邊,這對于原生家庭的父母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他們?nèi)账家瓜?,日盼夜盼的孩子終于找回來了,只是從最親近的人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拐賣兒童為何難回原生家庭?這就是拐賣人口最無奈也是最殘忍的地方。


不可忽視情感的威力
你相信日久生情嗎?兩個不相干的成年人在朝夕相處中也能暗生情愫最后喜結(jié)連理,更何況是對于一個還不記事的小孩呢?如果小孩生活的環(huán)境是充滿了愛,那情感連接則會更深。近期被拐兒童孫卓就是這樣,他是不幸中的萬幸,雖然被拐但是買他的家人非常疼愛他,讓他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里成長,我們也看到了孫卓是一個非常懂事,善良、陽光而且成績中上游的帥小伙,盡管很多網(wǎng)友都說自己的父母也可以這樣培養(yǎng)他,可能還會更好,是的,但是面對被拐的事實,而買他的家人能很好地對他,對于原生家庭的父母來說是欣慰的,至少他們知道離開他們14年的小孩生活得很好,沒有受苦。14年的朝夕相處,14年的陪伴,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三觀建立的關(guān)鍵時刻他都是和買他的家人生活在一起的,這種情感是說斷就能斷的嗎?我們生活在一個地方三四年都會有感情,我們和一個人戀愛一兩年都需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走出來,更何況是撫養(yǎng)自己長大的人呢?孫卓所有的社會關(guān)系都是在買他的家庭中,三觀也是在那邊建立起來的,性格一旦形成想要改變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是思想、是感情。
符建濤同樣被拐,但是為什么他的情感連接卻這么淺呢?據(jù)符建濤的生母回復(fù)說:“符建濤在被拐的家庭生活得很苦,基本就是一個留守兒童,都是買方家庭奶奶帶大他的”。留守兒童和自己的親生父母本就沒有什么情感連接,再加上他還是被拐的兒童,平時沒有情感的輸出也沒有血緣的連接,自然不會有很深的情感羈絆。每個孩子的差異性和生存環(huán)境是不一樣的,不能進(jìn)行比較。

不可忽視孩子的接受程度
很多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都義憤填膺地說:“應(yīng)該回歸原生家庭”。是的,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是這樣的,因為我們有成熟的分辨是非能力,有強大的思維邏輯能力,我們是公正公平的,我們是旁觀者清。但是小編想說:“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我們總是站在道德的最高點去闡述我們的觀點,去表達(dá)我們的想法,希望事情能如我們所愿。就好像我們看到一部劇會自我代入到角色中,總是希望劇中的男女主角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能在一起那就最好了??墒俏覀儾皇钱?dāng)事人,我們不知道他的內(nèi)心到底是怎么樣的。
如果我們換位思考想一下,你突然被告知你不是你父母親生的,你是被拐賣的,養(yǎng)育你的家人是罪犯,你會怎么樣呢?平靜的生活突然被打破,之前我認(rèn)為對的事情現(xiàn)在需要被自己全部推翻,自己的人生原來真的和電視劇里一樣如此的戲劇性,一下子你能接受嗎?你能理性地做出選擇嗎?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都很難,更何況還是一個學(xué)生。在接受這個事情的時候,相信他都需要花一段時間去適應(yīng),然后再慢慢嘗試接受突然闖進(jìn)自己生活中的原生家庭,還需要和原生家庭中的親人磨合觀念,生活方式,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循序漸進(jìn),不可一蹴而就,太過于著急,總是逼迫孩子,可能會適得其反。

孩子在面對兩個非常疼愛自己的家庭,其實是非常痛苦的,盡管買他的家庭是有目的,但是14年的情感也有一半是真的。這就是人販子最殘忍的一點,同時摧毀了兩個家庭,摧毀了一個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位尋子的父親說道:“如果買方家庭能夠主動告訴他孩子的信息,那可以既往不咎。如果等到警察上門才得知孩子的信息,此時就不要和我說什么人性,一概不原諒”。是的,買賣應(yīng)同罪,沒有買方也就不會有賣方,孩子被拐原生家庭是在怎么樣的絕望和無力中度過的,我們不敢想象,他們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支撐力,才能等到自己的孩子回來。
最后小編想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不要為了自己的私欲而去擅自摧毀一個家庭,一個人的人生。不要再讓最親的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要再讓這種悲劇上演,愿天下無拐,也呼吁國家應(yīng)盡快完善相應(yīng)的法律法規(guī),積極普法,倡導(dǎo)買賣同罪。不能因為對方對孩子還不錯而忽略對方犯罪的事實,不然就是在縱容罪犯,為拐賣人口提供犯罪的溫床。

同時, 也想呼吁具有養(yǎng)兒防老、重男輕女這種思想的人,不要再被這種腐朽的思想捆綁了,科學(xué)理性地面對孩子的事情,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我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