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830)合肥李鴻章故居
文游天下(830) 合肥李鴻章故居 文/石巖磊 ???李鴻章故居是安徽合肥的“十大景點”之一,其由李府和淮系展館組成。府邸為五進院落,保留了當年李氏家族宅院的十二分之一,里面有門廳、前廳、中廳、小姐樓等精美的建筑,青磚灰瓦間盡顯徽派風范,高屋翹脊中揮灑豪門奢華,令人無不驚嘆于李家的非凡氣派,而小姐樓一層的李鴻章生平展則是參觀游覽的重頭戲。 ???“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wù)”,展廳分四部分展示了李鴻章風云變幻的一生,尤其突顯了他在洋務(wù)運動中的杰出貢獻,諸如建立了江南制造總局、輪船招商局等大批近代企業(yè),創(chuàng)辦北洋水師,興建新式學堂等等,為寂寂西沉的大清王朝涂上了最后一抹朱紅。展出的實物與圖片都十分珍貴,而制作的模型也非常生動有趣,“馬拉火車”沙盤則吸引了許多游客好奇的目光。 ? ??1878年李鴻章派人在唐山創(chuàng)建了我國第一座大型煤礦開平礦務(wù)局,迅速取得成效,采挖出大量優(yōu)質(zhì)煤炭,可外運成為制約企業(yè)進一步發(fā)展的瓶頸。李鴻章多次上奏章建議修建一條運煤鐵路,而朝廷多以火車途經(jīng)清東陵擾動龍脈為由予以否決,慈禧太后更是怒斥鐵道會“失我險阻,害我田廬,妨礙我風水”。 ???李鴻章并不氣餒,他采用瞞天過海之術(shù),言說要建一條“快車路”,即鋪鐵軌,但不用蒸汽機車牽引,改用騾馬拖拽,這樣就不會發(fā)出撼天動地的響聲了,清廷這才勉強同意。1881年,全長僅9.3公里的唐胥鐵路終于通車,可也出現(xiàn)了滑稽可笑的一幕。一列滿載原煤的車廂前,幾十匹高頭大馬喘著粗氣奮力牽拉,旁邊的馬夫不停地揮鞭吆喝著“駕駕駕”。此情此景可謂是中西合璧的奇葩,而留在李鴻章心頭的卻是揮之不去的陰影。 ??更讓李中堂心力交瘁的是他被迫代簽了一連串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這也是其備受詬病之處。經(jīng)他之手簽訂了《煙臺條約》《天津條約》《中法新約》《馬關(guān)條約》《辛丑條約》等30多個不平等條約,每一個都是砸向中國人民頭頂?shù)拇笊剑彩谴滔蚶铠櫿滦姆康拟g刀。1901年9月,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簽字畫押后一個多月,便與世長辭,臨終前他留下一首絕命詩: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李鴻章的一生雖毀譽摻半,但他圖強為國之心日月可鑒,只是其生不逢時,僅能做一名裱糊匠,為行將沉淪的清王朝縫縫補補,挽回些許顏面罷了。而在眾多對李鴻章的評價之語中,梁啟超的似乎最為中肯:“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 ??走出李鴻章故居,人們都會黯然神傷,為這位學貫中西的才子,為這位叱咤風云的革新家,為這位忍辱負重的罪人,深感五味雜陳。他走了,留下一地雞毛,唯有李府中的青磚上鐫刻著其寒窗苦讀的身影,唯有馬頭墻上殘存著少年李鴻章的瑰麗夢想。人們不禁慨嘆道:世事滄桑獨行客,落日余暉苦作舟??蓱z鴻圖終折戟,華章徒繪三世憂。 ???202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