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2023.6.6)
又是一年高考時,大學畢業(yè)時兼職帶過的初三學生轉眼就要開始高考了。而距離我高考已過去了6年,那時候的諸多細節(jié)已經(jīng)記不清楚。當時或許把這當做一種解脫:終于結束了這無休止的學習而走向下一階段,或許又當成一種遺憾:與朋友們就要這樣各奔東西。
我著實是個很念舊的人,即使是小學門口的一棵樹,因為爺爺總在那樹下等我放學。在那條路重新種了樹木后還會一陣傷感,只能安慰自己好在那個樹坑沒變。經(jīng)歷了太多的舊事故人,以至于經(jīng)常能在某個相似的場景回憶起他們。比起活在當下,更愛活在過去。
或許是缺少想象力,看不到自己的未來何去何從,故而只能沉迷于歷史之中。人們寧愿關注幾個戲子的衣食住行,也不愿看看那風流人物們波瀾壯闊的一生。從東臨碣石到換了人間,那東去濤濤江水,是五千年來數(shù)不盡的英雄血。
可這樣宏偉的故事看了太多,似乎對很多事都已沒了感覺。唯一還能提起些許興趣的,除了與朋友們聊上幾句,就是在這白紙上寫上幾筆。可說到文章,如今寫的大部分東西都已想不出標題,就好像和自己狀態(tài)一樣,根本不知道想做什么,只是漫無目的,想到哪里寫到哪里罷了。
說起寫文章,卻又不得不想起曹植。一日曹操出兵南征,臨行前眾人都在城外踐行。為了向父親表示心意,曹植寫了一篇氣勢磅礴的文章來預祝父親戰(zhàn)無不勝??刹茇]有那般文采,旁邊吳質說:“王當行,流涕可也?!辈茇Я⒓匆魂囃纯蓿硎緭母赣H安危,而文武百官莫不動容。
恐怕有時,在花哨的文章也敵不過一句真情實感。陳王恃才,卻也害己。至于眾人,豈不如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