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重要性,腦中風的高危人群,這幾類人要警惕了!
一、“治未病”是什么?
“治未病”是重要的中醫(yī)理論之一,出自《黃帝內(nèi)經(jīng)》:“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 不治己亂活治未亂”,意在強調(diào)在疾病發(fā)生前的預防,對后世醫(yī)家影響深遠。
在死亡率極高的心腦血管病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腦中風和心臟病,我國每年心腦血管死亡率占城市居民總死亡率的40.72%,每年新發(fā)腦中風150多萬人,生存患者75%有不同程度的勞動力喪失、生活質量下降和致殘。

可以說,腦中風是和心臟病危險程度不相上下的疾病。
任何疾病的發(fā)生都是有根據(jù)的,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突然爆發(fā),必然經(jīng)過了前期的積累,比如:長期保持不良生活習慣的負面影響。
顯然腦中風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過程,所以具有中風危險因素的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病人、已發(fā)生腦卒中的病人,都屬于腦中風預防的“治未病”范疇,通過辨證服用湯劑、辨證中藥穴位敷貼、辨證服用中成藥等方法均可以達到預防腦中風發(fā)生,“治未病”的目的。
更何況近年來腦中風越來越具有年輕化的特征和傾向,比如:常??梢钥匆?,才40歲上下的人,體重就已經(jīng)嚴重超標,倦怠、乏力、頭痛腦脹、口苦惡心、無精打采、胸痛氣短、汗出氣喘、血壓升高。
所以樹立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思想極其重要。
二、腦中風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在預防疾病的過程中,屬于高危人群范疇的人總是需要比一般人投以更多關注,那么,哪些人是高危人群呢?

1.?有中風危險因素的人: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可分為可干預與不可干預兩種,年齡和性別、種族、家族遺傳是不可干預的因素,即使后天再怎么努力,成效也甚微;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吸煙、酗酒、高脂血癥等,這些都是個人可以控制的因素,只要自律、克制,都能夠很好地調(diào)控,進而降低疾病發(fā)生的可能性。
凡是有中風可干預因素的病人都是腦中風預防的重點人群。
2.?有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患者:比如:短暫肢體麻木、眩暈(突發(fā)性原因不明的眩暈,眼前突然出現(xiàn)昏黑一片,數(shù)秒后便自行恢復)、短暫肢體乏力、短暫性視力障礙(視物模糊,視野缺損,陣發(fā)性發(fā)作,多在1小時內(nèi)自行恢復),這些都是早期的中風預報信號,是身體的警報和呼救,必須引起重視。
3.?己發(fā)生腦中風的病人:這一點想必不用多說,腦中風不是什么發(fā)作過一次就不會再發(fā)生的疾病,不如說,有過病史的患者才需要格外注意,必須集中精力防止腦中風的再發(fā)。

4.?痰瘀阻絡、陰虛血瘀、氣虛血瘀、肝陽上亢、氣滯血瘀的人:
①痰瘀阻絡型腦中風病人常見癥狀為:常有頭暈、痰多喜吐痰、嘴唇瘀暗、舌質暗紅或有瘀點苔厚膩。
②陰虛血瘀型腦卒中病人的常見癥狀為:失眠、大便干結難解、五心煩熱、舌質暗紅少苔或無苔。
③氣虛血瘀型腦卒中病人的常見癥狀為: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自汗多、舌質暗淡或有瘀點、苔薄白。
④肝陽上亢型腦卒中病人的常見癥狀為:眩暈頭脹痛, 面紅目赤, 心煩易怒、口苦咽干、舌質紅苔黃。
⑤氣滯血瘀型腦卒中病人的常見癥狀為:肢體麻木疼痛, 舌質暗有瘀點舌下絡脈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