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學考研 | 臨床教育學、教育人間學專業(yè)介紹及院校推薦
前言
臨床教育學?教育人間學”在日本教育學界也是尤為特殊的存在。她立足于矛盾的邊界,但也正因如此而具有獨特的魅力與活力。作為本校本學科多年以來的獨苗留學生,筆者希望借此機會將本專業(yè)介紹給更多人。
專業(yè)介紹
臨床教育學
在日本,臨床教育學首次出現(xiàn)于1988年的京大,由世界知名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河合隼雄(Kawai Hayao)創(chuàng)立。河合創(chuàng)立本學科的初衷,是他有感于教育學學問體系與教育現(xiàn)場之間的距離。正如在其著作《臨床教育學入門》中,河合所說“雖然‘學問’體系嚴整、逐步建立是件好事,但在此方向著力太多的話,就會產生逐漸遠離人類這個生命體的現(xiàn)象”(河合(1995)P9)。

可以說,臨床教育學是教育學中“理論”與“現(xiàn)象”之間關系的一次反轉與交錯。一方面,教育從來不是嚴格遵守指導理論的技術,對于教育來說,現(xiàn)場往往比理論更直接;另一方面,作為一門“學問”,臨床教育學也應該警惕主觀主義,積極地將知識客觀化、體系化。起源于對“學問”本身的反省,立足于直接經驗與理論反思之間矛盾的邊界,正是“臨床性”學科最大的特點。
教育人間學
教育學中,理論與現(xiàn)場之間距離的主要來源便是“人”不可被理論細分的整體性。無獨有偶,另一個以“人”(?人間)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教育人間學也在京都大學首次登場。
教育人間學的奠基人之一、日本教育學家、哲學家森昭(Mori Akira)師從京都學派哲學,并逐漸形成了基于“人間形成”的獨特教育哲學觀。在著作《教育的實踐性與內面性》中,森昭首次提出了對教育人間學的構想“所謂教育,就是在與他者關系中人的生成……將人在與他者的關系中逐漸生成的過程,根據(jù)人間存在的構造來研究,這正是教育人間學的課題”(森(1955)P246)。

基于森昭的構想,在日本諸多大學中都建立了名為“人間科學”的學科,其中最早的就是大阪大學的“人間科學部”。綜合哲學、心理學、生理學、文化研究、宗教學等等學科的知見,將“人”當做整體來研究,便是森昭以及教育人間學最大的成果與課題。
專業(yè)特色
課題覆蓋面廣,選擇自由度高
臨床教育學?教育人間學因為其跨學科的特點,課題也常常不拘泥于教育學本身。本學科教授的研究常常涉足臨床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等等諸多領域。因此研究方法也無定式,無論是思想研究、文獻研究還是實證研究都可以選擇??梢哉f,本學科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自身的研究興趣與自主性。因此,本學科也很少強制學生選很多必修科目,更多的是教授自己帶的小型研討課,以及學生和指導老師商量之后自主選擇的專業(yè)課。以筆者為例,修士第一年只有兩門必修課,其他是根據(jù)自己興趣及課題需要選擇的研討課、以及教育學其他學科的專業(yè)課。
適合作為跨專業(yè)考研的對象學科
也正是因為本學科覆蓋的領域非常廣,所以出身很多其他專業(yè)的同學都可以跨考本學科。無論本科的課題是政治、社會、心理、人類還是思想,只要是和“人”有關的學科,再加上一點對教育的關心,都可以無縫銜接本專業(yè)的研究。因此,在設計自己的研究計劃的時候,可以最大程度地參考和利用本科學習的基礎。
推薦院校
京都大學

作為臨床教育學?教育人間學的大本營,本學科的先賢們不僅在教育學研究科有很深的影響力,還促進了諸如こころの未來研究センター(心之未來研究中心)這樣的專門機構的創(chuàng)立。
推薦教授:
斉藤直子(Saito Naoko) 教授:以美國哲學(實用主義、美國超驗主義)的現(xiàn)代意義為研究對象,提倡“作為生活方式的民主主義”,和“無停止地完成自己與文化”的教育理念。著作『<內なる光>と教育-プラグマティズムの再構築』等。
Jeremy Rappleye 準教授:在西洋范式的教育學研究占據(jù)主流的當下,通過考察非西洋(日本)的思想,嘗試構建新的范式。在此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將哲學的、社會學的、教育學的問題當做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來考慮。代表論文:「輸入した時間を生きる-時間、自己、ニヒリズム、學校教育」
大阪大學

大阪大學設立了日本最早的“人間科學部”,可以說是森昭教育人間學理念的先行者。而教育學也和行動學、社會學、共生學組成了人間科學部的支柱專業(yè)。
推薦教授:
岡部美香(Okabe Mika) 教授:“孩子”指的是誰,“教授”與“傳達”究竟有什么樣的區(qū)別?仔細想想,我們平時用來思考教育的語言有時候是很曖昧的。在教育人間學的領域,我們通過各自獨特的經驗、體驗來探索新的話語。著作:『教育人間學の展開』『教育人間學-臨床と超越』
九州大學

九州大學的大學院教育學府包含了共生學,行為學以及教育學三個主要的分支。其中教育系統(tǒng)專業(yè)以人的成長、發(fā)展為研究對象,通過哲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手段來把握教育的完整現(xiàn)狀。
推薦教授:
Anton Sevilla 準教授:臨床教育學是整合了教育學、哲學與心理學,盡可能整體地去理解人的生成的學科。本學科研究的兩個主要的方面,一個是研究形成了“好的教育”這個概念的諸多規(guī)范與理念,另一個是研究如何傳達、以及該如何改變這種理念。著作:Watsuji Tetsuro’s Global Ethics of Emptiness
立命館大學

立命館大學的教育人間學專業(yè)包括了探求教育基本理論的“人間形成學”,實踐性地研究校內外教育問題的“臨床教育學”以及聚焦于心靈的作用與變化的“心理健康學”。
推薦教授:
春日井敏之(Kasugai Toshiyuki) 教授:第一、研究教育中各種課題的本質。第二、為了解決教育問題而進行實踐性的研究。第三、研究作為援助者的教員、家長與青年的自我形成與變化。著作:『希望としての教育 親?子ども?教師の出會い直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