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新自由主義與人文學科

您好,我最近在寫新自由主義對于人文學科影響的課程小論文。
此間讀了一些哈耶克關(guān)于高等教育市場化的論著。就哈耶克提倡的“市場化→資源優(yōu)化配置→促使學校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十分贊同】。畢竟,當ZF把高等教育當作一項社會福利來“平均”分配(即使不是完全的均等),在人性惡的前提下,會導致教育效率和質(zhì)量下的情況,如怠惰、不作為等。
支持上述論述的一般性觀點如下(摘自 中央民族大學 經(jīng)濟學院汪德德):
1. 新自由主義的支持者認為,市場可以解決教育領域存在的各種問題,他們認為市場化帶來的競爭將迫使高等院校改進組織形式,從而達到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目的。
2. 政府將市場的自由競爭機制逐漸引入高等教育領域,通過擴大個人在教育市場上的選擇機會,使學校在市場競爭中發(fā)展,促使教育資源優(yōu)化配置,促使學校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但是,關(guān)于以下部分,我十分困惑 (摘自 中央民族大學 經(jīng)濟學院汪德德)】
1.對于哪些人應該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哈耶克質(zhì)疑現(xiàn)行的做法,即囯家通過測試手段選拔出那些被認為在智力上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并反對政府把高等教育作為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的手段。他認為囯家選拔出來的那些人,事實上可能是“搭便車”的人,“即由于通常是某個他人將不得不支付高等教育費用,因此那些從中獲益的人享受的是‘不勞而獲’的好處” 。由此,他所倡導的所謂的社會正義與公平,就存在于這種主要由經(jīng)濟因素所決定的“自然秩序”中。在這種“自然秩序”中,有錢人辦教育并享受教育的恩惠,而有些人天生就不配接受高等教育。
2.因為高等教育這一準公共產(chǎn)品的投資者為ZF和個人,經(jīng)測試選拔的結(jié)果是一部分學生免費入學或只繳納較少學費,而另一部分學生則需要支付學費或較多學費,這樣的機制會造成“搭便車”現(xiàn)象,并不能保證公平。
【上述兩段話術(shù),如果我沒誤讀的話】
1.哈耶克是否質(zhì)疑了囯家選拔人才的有效性?即一些考試無法選拔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然后,有足夠的資金可以“購買”高等教育資源的學生,無論學習能力如何,皆可符合高等教育所培養(yǎng)目標?
2.哈耶克的“自然秩序”是否在表達,沒有錢就不配或不能接受教育?
3.如果由國家出資培養(yǎng)通過國家手段選拔出來的人才,站在【有足夠資金購買教育資源的學生】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是損害了這類學生接受教育公平性?
?
【綜上】
當我讀了一些哈耶克關(guān)于他認識教育公平性的理解,我有點混亂。如果您是哈耶克的支持者,如果可能,我想聽聽您對于哈耶克于教育公平性理解的解讀。
?
另:重申贊同哈耶克所述的市場競爭導致的資源配置優(yōu)化的觀點(但是,如果有新理論可以解決社會福利“平均”分配后,依然能夠不阻礙教育單位效率的話,則我在這點也反對哈耶克)。
?
f(μ)=Le1=[0,袁]
2022年4月14日16: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