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菓》庫特利亞芙卡的排序讀后感
在小說“冰菓”系列第三冊《庫特利亞芙卡的排序》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絕望的差距會令人產(chǎn)生期待”
絕望的差距,發(fā)生在書中的幾個角色身上,里志與谷同學(xué)費勁心思也沒能解開的“十文字”的秘密,一直坐在“地學(xué)教室”里的折木,靠著僅有的線索就找出了真相,“專業(yè)”畫漫畫的河內(nèi)學(xué)姐,她的朋友安城春菜從未畫過漫畫,卻能創(chuàng)作出傳說之書《黃昏已成骸》。絕望的差距,令人望塵莫及,我在想,這也許就是一種“不經(jīng)意間給人的打擊吧”。
里志看似用著“享樂主義”與興趣去參加各種活動,但其實他也是個很要強的人,想獨自一人破解十文字,但努力卻也失敗。聽完折木的推理后,“笑意”也從嘴角消失。我猜這也是一種“自卑”嗎?其實不是,這一系列都“日常推理”,那我也推理一下,這不是自卑,這是自信的消散。
里志在閉幕式后與摩耶花解釋期待的含義的,他是說了這樣一句話,“對自己有信心的時候,是不能說出‘期待’這個詞的?!崩镏咀孕?,覺得能夠破解“十文字”。一方面,里志認為折木一直待在地學(xué)教室,所以,不能期待折木,另一方面,“男生之間難以言明的心思”,里志很要強,所以,這兩點都給他帶來自信,但折木的“安樂式”推理,不僅讓他心服口服,震驚的同時那股自信已蕩然無存。我覺得這很現(xiàn)實,普通人在天才面前的自信有什么用呢?
差距的背后是放棄,放棄之后,名為“期待”。
谷同學(xué)期待里志,里志又期待折木,他們彼此都有認為比自己更強的人,書中里志在事件結(jié)束后感懷,“只要能將這件事更加清楚的銘記于心,就用不著那么多無用功了。”
谷同學(xué)也好,里志也好,從一開始就放棄,將希望寄托總是寄托于在別人身上,這樣真的好嗎?明明可以很輕松,或許只是一種無能為力下萌生出對別人的希望與期待。
假若期待無法實現(xiàn),那就會變成失望。
最后折木與田邊名的對話解開了十文字的真相,田邊名期待陸山能再畫漫畫,就能畫出超越《黃昏已成骸》的作品,甚至以整個學(xué)園祭為舞臺,做出“十文字”事件,來提示陸山,結(jié)果是陸山?jīng)]有察覺,因為他沒有看過《庫特利亞芙卡的排序》,期待早已經(jīng)化為了失望。
看到比自己強的人卻不去做,自己又做不到的感覺
這個“十文字”事件策劃者田邊名表達的暗號,卻讓折木察覺,或許是田邊名也以為陸山這個“天才”能察覺出來吧,暗號的背后,“差距、期待、放棄、失望?!睂⒄露即?lián)起來,作者這種構(gòu)思令我深思,并做出感想了。
看書寫讀后感一直都是我的習(xí)慣,順便會推薦一些好看的書,《冰菓》六本建議仔細閱讀,你會發(fā)現(xiàn)看似這樣“美好”的青春存在著讓人苦澀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