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賽爾號巔峰精靈:998之恥
【本文內(nèi)容純屬閑聊,評價僅代表個人立場,不進行強度排名】?

八岐大蛇,2019春節(jié)大R,也是“最沒排面春節(jié)大R”之一,宣告了2019年精靈“壓強度潮流”的先聲。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精靈最大的印象是他的PVE能力,確實,在PVP方面,大蛇從上線到現(xiàn)在,幾乎就沒強勢過;但入手了這只精靈的玩家們,卻從他的“隱藏技能”里找到了一個300威力神技——“惡魔瘟疫”,超高的基礎威力再加上暴擊時先破防后結(jié)算威力的機制,令他搖身一變成為了四倍克制自然、神秘屬性的強攻手中最頂級的存在。再加上他在春節(jié)的那一波“敗退”之后光速“貶值”,成為各種“比慘大會”池子里經(jīng)常“歪”出來的精靈,持有率大幅度提升,在“未曾設想過”的方面取得了自己的地位。
縱觀大蛇的機制,從頭到腳寫的都是兩個字——“控場”。登場的1次斷回合異常就不必多說了,堪稱“魔姥爺再世”,高體時的被動控和補償?shù)闹鲃涌?、強化技能綁定的天意控等,對付星皇這樣的次免精靈十分舒服,再加上他低體的被動斷回合吸血判定十分厲害,對手攻擊技能自帶的回合類效果會直接失效,星皇的“亙古龍威決”便會直接因此丟失效果,因此一個配置足夠肉的大蛇是可以很好地克制星皇的,甚至可以說是目前中切防星皇最穩(wěn)的精靈之一。而且,大蛇的輸出也比較可觀,只要控場一中可以直接開啟輸出模式,還有一個格子可以選擇帶技能石,如果不看他的屬性和數(shù)值,確實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精靈。
當然,作為一個“被迫轉(zhuǎn)PVE”的精靈,大蛇顯而易見的缺點還是令他前面的所有“優(yōu)勢”遭到了浪費。雖然他的一次中切斷回合控很霸道,但一旦觸發(fā)非控制類異常,就是既沒有控場也沒有龍威,穩(wěn)定性上不如魔姥爺;技能組上缺陷很大,吸血減傷綁免控,天意控綁強化,很容易就被抓住破綻,邪靈神秘的屬性更不必多說,雖然這個屬性給了他防星皇的超強能力,卻也同時給他安排了一大片的主流天敵。索倫森、天尊、元神、神羅等精靈都是他非常不愿意遇到的,只要這些精靈還在,他真的很好應對。當然,在一個有巔峰主場和競技額外ban位的環(huán)境,這類問題都不是無解的,這樣一只定位獨特的精靈,在有條件時仍然值得一試。
主要定位:干擾、主力
一句話簡評:專門特化用來防星皇的“二代魔姥爺”,可惜機制太不穩(wěn)定外加屬性劣勢,難以在PVP立足。

有一個精靈,ta打別人有粉傷,別人打ta也有粉傷;ta打別人可以獲得增傷,別人打ta也可以獲得增傷;ta打別人有焚燼效果,別人打ta也有焚燼效果;ta喜歡把自己賣到半血以下,半血以下能觸發(fā)他的最強狀態(tài)……ta就是——
沒錯,這次我要講的,真的是“那個男人”——2017年誕生的“最強998”、2019年進化的“半血戰(zhàn)神”——小霸王·孫策。說句實話,我之所以要玩這個梗,真的是因為賽爾號的孫策機制和《三國殺》孫策實在太過相似,甚至很可能就是以《三國殺》孫策為原型設計的——在“覺醒”之前,就是一個非常平庸的主力輸出型精靈,沒什么強力的壓制手段,也沒什么功能性,看起來大部分效果都有,但就是連貫不起來,打個爆發(fā)還需要先“墊刀”觸發(fā)翻倍,非常的不干凈利落。這樣的精靈還偏偏是個大R,在神仙遍地的2017當然就變得默默無聞了。
不過,如果回合結(jié)束時孫策的血量被對手壓到半血以下但是沒有死,那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此時孫策會瞬間“覺醒”,解除異常并吃月亮,然后獲得全程的魂印先1。孫策超進化后經(jīng)典的獅盔+被動控組合剛好可以令他更好地控制血線完成“覺醒”、避免像進化前一樣經(jīng)常暴斃,在“覺醒”后也會具備更強大的威懾力。在比較理想的情況下,孫策可以利用第五反轉(zhuǎn)強化或先三斷回合來“墊”出魂印的增傷,然后打出一波可觀的爆發(fā),而這些在魂印有無條件先1時很顯然達成的難度會下降很多倍。
然而,即使我說了這么多,孫策仍然是一個巔峰幾乎見不到(哪怕在2019年)的精靈。其實,和我之前講過的非凡·歐德內(nèi)里有點像,孫策這種“靠相對苛刻的條件觸發(fā)覺醒、提升戰(zhàn)力”的設計思路,我是很贊賞的,但在強度安排上壓得有點過了。孫策的殺傷力主要體現(xiàn)在“覺醒”后的攻擊上面,那么他的攻擊技能強度就一定要設置得足夠強勢才合理,然而很顯然他的進攻節(jié)奏在2019的那個版本里,別說大R之間的“內(nèi)卷”,就是和非R精靈相比也很容易被完爆,哪怕是本系以內(nèi)的另一只早了一年上線的大R項羽,他的攻擊帶來的威脅都比孫策強好幾倍。說句比較“勢利”的話,策劃壓平民精靈的強度還可以算是“推銷年費”之類的需要,雖然仍然會令人不爽;但這樣壓大R精靈的強度導致銷量慘淡,我是實在看不出為了什么,這既是“和錢過不去”,也是“和自己過不去”,不是嗎?
主要定位:主力
一句話簡評:擁有“覺醒技”的特殊機制精靈,觸發(fā)后戰(zhàn)斗力大幅提升,但條件苛刻,性價比實在有點低。?

談到那些“性價比極差”的大R精靈,我想最先出現(xiàn)在大家腦海里的精靈之一一定是這位——2020年中的大R精靈邪影夢魘。這位大R的經(jīng)歷在近些年的各位大R之中也算是十分“獨特”了,可以說是歷年大R里的“傳奇人物”,今天這期我們就以他做開場。
在最初上線時,他是作為對標圣光靈神的存在而登場的,結(jié)果在強度上也成了對圣光靈神的“拙劣模仿”——他的技能組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就是一個比較中規(guī)中矩的主力型技能組,雖然沒有太大的亮點,但也差強人意;然而他的魂印設計卻是完全的“整蠱”,一個圣念一個邪念效果都必須用先三雙消來觸發(fā),整局對戰(zhàn)里只要你不打先三就永遠得不到任何一項效果,和混沌暗王霍德爾一樣“娛樂性”十足但實用性實在不怎么樣;混沌暗王起碼還是以黑暗之種作為輔助效果、彈控作為主效果,而邪影夢魘的魂印完全綁定在圣念和邪念兩種狀態(tài)上面,可以說蹩腳到了周主打精靈都能完爆的程度,自然也就成了傳說中的“最廢大R”之一,多數(shù)時候打個先三就只是為了死亡后給下一只送buff(而且這個buff在后續(xù)檔期里直接被烏拉諾斯“卷”死了),買了的后悔不迭、沒買的圍觀看笑話,真可謂是2020一道奇葩的風景線。
到了2021年初,在策劃的“后臺操作”下,邪影夢魘作為公認的丟人精靈,也終于得到了一次特訓增強的機會——當然,還是以“圈錢”為主要目的。加強之后的邪影夢魘登場后自帶圣念和邪念隨機一種狀態(tài),終于不用像“弱智”一樣硬打先三手動開啟魂印了;而他的技能流暢度也自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少達到了主力精靈的“及格線”,還有兩個得到了效果加強的技能,雖然沒有質(zhì)的提升,但也聊勝于無??上У氖牵ツ詈托澳顮顟B(tài)仍然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不可控性”,而且這兩個狀態(tài)里“邪念”正面作戰(zhàn)更強,“圣念”的死亡輔助效果更強,每打一次先手都要“斟酌”它的收益,操作難度自然也比看上去高。
邪影夢魘的這次特訓,在精靈本身的可玩性層面,可以說成功地將其從“廢品”變成了“中規(guī)中矩”,肯定算是一波顯著的加強;但在性價比方面,且不說特訓本身也有成本,僅僅是看他998的底價,恐怕都會令大部分玩家望而卻步,更別說他遠古混沌的屬性近期也是越來越不吃香,顯然這只精靈與多數(shù)巔峰玩家還是“沒什么關系”的了。
主要定位:主力
一句話簡評:特訓后才勉強能玩的精靈,性價比很低,不過也有一定的操作性。

2021年的四個大R精靈里,有至少兩個是備受巔峰玩家“詬病”的,其中一個是春節(jié)檔大R貝狄薇爾,另一個大概就是這位核爆·機械塔克林了。作為一個“強行提升價位圈錢”的情懷大R精靈,核爆·機械塔克林的失敗其實并不需要什么論證,除了看他可憐的登場率以外,國慶檔出的龍儀·機械塔克林也是一個最好的證明——正是因為核爆·機械塔克林的銷量不佳,官方才會不惜“吃相”去再炒一遍機械塔克林的“冷飯”,做出“第二個機塔”。
很多玩家剛看到核爆·機械塔克林的魂印時,都以為他是個新的“消耗型魂免”——魂印機制有類似馬爾修斯的“次免-護盾循環(huán)”機制,可以一定程度上防御對手的壓制,次免沒了就刷護盾,護盾沒了就刷次免,再加上種族值也很肉,打消耗似乎很有搞頭。然而,實際到手后大家卻發(fā)現(xiàn),機械塔克林的玩法和預期的不一樣——這是一個操作非常無腦的“平A流”精靈,依靠第五的減先制和下回合封屬,以及150的斷回合控場,可以相當連貫地打出先后手差然后秒殺對手,這種技能機制配合次免剛好可以克制元神等需要“連招”的精靈。而他第一眼看上去亮眼的機制——次免和護盾的循環(huán),反而是個完全的“輔助機制”,尤其是護盾要等次免消耗以后才能刷出來,這使得很多不控場但是有爆發(fā)的精靈能直接無視這個魂印去輸出核爆·機械塔克林,大多數(shù)時候這也就是為機械塔克林打出第一波連招提供一點“輔助”罷了。
而核爆·機械塔克林的缺點,其實如果仔細看一看他的機制的話,真的是和他的優(yōu)點一樣明顯,甚至“比優(yōu)點還明顯”——這樣一個靠平砍輸出,打死一個算一個的精靈,他全身上下的續(xù)航手段基本只有一個強化續(xù)航,而且強化本身還是一個極其影響輸出節(jié)奏,幾乎沒工夫去用的技能——這就代表著,只要你能接下核爆·機械塔克林致命的第五接150,那你就已經(jīng)贏了他一大半,接下來你就可以用你比他更穩(wěn)定的續(xù)航穩(wěn)吃他一波。況且機械龍這個屬性雖然針對性強,但也同樣容易被針對,想要攔下他,恐怕比攔下大部分“一刀流”精靈都要輕松。
核爆·機械塔克林變成現(xiàn)在這種“雞肋”的機制,其實可能也和“上線前削弱”不無關系。在他的多個機制上我們都能看出比較明顯的“削弱痕跡”,如果真的是因為初版設計太強而狂砍續(xù)航、導致其成為現(xiàn)在這個處境,那么只能說核爆·機械塔克林的設計是“敗上加敗”了。
主要定位:主力
一句話簡評:無腦輸出精靈,有針對許多屬性的能力,但續(xù)航捉急難以長時間站場。
以上我們講到的四只998(或以上)價位的大R精靈,都是近年比較公認的“性價比較低”的存在。這些精靈的“失敗”的原因可能多種多樣,可能是設計之初就沒把“設計精靈的理念”搞好,也可能是設計得強度過高然后被“砍廢”的,但無論如何最后展現(xiàn)給我們、明碼標價去賣的“成品”就是這樣的東西。好在現(xiàn)在的玩家對于純RMB精靈的“眼光”已經(jīng)比以前挑剔了很多,“不小心上當”的人也并不像數(shù)年前那么多了。
我想到了這里,還是會有一些朋友堅持認為上述精靈里的“某一兩位”是有強度的、是很好玩的、是能“證明自己”的。這些我都不否認,但在我看來,對待純RMB精靈,尤其是在現(xiàn)在這樣一個游戲環(huán)境里對待純RMB精靈,就“理應保持更挑剔的態(tài)度”。為什么?當然是因為這直接關系到我們投在游戲內(nèi)的金錢、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利益、體驗和午飯。巧取豪奪賺的盆滿缽滿的是策劃,買到了不好用的精靈而“惆悵”的是我們,這賠本買賣,我們還是盡量不干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