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座,明·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
此座 明·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 【原文】 一鳩呼雨,修篁靜立。 茗碗時供,野芳暗度,又有兩鳥咿嚶林外,均節(jié)天成。 童子倚爐觸屏,忽鼾忽止。 念既虛閑,室復幽曠,無事坐此,長如小年。 【今譯】 一只斑鳩在咕咕地鳴叫著呼喚春雨(一鳩呼雨,鳩:鸤鳩,又稱斑鳩,俗稱布谷鳥,相傳它能催耕報農(nóng),文中所描繪的景物節(jié)候在初春),修長叢生的竹林肅穆挺拔,靜靜地站在一片春色中(修篁靜立)。 (寫室外之景,竹林中一片寂靜,唯有一只布谷鳥在鳴叫傳響,報告雨天的來臨,動靜有致)。 室內(nèi),清香遠溢的茶水不時地由僮仆送到手中(茗碗時供)(“茗碗”轉(zhuǎn)入室內(nèi),落到人事。描寫作者品茗啜茶時的雅趣) 茶香縷縷,窗外野花的幽香淡淡地飄進來,茶香花香不知不覺沁人心脾(野芳暗度,野芳,不同于市井苑囿中濃郁襲人芬香,而是別具幽邃清遠的自然芬芳),還有兩只鳥在林外咿嚶對唱(又有兩鳥咿嚶林外),二鳥鳴叫對語,猶如發(fā)自天籟,似乎是大自然賜給的不假人為的自然美妙音樂(均節(jié)天成,均:古代樂器的調(diào)律器)。 (寫花鳥,虛實相生) 環(huán)顧四周,疏懶的僮仆,身倚香爐(童子倚爐),肩靠畫屏(觸屏),睡著了,憨態(tài)可掬,鼾聲時起時落(忽鼾忽止)。(寫人事,閑適多趣) 我在此處,內(nèi)心虛靜閑淡,心虛身閑(念既虛閑),地遠室曠(室復幽曠),清閑靜寂之極。 閑居無事坐在這里(無事坐此),一天的時間顯得特別的長(長如小年,小年:形容一日之長)。 【賞析】 這篇短文風韻疏淡,寫景細致縝密,宛若一幅曠野幽居圖,室外室內(nèi),亦靜亦動,突出野居的清幽和作者的雅趣。 張大復,字元長,晚明文學家,有《梅花草堂筆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