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山西黎城縣出土的戰(zhàn)國貨幣

2021-07-27 10:56 作者:考古快遞  | 我要投稿

山西黎城縣出土的戰(zhàn)國貨幣

選自《文物世界》2004年01期,陶正剛、趙滿芳、范宏、郭紅、張玲

數(shù)年前山西黎城縣博物館送來一批該縣城關出土的古貨幣拓片?,F(xiàn)將資料公布如下:

一、出土布幣的型式和國別的硏究

黎城城關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是一處保存良好的先秦古文化遺址。數(shù)年前農(nóng)民群眾在整地中發(fā)現(xiàn)了一批古貨幣.將實物送往縣博物館。這批錢幣共出土有32品種,186枚。其中最多者宅陽有 32枚,其次安陽23枚、平陽20枚,這三品種幾乎占一半。這批古貨幣保存完好,銘文清楚。全部都是平首、平肩,梯形檔、平方足。長4.4-4.6厘米、寬 2.5-2.6厘米。一般重6克左右。周圍有廓、正背兩面從首至襠部有一條直梭線,將面部一分為二,絕大部分文字在兩側(cè),少數(shù)單個字者,有的跨越在直線上,或利用直線作為字體的一部分。多數(shù)背面無文字,少量背部在豎線兩旁有八字形兩撇。主要位于襄垣布的背面,還有少數(shù)襄垣布上有記載范次的數(shù)目字。正面銘文都是布幣制造的地點。從其形態(tài)和面部銘文等分析,這批貨幣當屬于戰(zhàn)國中晚期趙、韓、魏三國,也有少量的東周貨幣?,F(xiàn)分別介紹如下∶

1.宅陽幣 (圖一。1.2)共32枚。右為宅,個別上缺介僅有廠。左為陽字。個別缺下,僅用簡化字多。宅陽.戰(zhàn)國韓邑?!独ǖ刂尽む嵵?滎陽縣》載∶"宅陽故城、一名北宅。在鄭州滎陽縣東南十七里?!妒酚洝の菏兰摇?#34;與韓會宅陽"。宅陽在滎陽縣?!妒酚洝ろn世家》"(韓)桓惠王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滎陽"。所以宅陽是韓邑、宅陽布幣屬韓國制造的貨幣。

2.安陽幣 (圖一、3)共23枚、右安左陽。安字中女字左邊一豎作右折而斜向上。安陽,戰(zhàn)國魏邑。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攻魏、"即從唐拔寧新中,寧新中更名安陽"。正義∶ 唐今晉州平陽,堯都也?!独ǖ刂尽吩啤?#39;寧新中,七國時魏邑,秦昭襄王拔魏寧新中,更名安陽城,即今相州外城是也。'集解∶徐廣曰∶'魏郡有安陽縣。'"相州即今安陽。今安陽與山西黎城地望相近咫尺,在古代交通不發(fā)達的情況下,古幣流通范圍受到了一定限制,黎城近離相州安陽,較多使用該地鑄幣理成正章。所以安陽幣應是魏國鑄幣,不屬燕國貨幣。同時此種安陽幣也不同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出土的安陽幣,安字中女字的筆劃完全不同。

3.平陽幣

幣 (圖一,4)共20枚,右平左陽。平

陽,古堯都,春秋羊舌氏邑,《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晉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w朝為平陽大夫。"又《史記·韓世家》∶"晉定公十五年……(韓)宣子卒,子貞子代立。貞子徙居平陽。"索引∶"平陽在山西。宋忠曰'今河東平陽縣。'"戰(zhàn)國時屬韓。古城在今山西臨汾縣南。平陽布面文陽字右旁易字頭有△形陽、碗頭形陽或在碗頭形陽中再添加一橫,以這三種情況為主,與宅陽布的陽字結(jié)構(gòu)相同。所以平陽布為韓國貨幣。

4.梁邑幣或稱梁β 均可(圖一,5),共18枚。魏惠王三十一年"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集解徐廣曰∶"今浚義。"正義《陳留風俗傳》云∶"魏之都也,畢萬十葉徙大梁",按∶今汴州浚義,即今日河南開封。因稱梁,所以魏又稱梁,魏惠王又稱梁惠王。梁邑幣為戰(zhàn)國魏國貨幣。

5.襄垣幣 (圖一,6),共13 枚。幣文大部分為右襄左垣,也有個別是左襄右垣的。大部分背面有記載范次的數(shù)目字,有"一"、" 三"、"四"、"八"、"十四"、"二十"等。襄垣戰(zhàn)國時初屬韓,后入趙。趙襄子筑城,故名為襄垣。屬趙國貨幣。

6.鄔幣 共7枚(圖一,7)。面文右書烏,左為邑,或反書都有。鄔春秋時屬晉?!蹲髠鳌ふ压四辍贰?#34;分祁氏之田為七縣……司馬彌牟為鄔大夫。" 杜注七縣,鄔、祁、平陵、梗陽、涂水、馬首、盂也。鄔在今山西介休東北約14公里。戰(zhàn)國屬趙。鄔幣屬趙國貨幣。

7.長子幣 共7枚(圖一,8)。均為右書長,左書子。長子,春秋時晉邑,戰(zhàn)國時初為趙,后轉(zhuǎn)入韓,最后又為趙地,曾經(jīng)是上黨郡治所在地。地望在今長治市長子縣城西、北,古城址和東周墓地均在?!吨駮o年·梁惠王十二年》∶"鄭取屯留、尚子、涅"。梁惠王十二年為公元前358年,尚子即長子。《路史·國名記》∶"長子,《紀年》之尚子也"。長子在公元前 358~前 263 年間是由韓國統(tǒng)治的,這個時間內(nèi)地名用長子,而不用尚子。所以長子幣應是韓國鑄造的貨幣,不是趙幣。

8.榆即 共6枚(圖二1)。面文正反兩種均有。過去曾有先生釋為齊貝、貝丘?,F(xiàn)按裝錫圭先生《戰(zhàn)國貨幣考》,即、次古音相近,可以通用。榆即釋為榆次。榆次春秋時晉數(shù)魏榆色. 戰(zhàn)國屬趙、曰榆次,《史記·秦本紀》∶"秦莊襄王……·攻趙榆次。""榆次幣屬趙國貨幣。

9.藺幣 共6枚(圖二,2)。面文藺字跨中直線兩邊。藺、戰(zhàn)國時趙二?!妒酚洝ぺw世家》載∶"(趙武靈王)十三年。秦拔我藺。""故城在今離石縣西。藺幣屬趙國貨幣。

10.皮氏幣 共6枚(圖二,3)。而文右皮左氏。皮氏戰(zhàn)國屬魏,《史記·秦本紀》載∶"惠文君九年,渡河,取汾陰、皮氏."集解∶《地理志》∶二縣屬河東。正義∶《括地志》;"皮氏在絳州龍里八十步,即古皮氏域也" 皮氏幣屬魏國貨幣。

11.處奴 共3枚(圖二、4)。可釋為智奴,咎與高通。高奴位于陜西延安地區(qū)。《括地志·延州膚施就》延州州城即漢高奴縣。近延州、綏州、銀州、本春秋時白狄所居,七國屬魏。后入秦"咎奴幣是魏國貨幣。

12.平陰幣 共3枚(圖二5)。平陰.春秋時平陰邑?!蹲髠鳌ふ压辍?#34;二師圍定,……晉師在平陰。王師在澤邑。"故城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平陰幣屬東周幣。

13. 同是、唐是(圖二、6、7)。同是、唐是均可釋為銅靶地望在今山西沁縣南25公里古城村?!端?jīng)注·濁漳水,銅輥》∶"漳水歷鹿臺山,與凝水合?!~醍水又東通銅凝縣故城北、域在水南山中。晉大夫羊舌赤銅腿伯華之邑也,"春秋時晉邑。《左傳·成公九年》∶"鄭伯如晉。……晉人執(zhí)諸鋼凝。~"戰(zhàn)國時屬韓、趙的交義地帶。同是布、唐是布屬趙國或韓國貨幣。

14.土勻 3枚(圖三,1)。土勻即土軍。地望在今山西石樓。戰(zhàn)國時屬趙地。曾出土戰(zhàn)國時期趙國量器土勻碑。銘曰"土勻容四斗鉀"。鉀是一種扁壺。土勻布屬趙國貨幣。

15.中都 3枚(圖三,2)。地望在今山西平遙。春秋屬晉、戰(zhàn)國時期屬趙.《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后九年伐取趙中都、西陽"屬趙國貨幣?!独ǖ刂尽?#34;中都古城在汾州平遙縣西(南)十二里。秦屬太原郡也。中都屬趙國貨幣。

16.露 3枚(圖三,3)。露即潞。地望在今山西潞域。春秋時屬赤狄地、滅于晉。戰(zhàn)國屬韓,韓之別都。曰上黨郡。露幣屬韓國貨幣。

17. 祁3件(圖三,4)。從表錫圭先生釋為祁,為祁的別體字。地望在今山西祁縣。戰(zhàn)國時屬趙地。祁幣屬趙國貨幣。

18. 彘 3件(圖三,5)。彘.今山西霍州市?!妒酚洝ぶ鼙炯o》"厲王出奔于彘",集解韋昭曰,晉地。漢為縣,屬河東。"《史記·魏世家》"魏悼子徙治蛋,生魏絳。"《索引》宋忠曰∶"霍。今河東彘縣也。"《正義》"晉州霍邑縣,漢彘縣也?!敬呵飼r霍伯國也。"戰(zhàn)國屬魏地。彘幣屬魏國貨幣。

19.高都 2件(圖三、6)。高都故城在今山西晉城縣城東北。戰(zhàn)國時魏邑?!妒酚洝で乇炯o》"莊襄王三年、蒙驁攻魏高都、汲,拔之."《括地志》云"高都古城在今澤州"。高都幣是魏國貨幣。

20.虞陽 2件(圖三,7)。即虞陽。春秋晉邑,戰(zhàn)國屬魏邑。地望在今山西平陸吳域。虞陽幣是魏國貨幣。

21.渝 2件(圖三,8)。從裘錫圭釋注。戰(zhàn)國魏邑,可能與雍榆(渝)同,地望在今河南??h西南。渝幣是魏國貨幣。

22。涅 2 件。(圖三,9)。涅、戰(zhàn)國時韓邑。位于山西武鄉(xiāng)西北25公里故城村。涅幣屬韓國貨幣。

23.北屈 2件(圖三,10)。北屈,戰(zhàn)國魏邑。位于山西吉縣東北10公里。北屈幣是魏國貨幣。

24. 陽邑 1件(圖三,11)。陽色、戰(zhàn)國趙邑,故城在今山西太谷東南。陽邑幣屬趙國貨幣。

25.端氏 1件(圖三,12)。即端氏。本秋晉地,戰(zhàn)國趙地。故域在今山西沁水端氏。端氏幣屬趙國貨幣。

26.(原字模糊) 1件(圖四。1)。即新城。戰(zhàn)國時趙邑?!陡洝で乇炯o》∶"莊襄王三年,蒙鷲……攻趙…新城。"《括地志》云'新城。一名小平城,在(山西)朔州普陽縣西南四十七里。"t2l鄲布屬趙國貨幣。

27.隰城1件(圖四,2)。即脲城。戰(zhàn)國趙地、故治在今山西柳林縣穆村。隰城布屬趙國貨幣。

28.莆子 1件(圖四,3)。即滯子。戰(zhàn)國魏邑. 故城在今山西蒲縣西略東村,古稱無意莊。莆子布是魏國貨幣。

29.木邑 1件(圖四,4)。不詳。

30.馬(原字模糊) 4 件〈圖四,5)。不詳。

31.王氏 2件(圖四,6)。不詳。

32.(原字模糊) 3 件(圖四,7)。不詳。從中國古線譜隸定。

二、關于布幣埋藏年代的討論

《括地志》云"故黎城、黎侯國也、在潞州黎城縣東北十八里。"《尚書》1."西伯勘黎是也?!妒酚?,周本紀》;"明年,、敗奢國。"正義;即黎國也。 商代的方國,為周文王所滅。故城址在今山西黎城縣。戰(zhàn)國時先屬于韓、晚期歸趙,地處晉、豫、冀二省的交匯地帶。報《史記·韓世家》"桓惠王十年,秦擊我于太行,我上黨郡守以上黨邯降趙。十四年,秦拔趙上黨?!?."正義∶ 韓上黨也。從太行山西北澤、潞等州是也!。在《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四年(262)有韓氏上黨守馮亮降趙情況。"趙遂發(fā)兵取上黨洲、說明公元前262或263 年上黨地區(qū)包括潞州黎城,才從韓國轉(zhuǎn)人趙國。

黎城縣城郊出土平首方肩方是布幣共186枚,其中有韓國布幣67枚,魏國布幣 59枚。趙國布幣47枚、東周布幣3枚、存疑不明白國別的有10 枚。同時出土布幣最多的前 10名中有屬于韓國的宅陽幣 32 枚、平陽幣20枚,長子7 枚、共 59枚,約占34.7%。屬于魏國的安陽幣23枚、梁18權(quán)、皮氏6枚,共47枚,約占 27.6%。屬于趙國的襄垣幣13枚、鄔7枚、榆即6枚、藺6枚,共32枚,約占18.8%。其它各類布幣數(shù)量都在1~3 枚。從其數(shù)量和比例上看,都說明當時這個地區(qū)主要流通的貨幣是韓國貨幣,其次是魏國貨幣.再其次才是趙國貨幣。說明黎城地區(qū)這個時候還在韓國統(tǒng)治之下。這批布幣的埋藏年代應該在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262年韓桓惠王十一年,或趙孝成王四年以前。魏國布幣較多,主要以安陽幣為主。安陽同藜城近在咫尺,人員流動,商業(yè)往來,都有可能把當?shù)罔T造的貨幣帶到相鄰地區(qū)去。 趙國經(jīng)常向韓國發(fā)兵。企圖吞并韓國的上黨地區(qū),屢屢不能得手。趙孝成王四年、韓上黨郡守馮亭降趙時、趙孝成王與平陽君豹的一席對話:"王曰∶今發(fā)百萬之軍而攻,諭年歷歲未得—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幣吾國,此大利也?!闭x∶馮亭將十七邑入趙、若幣帛之見遺,此大利也。"韓趙二國為爭奪上黨,戰(zhàn)事頗多。頻繁的土地爭奪,戰(zhàn)火不斷,必然影響了人員來往,商業(yè)活動,作為經(jīng)濟貿(mào)易的媒體貨幣流通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所以不難理解在黎城出土的布幣中趙國貨幣較少的原因了。

山西黎城縣出土的戰(zhàn)國貨幣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安丘市| 靖西县| 偃师市| 莱芜市| 望谟县| 垣曲县| 齐河县| 洛扎县| 阜城县| 温州市| 新安县| 公安县| 得荣县| 陇川县| 怀来县| 饶阳县| 于都县| 资溪县| 石狮市| 盐城市| 五河县| 金华市| 闸北区| 甘孜| 和平县| 钟祥市| 资溪县| 三亚市| 汝南县| 邳州市| 牙克石市| 顺平县| 阿合奇县| 淄博市| 准格尔旗| 平定县| 合水县| 鄢陵县| 江源县| 昭通市|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