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二十四節(jié)氣之雨水

????????
<一>
青檐碧瓦線珠連,山色溶溶水色間。
燕子晾開雙翅重,青燈燃盡獨床眠。
聽雨初生楊柳怨,翻箋欲作子衿篇。三花漸次妝南北,誰向江心望棹舷。
注:
楊柳怨:離別之苦。柳永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子衿:孟德詩: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此之謂相思之苦,有期盼佳人歸來之意。
三花:二十四節(jié)氣之雨水期間,油菜花,杏花,桃花從南到北逐次開放,形成美不勝收的景象。此三種花謂之“三花”。

<二>
泠然春雨細如弦,彈向人間夜未眠。
小韭今堪從快剪,明窗昨又隔清顏。
袷衣半潤脫還冷,春草滿池散卻連。
問道江南煙雨客,何來域外苦流年。
注:
泠然:雨清潤貌。
細如弦:雨從檐間滑落,連珠成線,細如幺弦。
小韭今堪從快剪:杜甫詩《贈衛(wèi)八處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間接引用,用于懷念朋友之間真摯情誼。
袷衣:李義山詩《春雨》:帳望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此處用袷衣表示孤獨意。
春草滿池:謝靈運詩《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以旺盛意托孤獨意。
煙雨客:匆匆過客。
域外:雪域,指西藏。

<三>
松風帶雨洗墻檐,洗盡墻檐蘚又連。
碧瓦成渠千柱玉,流光溢色萬層煙。
江楓漁火消長夜,柳葉枝條拂草尖。
欲待跳波尋老鯉,好寄鴻雁到云邊。
注:
江楓漁火:張繼詩《楓橋夜泊》,江楓漁火對愁眠。意引之。
老鯉,鴻雁:指書信。

PS:自古以來,寫雨水的詩多如牛毛,且精品極多,如宋劉辰翁所寫的《雨水時節(jié)》:“郊嶺風追殘雪去,坳溪水送破冰來。頑童指問云中雁,這里山花那日開”?調皮而饒有趣味。再如秦觀詩: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芍^舉不勝舉。更有唐韓愈詩《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真是美不勝收,令人陶醉。而所有寫春雨的詩中,我最喜歡李義山的兩首,其中一首《夜雨寄北》想必很多人都能背誦這首充滿愧疚與凄涼的絕唱。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另一首《春雨》一并奉上:
《春雨》
(唐)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這首《春雨》最打動人心的兩句:“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據說曹雪芹把《石頭記》改成紅樓夢,即緣自如此。
寫雨水的詩,除了以上,最讓我感覺舒暢的除了杜甫的《春夜喜雨》之外,還有一首是陸放翁的《臨安春雨初霽》,茲錄如下: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 ? ? ?這首詩有淡淡的傷感,有淡淡的相思,有活潑的市井趣味,有閑散的生活品味,更有可預期的相聚,是寫雨詩中的經典。
????????寫雨凄涼之最莫過于蔣竹山的《虞美人?聽雨》可謂讀之而不落淚者,應屬無情之人矣,錄如下:
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雖然王國維對蔣竹山詞評價不高,以為缺少格局,徒有小我之情,然老夫不甚認同,清麗和凄婉亦是詞之本質。有大格局者又有何用?來一首滿江紅嗎?據后人考證,滿江紅跟岳飛八竿子打不著,呵呵。寫雨水的詩,還有一首別出心裁的,在此亦值得一錄: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空樹吟。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有喜搞笑者謂此詩描寫了四種女人,呵呵,君可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