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紅顏佳人的5個詩句,流傳千百年,讓人津津樂道
女人能頂一片天,悠久的歷史文化留下了大量關(guān)于女人的詩句。這些句子得到了廣泛的流傳,每一次提起紅顏佳人,這些詩句就在我們心頭泛起。我是貓貓,關(guān)注我,一起來欣賞關(guān)于紅顏佳人的5個詩句,流傳千百年,讓人津津樂道。
第1句:自古紅顏多薄命。
古代女人地位很低,甚至女人成為了甩鍋的對象。比如妲己、楊貴妃、妺喜、褒姒這些紅顏佳人都被人罵作“紅顏禍水”,很長時間被不公平地看待。但是具體到故事中,古人的立場也顯得有些矛盾,他們一方面破口大罵女人是紅顏禍水,一方面又惋惜這些紅顏佳人早早死去,留下了“自古紅顏多薄命”的感慨。

比如訴說楊貴妃命運(yùn)的古詩,劉禹錫的《馬嵬行》是這樣寫的:“軍家誅戚族,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zhuǎn)美目,風(fēng)日為無暉?!?/p>
詩歌一方面用“妖姬”來比喻楊貴妃,認(rèn)為楊貴妃禍害了朝堂。但是詩歌又表達(dá)了對楊貴妃紅顏薄命的惋惜,一個“牽”字就把楊貴妃宛轉(zhuǎn)蛾眉、慘遭橫死的情景描寫得淋漓盡致。這種詩歌情感的復(fù)雜綜合,正可以看作古人對待出色或者有名的紅顏佳人的態(tài)度。
而“自古紅顏多薄命”漸漸成為了古人對紅顏命運(yùn)惋惜的一種概括態(tài)度,成為流傳很廣泛的說法。我們看李商隱寫楊貴妃的《馬嵬》,事實(shí)上也是對紅顏薄命的具體闡述:“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章劵⒙脗飨兀瑹o復(fù)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jì)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而四大美女里面,西施入?yún)?,昭君出塞,貴妃自縊,就連貂蟬也成為美人計的工具,這四人幾乎都是悲劇。所以說,她們四個人之所以被認(rèn)為是四大美女,不只是因?yàn)樗齻冮L得美,更主要是她們身上鮮明體現(xiàn)了古代紅顏薄命的“悲劇”。
魯迅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泵髅魇羌t顏佳人,卻因?yàn)榉N種變故,遭遇悲慘命運(yùn),這樣的故事無疑動人,無疑更讓看客和聽眾們印象深刻。
所以《西游記》里有“自古紅顏多薄命,懨懨無語對東風(fēng)”的詩句,《紅樓夢》里也有 “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的詩句。元代書畫家倪元璐為虞姬寫的墓聯(lián)也在惋惜著紅顏佳人的痛苦命運(yùn):“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耶安在?獨(dú)留青冢向黃昏?!?/p>
第2句:沖冠一怒為紅顏。
這個句子是出自清代詩人吳梅村的《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睋?jù)說吳三桂因?yàn)槔钭猿傻牟肯聯(lián)屃嗣廊岁悎A圓,因此他勃然大怒,投靠清兵,開了山海關(guān)的大門。不過這種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只是一種談資。吳梅村在《圓圓曲》中也有“妻子豈應(yīng)關(guān)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的說法,認(rèn)為這種傳說只是增添了美好的外衣。
不過文學(xué)詩句的魅力正在于此。吳梅村這一詩句的流行,正可以看成是生活里無數(shù)人為討好紅顏佳人而做出種種可敬或是可笑舉動的高度概括。周幽王曾經(jīng)烽火戲諸侯,博紅顏一笑,同樣也可以看成是“沖冠一怒為紅顏”的一種典型。
第3句: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
這個句子也流傳千年年,讓人津津樂道。正所謂英雄與美人乃是上天配合的姻緣,寶馬贈英雄,美女配英雄,而英雄也很難逃過紅顏佳人的魅力。唐明皇和楊貴妃如是,項羽和虞姬亦如是。
垓下之戰(zhàn),四面楚歌,項羽在絕路上卻依然忘不了虞姬:“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老百姓公認(rèn)的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為貂蟬神魂顛倒,曹操也強(qiáng)占張繡的嬸嬸,為此釀出一番大禍,典韋也因此戰(zhàn)死,真是令人唏噓。
正如張將軍說的那樣:“古來英雄皆好色,但非好色皆英雄。我雖非得英雄軀,但求好色似英雄。”盡管大家都說:“溫柔鄉(xiāng)是英雄?!保袝r候英雄正需要紅顏相配,才得以成其英雄,才得以擁有千年流傳的談資。

第4句: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這個句子流傳過程中有眾多版本,比如還有的版本寫作“自古英雄(名將)如紅顏,不許人間見白頭?!彪m然這句話的重心在于描寫名將的暮年遲暮,但是也表達(dá)了人們對于紅顏衰老的一種惋惜。美人遲暮,傷如之何,這一句“不許人間見白頭”正是道出了古往今來無數(shù)紅顏的心聲。
“北國有佳人,絕世而獨(dú)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莫道傾城與傾國,美人難再得?!边@一個宛轉(zhuǎn)多情的李夫人,也逃不過生老病死的折磨。在她重病的時候,漢武帝親自前去探望。沒想到李夫人把自己的臉藏進(jìn)被子里,堅持不讓漢武帝看到。漢武帝幾次請求,但是李夫人堅持不肯。
漢武帝生氣的離開了,而很多人很奇怪李夫人的行為。李夫人解釋說:“靠著容貌的人,一旦容貌衰老,對方的愛意也會跟著衰退;愛意一衰退,恩情也將斷絕。漢武帝今天如果見了我憔悴不堪的樣子,一定會失望甚至感到厭惡。”
李夫人應(yīng)該是少數(shù)幾個能認(rèn)真看待自己失去紅顏還能做出理智舉動的女子了,多數(shù)女子總是很難看破的。屈原《離騷》寫美人遲暮雖然別有意指,但是也可以看到千百年來紅顏的白頭之嘆:“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p>
第5句:女為悅己容,士為知己死。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出自豫讓之口。豫讓為范氏和中行氏做事的時候,只是默默無聞的一個人。但豫讓卻可以為了智伯“漆身吞炭”,百死不悔。豫讓的說法正是:“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于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闭^,高山流水,知音難逢。如果遇到了知己,那將無所恐懼。
唐代傳奇《非煙傳》記載了一個故事,步非煙身為武公業(yè)的愛妾,卻認(rèn)為武公業(yè)是武夫,不是良配,所以她私通李公子李象。后來武公業(yè)質(zhì)問步非煙,步非煙表示:“生得相親,死亦何恨?!辈椒菬煹募t杏出墻,大家可以有不同的態(tài)度。但是步非煙這種寧死犧牲的態(tài)度,正可以看出“女為悅己者容”的思想。
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寫了一首《室思》:“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辭。飄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人離皆復(fù)會,君獨(dú)無返期。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边@首詩寫的是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丈夫離開了之后,妻子就懶得梳妝打扮了,這更是生活里面無數(shù)紅顏“女為悅己者容”的寫照了。

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寫傳統(tǒng)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guān)注我,多多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