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聲小評:不存在迷信科學
作者:冰海牧心

總能看到評論說“你們這些人是迷信科學,科學又不一定就是真理”。
首先,科學不可能被迷信,其次科學從未承諾自己是真理。
科學是一套會依據邏輯和實證來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范式。
而迷信指的是“不需要理由的相信,不需要實證的相信,即便反證放在面前也要相信”。
所以,說“迷信科學”,就好似在說“有病的健康人”,邏輯上就是不通的。
比如,某些宗教,不可能去否定自己的神的存在,也不可能否定自己的某本重要經典上所說的任何一條是假的。
但是對于科學來說,只要拿出實證,不論是牛頓的理論,還是愛因斯擔的理論,還是現代的任何科學理論,都會被修正。
這里有兩點是容易造成誤區(qū)的:
首先,有的人認為“既然科學的答案總會變,那么今天是 A 答案,明天就有可能是 B 答案,我怎么能信?”
這類人心中大體抱有“希望迷信”的想法了。
因為不斷依據實證來修正自己,才是科學之所以可靠的核心原因。
其次,也有人認為“科學理論是絕對權威的,永遠不會變”。
這當然也是迷信科學結論了。
過去已知的科學結論未必是最接近真相的。
但是但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說“沒有證據,你就能否定已知的科學結論”。
要否定已知的科學結論,就得拿出比它更堅實的實證。
所以,可以給你出這樣一個比喻:
有羅盤的船不一定能帶你走到終點,而沒有羅盤的船也不一定會迷航。
科學只是一艘有當下最高級“羅盤”的船,它會在行使中根據各種最新測得的實證數據及時修正自己的航向和航速。
你選的話,會上哪艘船?
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這里有兩個抽獎箱。
A 抽獎箱,中獎率 10%
B 抽獎箱,中獎率 60%
看清楚了,邏輯上,選 A 未必不會中獎,選 B 未必會中獎。
獎金一致的情況下,你選哪個抽獎箱?
如果給你選無數次,你都選用 B 抽獎箱抽獎,能說你是“迷信 B 抽獎箱”嗎?
注:科聲小評系列內容,由科學聲音的小編臨時感想組成,不能算嚴謹科普,大家可以就事論事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