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昭陵六駿”在什么地方保存?
唐朝的整個發(fā)展,給我們后代留下了很多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和歷史古跡,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講“昭陵六駿”的故事。
“昭陵六駿”是陜西禮泉唐太宗昭陵北闕前的六塊駿馬浮雕石刻,每件205X172X28厘米,重約2.5噸。這組石刻立于貞觀十年(636年),分別表現(xiàn)了唐太宗在開創(chuàng)唐帝國重大戰(zhàn)役中的鏖戰(zhàn)雄姿?!罢蚜炅E”采用高浮雕表現(xiàn)手法雕刻而成,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shù)的珍品,也是中華文物的稀世珍寶,被魯迅先生贊譽為“它是前無古人”的。“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虢”現(xiàn)藏在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博物館。1918年,剩余的四駿現(xiàn)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

這六駿分別是: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虢和白蹄烏。其中,颯露紫是唯一旁邊伴有人像的。據(jù)傳說,李世民在一次作戰(zhàn)中與隨從失散了,敵方的騎兵一箭射中了颯露紫,丘行恭拼死護駕。李世民后來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就把這段情形刻在了石屏上。中箭后的颯露紫垂手侍立,丘行恭果斷拔箭,這種救護之情,實在是人馬難分,情感真摯。昭陵六駿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無比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在人們心目中于是就被神化了。
氣度非凡的唐昭陵集納了無數(shù)“世界之最” 和“中國第一”: 陵園占地34萬畝,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園;現(xiàn)已核實的陪葬墓達(dá)190 個,陪葬人數(shù)超過200位,是世界陪葬墓最多的帝王陵墓;唐昭陵所在的陵山海拔1188米,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帝王陵墓;陪葬墓主人的級別、知名度為中國之最;陪葬墓形制涵蓋了歷代陪葬墓形制的5種形制總和,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帝王陵墓;昭陵開辟了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因山為陵的制度;昭陵陵山氣勢為中國帝陵之最,陵園建筑物之多也為中國之最;昭陵出土的彩繪釉陶為中國之最,這里的彩繪釉陶將繪畫與雕塑融為一體,千余年后仍光彩照人;中國最早的一-件唐三彩在昭陵博物館內(nèi),且唐三彩的前身在昭陵陪葬墓中大量出現(xiàn);昭陵唐墓壁畫是中國惟一集中展示初唐100年歷史的唐墓壁畫,已出土的404幅壁畫是唐代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的歷史產(chǎn)物和歷史見證;昭陵碑石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42通,其中22通在1979年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第一批書法名碑,就唐碑而言,比中國最大的西安碑林博物館還多。
歷史參考知識:https://www.zupu.cn/zhishi/lszs.html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