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索斯:如果有一萬億人,我們就會有1000個愛因斯坦和1000個莫扎特!

“他賺這么多錢的目的,就是在太空中探險。”這是前女友對貝索斯的評價。
美東時間7月20日上午9點(北京時間7月20日21點),57歲的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乘坐自己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新謝潑德號”火箭飛上太空,體驗了3分鐘的太空失重感。
貝索斯的同伴有3人,他的弟弟馬克·貝索斯(Mark Bezos)、82歲的女飛行員沃利·芬克(Wally Funk)和荷蘭18歲少年奧利弗·達曼(Oliver Daeman)。
這只是藍色起源計劃的一小步。
貝索斯表示,“我們真正想做的是,建造可重復使用的太空飛行器。這是修建太空之路的唯一途徑,我們需要修建一條太空之路,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建設未來?!?/p>
“在電視上看到阿姆斯特朗踏上了月球,我深受感染,滿腦子都是太空?!必愃魉沟奶諌粼从?歲時候觀看到的“阿波羅11號”登月事件,他那時候就有了飛出地球、“太空移民”的念頭。“從我5歲那年,也就是阿姆斯特丹登上月球那年,我就對太空旅行充滿熱情。我的激情在于探索太空,這是肯定的?!?/p>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少一點功利性的教育,讓他們多了解一點浩瀚的宇宙,這對擴寬他們的思維邊界和人生成長很有幫助。
在人類商業(yè)史上,貝索斯可能是最成功的人,沒有之一。他中年時候放棄華爾街的工作創(chuàng)辦亞馬遜公司,用二十多年時間,把它做成了擁有80萬員工、市值超過1.8萬億美元龐大商業(yè)帝國。
而貝索斯本人,也連續(xù)做了幾年世界首富。
如喬布斯所說過的,人生是一條線。從小時候的一個念頭,到今天的太空之旅,貝索斯的人生貫穿著一條線。
“我們必須去太空,以拯救地球。而且還需要快一點?!?/p>
古人說杞人憂天,貝索斯就很有這樣的憂患意識:
“因為如果把目前全球的能源使用量,以每年百分之幾的速度復合增長,只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就必須用太陽能板覆蓋整個地球表面才能滿足需求。這就是真正的能源危機。而且它很快就會發(fā)生,當我說很快,我的意思是幾百年。所以我們其實沒有那么多時間?!?/p>
這跟“鋼鐵俠”馬斯克的理念很相似,馬斯克也有“拯救地球和人類”的愿景,他希望把火星變成地球的“備份”,并一直為此努力。
而作為對比,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在忙什么呢?人家早已把視野放到地球之外了,我們還在為“幾顆白菜”的流量酣戰(zhàn)不休。
態(tài)度決定格局,發(fā)心或夢想影響人的思想,思想主導人的行為,人的行為決定命運。
貝索斯表示,他之所以堅持做“燒錢無數”的航天事業(yè),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人類的文明最終會停滯不前。
我不希望我曾孫子的曾孫子生活在一個停滯不前的文明中。
藍色起源從成立到2016年,貝索斯每年都會從私人財富中拿出超過十億美元的資金投入,近年來,這種投入還在加大。能夠穩(wěn)定、持續(xù)地砸重金來支撐自己夢想的人,全世界可能也就貝索斯一個吧。
馬斯克都不行,他的SpaceX如果不是NASA援手,恐怕早已破產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類社會的進步,有賴于部分人的先知先覺。有時候,“想到”很重要,它就像一粒種子,此后的參天大樹和森林,皆由此而生。
要么關注現在,要么關心未來,很多人都只能活在眼前,但在某種意義上,“現在”和“未來”其實是一回事,它們是連在一起的。

“太陽系可以輕松支持一萬億人。”貝索斯好像在對著全人類表達必須要走出地球、進入太陽系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有一萬億人,我們就會有1000個愛因斯坦和1000個莫扎特。
如貝索斯所說,緊迫感是最寶貴的資產。以人為鏡,我們已經落后太多,希望中國的科技互聯網巨頭能夠早點從蝸牛角上的戰(zhàn)場跳出來,邁出自己的“一小步”,爭名奪利很吸引人,但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不然賺那么多錢干嘛呢,藏在家里“子子孫孫無窮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