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M9和理想MEGA的一些對比解析

可能有些人會認為這兩個車不會構成競爭關系,但作為同在年末發(fā)布,售價50W級別的高端車型,而且目標客戶都有家庭用戶和商務用戶,你能說他們二者不會構成競爭關系?
下面走進正題。
觀前提示:兩輛車型均處于預熱階段,消息完全不全面,以下是我結合官方爆料和相關專利做出的推測。(MEGA所披露的消息較少,因此著墨點主要在M9)
首先是車身尺寸。

問界M9已經公布了車身長度和軸距,分別為5230mm和3110mm;理想MEGA就之前的輪廓對比圖來看,長度大致為5300-5400mm,軸距大致為3300-3400mm。
參數上來講M9肯定不具備優(yōu)勢,M9預計會將L113進一步縮小,相對于SUV對手會具備更大的優(yōu)勢,但MEGA作為MPV車型,車頭短,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于車內,盡管MEGA的后橋相對比較靠前,照顧后備箱空間,可能對乘坐空間會造成影響,但在實打實的尺寸面前,大就是王道!
不過M9也會相對應的優(yōu)勢:靈活性。大嘴在發(fā)布會上說過M9的轉彎半徑會相當驚艷,有理由預測M9會采用四輪轉向方案以實現更強大的靈活性,同時5.2米的車長停車也更方便。MEGA不會采用四輪轉向方案,但選擇了18英寸的小輪圈來進行彌補,同時節(jié)省車內空間,缺點是車過大所帶來的改善效果比較有限,同時245的太寬確實偏窄,通過性能我打一個問號。
其次是座艙。


從載客數來看,M9為6個,MEGA有7/8個可選,M9為2+2+2的布局,MEGA預估為2/3+2+3的布局,這一點見仁見智。
但兩家的設計出發(fā)點有很大的區(qū)別。大嘴說M9是移動的臥室和移動的辦公室,零重力座椅肯定少不了(但應該只會有一個),副駕也會有腿托,有30寸+的內置投影,包括專利里面有釣魚模式和服裝護理模式,這個大家可以自行想象。MEGA的一個創(chuàng)新點在座椅的平放上,就專利看,可以通過第一排座椅和第二排坐墊的平放和第二排的靠背形成橫置的大床,第三排座椅平放形成縱置的小床,真移動的家。其他方面估計和L9的區(qū)別不大。
最近AI大模型很火,M9官宣將搭載業(yè)界最強的語音助手,通過鴻蒙4來實現;MEGA會上前不久發(fā)布的新理想同學,可以說這方面殊途同歸。座艙方面理想才進行升級,到MEGA時的變化預估不大,著重說一下鴻蒙4,其一是接入的設備更多,其二是車可以作為主體與其他鴻蒙設備進行協(xié)同,其三是有很多鴻蒙4帶來的新體驗,例如獨立多音區(qū)并發(fā)控制、多屏多通道雙向流轉等革新體驗,包括已有的汽車空間音頻,體驗將相當出色。
再然后是底盤和動力。(由于理想MEGA僅有EV形式,動力部分采用問界M9 EV作為對比)

空氣懸架+CDC都有這個不用講,M9是全鋁合金底盤,MEGA預計還是鋼底盤;兩輛車都在車身用到了鋁材質,但預計M9的鋁制部件的占比更大些。動力來看,M9預計會使用25000轉油冷電機,四驅,實現強大的動力體驗;MEGA作為MPV,對動力的需求不大,預計整體性能和L9保持一個水準。
接著是電池這個部分。(由于理想MEGA僅有EV形式,電池部分采用問界M9 EV作為對比)

M9并未在純電車型上著墨過多,預估配置麒麟電池,容量預估會分成100度和140-150度兩個版本;MEGA會搭載100-110度的5C麒麟電池??斐鋵用?,MEGA額定電壓達到約730V,高于宣稱750V/800V業(yè)界車型的約620V,峰值功率可達480kw,且可持續(xù)10min;M9暫無消息,但就先前曝光的峰值600kw的超充樁來看,是否有可能峰值功率會吃滿600kw?可以期待。
再往下是智能駕駛部分。
就布局來看,M9與M5智駕版高度相似,但在感知傳感器上會有新突破;MEGA同樣和L系列MAX版本高度相似,但目前L系列硬件搭配的最大缺陷是缺少對后的毫米波雷達,這也是目前壓實線、變道策略不積極的最大原因,不知道MEGA會不會進行改進。
最后是其他特色功能方面。
M9會搭載AR-HUD,可實現實景+NCA協(xié)同的導航,包括有投屏觀看視頻等豐富應用場景;MEGA預計仍是大尺寸HUD方案;M9還有X-Light智慧投影大燈解決方案。
其他方面靜待后續(xù)預熱及發(fā)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