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手小文章2
文接上一回。
虛無主義者,就真的沒救了么。
那么,我便和朋友聊了這個問題。虛無主義者該如何拾回自我。結果,我的朋友很大方地承認,自己也是一個虛無主義者。他對虛無的定義就很簡單,他說,我看不見希望。
我就問他,你為什么找不到希望?然后,我就聽出他的情緒有點不穩(wěn)定。
他說,自己是一個膽小的人。雖然現在的環(huán)境過得不太合意,但有吃有喝,每天下班后玩電腦看番劇,逢年過節(jié)就回家走親戚。他沒有膽量踏出改變的一步,萬一他的境遇就此變差了呢?
說的也是。我接受他的看法,然后我就問他,你考慮過自己邁出這一步后,那個好的境遇是怎么樣的么?
他回答,當然。就像每個人都有小時候的夢想,他想……做一個警察。這里,他停頓了下。我知道,這是他無言以對理想中崇高的自己。
我也是一樣的。然后我告訴他,雖然我可以對別人說,我以后想做教師,哪怕我的專業(yè)與學歷不及、也討厭搗蛋的小鬼、還厭惡學校的環(huán)境,我也想教人做人與做事,但這些話我無法大大方方地在每個人前,毫無保留且正義凜然地傾訴。所以,我做不了教師,我更適合成為空談者,在陰暗的角落輸出一些小家之言。
這些話,叫我倆有些尷尬,他問我是不是喝酒了,我說沒有。他說,你騙人。然后,朋友就將談話的中心轉移到自己身上。
他說他現在最感覺難受的,就是有想做的事情,卻為經濟、家庭、親人所有的種種后顧之憂而困擾。如果這一切都有保障的話,我就沒這個問題了。
他說的對,我同意。然后我問他,就算沒有保障,難道不能都要么?
他回答,這不可能。至于為什么不可能,大概就和矛盾是不可調和一樣。而他想走出虛無主義,是因為虛無主義就是矛與盾結果中最差的答案,是同歸于盡。所以,走出虛無的方法就顯而易見了。他說,他能感受到自己還活著,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所有的一切,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廉價的滿足,即使這不是自己所希望的,他也會為身邊人而努力。
我問他,這樣的話,你不難受么?
他回答,這是肯定的,然后更多的是不甘吧。但做人,沒什么好矯情的,被看不起也是常態(tài),我認。
我就記得我嘆著氣說,你這膽子可不小,比我好多了。
最后他問我,那你有想出什么方法沒有么?
然后,我就拉著他一起去打游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