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與撿便宜的富地主
讀駱駝祥子,祥子賤賣了駱駝,只得了35塊,原本計劃著把駱駝賣了,可以買輛車的,結(jié)果買不起車,但著急脫手變現(xiàn),也只能賤賣了。 駱駝祥子跟村里的老富人換了錢要了身衣服,拿了點兒干糧就繼續(xù)回城里了,畢竟祥子的技能只有在城里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而在村子里他沒有地,也沒有自己的容身之所,所以無論在什么時候,他的第一選擇都是去城里。 其實對于我們普通的年輕人也一樣,在農(nóng)村里邊兒,如果沒有地,有沒有自己的什么營生,就只能到城里打工,普通人的選擇真的很少,要么就只能做點兒小買賣,比如說像是祥子一樣賣個駱駝,或者當(dāng)個小商販車夫之類。 有一點挺值得反思,在《駱駝祥子》中有這樣一句話: 明知買到手中并沒好處,可是愛書的人見書就想買,養(yǎng)馬的見了馬就舍不得,有過三把兒駱駝的也是如此。況且祥子說可以賤賣呢;懂行的人得到個便宜,就容易忘掉東西買到手中有沒有好處。 我能想到的例子就是其實很多書我們沒有必要買,因為現(xiàn)在電子閱讀很方便,書只是一個傳播知識的媒介,在網(wǎng)上讀和在手中讀是一樣的,只要能閱讀下來記到腦子里獲得知識無關(guān)乎它是紙質(zhì)的還是電子的。 可是愛書的人幾百塊錢都舍得去買書,這也是最近在豆瓣兒看到的,就幾本書,要花去幾百塊,真的不是一個小錢兒,可是那個人卻又說自己占了便宜,很值得。 再比如說一些人搬家很辛苦,因為買了很多的書,搬家非常不方便,正是由于書是最重的,這就是明知道買到手中沒有好處,還因為愛書而買書的情況。 懂行的人自然知道這個東西是什么樣的價值,所以遇到可以撿漏的機會就會控制不住撿便宜的心情買下來,可是自己真的需不需要呢?即使再便宜,再好,自己買到手中沒有好處,還是忍不住買下來,這是多么深切的人性的領(lǐng)悟,老舍實在是太厲害了。 我們普通人也有很多因為貪小便宜而買的東西,就是為了圖個便宜,或者是為了湊單買個東西,甚至是去刷個視頻,為了賺那幾毛錢也都是被資本家掌握了這種心態(tài),這些都需要我們?nèi)シ此迹绻环此嫉脑?,根本意識不到這些事情背后存在的邏輯,小的時候讀這類名著,沒有感覺到有這么多深刻的體悟,但是成長了,進入社會之后再去把自己和書中的人物對應(yīng),才發(fā)現(xiàn)了很多真真正正的能夠引起我思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