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1日
總結:今天讀完一篇論文——風能應用中尾流損失模型的回顧與評價。本文研究了六種著名的分析型WLM的性能,即:Jensen、Larsen、Frandsen、高斯尾流模型(BPA、XA)以及幾何模型(GM),(Jensen:應用于大于3D的風機間距;Larsen模型應用于小于9.5D的風機間距;Frandsen:應用于小于10D的風機距離),通過比較它們的絕對誤差、偏差、相關系數(shù)以及在三個主要商業(yè)風電場的平均觀測值的一個標準差內預測發(fā)電量的能力:Lillgrund(海上、布局規(guī)則、48臺siemens2.3MW風機、D=93m、H=65m、裝機容量110MW、風機間距3.3D×4.4D)、Anholt(海上、布局不規(guī)則、111臺siemens3.6MW風機、D=120m、H=82m、裝機容量400MW)和Norrekaer(陸上、布局規(guī)則、13臺siemens2.3MW風機、D=93m、H=80m、裝機容量29.9MW、等距排列5.2)。 最后結果表明,所有WLM在三個風電場的進前端(第二、三排)性能優(yōu)于內部風機(第四五及隨后的風機),因此來自多個列的橫向尾流的重疊不能被準確預測,軸向(影響風電場的總功率)和橫向間距(影響橫向尾流重疊)是影響WLM平均性能最重要的參數(shù),其中XA和Jensen具有好的性能。 想法: 1.一個題目——不同風機間距下基于不同尾流模型的海上風電場布局優(yōu)化研究。 2.研究重疊區(qū)域面積與尾流損失之間的關系,是否可以通過重疊面積表達尾流損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