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的加藤惠痛車之旅

上一篇文章,up主對某些賽車游戲進行了瘋狂的批判,也對入rfactor2以及assetto corsa之類的擬真模擬器進行了大方的贊賞。我原本打算在這一期專欄文章中對GT sport,F(xiàn)M7以及Project Cars 2進行一個8個月更新情況的對比,但一方面由于懶,另一方面想讓這個世界少一些嘴炮,還是選擇了太監(jiān)。本期專欄我將向B站的各位朋友介紹一下up主是怎樣從車迷一步步走到擁有一輛痛車的道路。
step1 接觸痛車

2014年的我,以及既是一個賽車迷又是一個凍鰻迷了。我喜歡既埃爾頓賽納駕駛98T在賽道上的瘋狂舞蹈,又喜歡炮姐發(fā)射超電磁炮的帥氣英姿;既被HSV 010 GT的高轉(zhuǎn)咆哮所震撼,又被公主殿下的《夕日坂》所迷倒。但是,當(dāng)時的我,并沒有把賽車和動漫兩個愛好結(jié)合起來。而是把這兩件事無區(qū)別開來,作為不同的愛好在喜歡。
作為一個日常在原型車吧學(xué)(水)知(經(jīng))識(驗)的保時捷車迷,當(dāng)然少不了了解kimiaimar先生的一番高論。K君為了貶低德國賽車水平,在DTM和GT500合規(guī)前,一直在嘲諷“DTM的張揚風(fēng)刀不如Super GT的帥氣寬體”,“SGT速度超越c組”之類的。對于sgt了解不深的我在k君和山內(nèi)的《Gran Turismo 5》的共同作用下,開始試著去看一些super gt的比賽。
于是我點開優(yōu)酷(b站當(dāng)年賽車內(nèi)容太少),搜索“super gt”,點開一位名叫MIKUw10的up主上傳的揭幕戰(zhàn)岡山站的比賽,開始了觀看。
不得不說,GT500組別的賽車真的是快的令人發(fā)指,動力充足,還有巨大的下壓力和輕巧的車身,不愧是當(dāng)今世界上最快的房車賽事。But,當(dāng)時我的注意力完全不在上面KeePer,Tom's還有上面DENSO之類的高組別神仙身上,而是被一家名為Good Smile Racing的車隊吸走了魂。



外觀兇悍,搭載S65 V8引擎的Z4 GT3對于車迷的我已經(jīng)吸引力十足了。如果在賽車上再搭配以嬌小可愛,純潔無瑕的公主殿下,那對于宅男+車迷的我來說,可以稱得上是會心一擊了。這臺Z4不僅又帥又萌,在賽場上的表現(xiàn)也是可圈可點。在14年揭幕戰(zhàn)岡山站中,從桿位發(fā)車并一路拿下了組別冠軍。從此之后,我就深深的被這輛Hatsune Miku Z4 GT3所吸引,并成為了good smile racing的粉絲。那一段時間,我的夢想就是買一輛Z4M,然后加上GT賽車套件,并做個初音的涂裝。



除了miku x Z4,super gt中還出現(xiàn)過許許多多的痛車,比如:Lovelive x 911 GT3 R, 初號機 x MP4-12C GT3,烏賊娘 x 法拉利430GTC等等痛車。在這里向各位朋友推薦一下GT300的比賽。這個組別你可以看到FIA GT3規(guī)格的賽車和JAF-GT規(guī)格的賽車同臺競技。你不僅可以看到諸如中置普銳斯,V8 Mark X之類的套渴原型怪物,而且也能欣賞到改裝幅度稍小的AMG GT3和GTR GT3之類的GT賽車??汀煞N規(guī)格的賽車爭奪同一個冠軍,配合以適當(dāng)?shù)腷op,競爭激烈,觀賞性極佳。
Step 2 設(shè)計痛車
去年年末,up主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車--G37 Sedan。這輛車的強勁動力和甜美的高轉(zhuǎn)聲浪點燃了我心中的激情,讓我感覺自己回到了剛開始喜歡汽車的年紀(jì),一下子年輕了十歲。但是,當(dāng)時的我沒有下定決心把這臺G37變成一輛痛車。第一是因為在異國他鄉(xiāng)找不到合適的門路來做痛車設(shè)計,第二個是因為沒有想好以哪個角色為主題來做痛車。有一天,up在b站看SGT視頻時,猛然發(fā)現(xiàn)一個up的頭像居然是我惠,而且投稿了大量的SGT視頻。我大喜過望,立馬把這位up拉進了我的原型車x二次元群。


這位up進群之后,立馬給我分享了一臺以加藤惠為主題的GK5?;莅V群主當(dāng)時就把持不住了,甚至后悔自己的車不是GK5,。這位up還給我分享了這個車隊的官推(https://twitter.com/fcart_official)。我當(dāng)時想:惠癡果然沒有壞人。



G37點燃了我對于動力和駕駛的激情,而這輛GK5點燃了我對于痛車的激情。當(dāng)時的我雖然沒想好怎么處理和GK5不同的A柱,但還是行動起來,在網(wǎng)上尋找一些案例,希望能獲得一些啟發(fā)。我打開逼乎,搜索“痛車”,澳洲第一香廚的火紅明日香G37便進入了我的視線。


這位車主對于推行痛車文化的理想和對痛車的愛令我十分感動,有幸開車接送野中藍(lán)和宮村優(yōu)子的經(jīng)歷更是令我這種一般宅男十分羨慕。這位“澳洲第一香廚”給了我足夠的勇氣去做自己的痛車。同時,相關(guān)帖子推薦的工作室也讓設(shè)計痛車這件事有了眉目。
由于我的車子是銀灰色,做出和官方痛車類似的效果難度較大,當(dāng)時群里有小伙伴勸我“別想加藤惠了,印個德艦和DMM.COM幫田中做宣傳不也是美滋滋”。但是,作為惠癡,我并沒有輕易認(rèn)輸,和痛魂工作室進行了一番交流之后,我同意了全車貼膜改色的方案(巨坑)。花了三千多軟妹幣的設(shè)計和打印費用之后,我終于獲得了最重要的道具--車膜。
Step 3 貼車
回到加拿大,既沒有相關(guān)工具也沒有車庫的我,只能求助于專業(yè)人士來完成這個工作。多倫多的汽車美容機構(gòu)在有人介紹的情況下,也給出了2-3k的報價。最后,我找到了一個倫敦的做車膜的朋友,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大概是一張2080ti)幫我完成了這個工作。我原以為加拿大人是不喜歡通痛車所以不做,后來發(fā)現(xiàn)是貼不起。
雖然代價極大,但是結(jié)果是令人欣喜的,接下來請大家欣賞G37 Kato Megumi version。https://h.bilibili.com/7299846高清版








后記
考慮到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的因素,在北美做痛車的條件顯然比國內(nèi)寬松。但是,從人工成本和社會環(huán)境來說,國內(nèi)又比北美更適合痛車。我如果把這輛車停在多倫多downtown,那是大概率沒有好果子吃的。希望各位朋友在做之前考慮好成本再下手。最后,祝大家都能擁有自己最喜歡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