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大透視DLC課程(壞寶寶)總結Ⅰ
1月17號的到來,意味著K大透視DLC課程的結束,很遺憾沒能達到申請透視好寶寶的要求,但是課也上了這么久了,總結還是要有的,本著溫故知新的原則,把正課和DLC中我理解的知識捋一下。
首先是K大透視課正課第一節(jié):
正課給我最深的體會不是畫工的進步,而是繪畫思維的梳理,雖然我是美術出身,而且是個已經畢了業(yè)的設計狗,但是功利性較高的美術培訓導致我并未形成透視的正確思路(也可能是本人腦袋不開竅)。
第一節(jié)課后,我意識到所謂“畫透視”不是拿根筆對著物體的斜度角度臨摹到紙上,因為人的頭是會動的,所有看到的線條無意識臨摹到紙上只會讓線條混亂,這也是我以前寫生總是畫不好透視的原因。K大的透視思路是把人的眼睛想象成相機,相機的視框就那么大,多余的東西不可能進入畫面內,

然后建立物體存在的地面,有了地面畫面中的物體就都可以推導出來(除了自由方塊)。我在網上看到很多教程都讓我們找消失點,找透視線,判斷一點透視還是兩點透視啊什么的,我以前判斷幾點透視都是看圖片中物體的透視線,像這樣

就一個物體我還能找消失點,但是物體多了就不知道該看誰了...

后來才知道他們的消失點其實都在一條線上(地平線),但凡我眼睛不是歪的,那么都可以用地面來找到這條地平線(因為視線是正的,所以地平線肯定是平的一條直線):

主動延申會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的消失點都會在這條線上。
而知道地平線位置不管畫什么只要消失點在這條線上且比例OK那么透視是肯定么的問題的。
后面又知道了如何在透視中畫等長的線

很多時候繪畫其實就是科學,都是可以計算的,只不過我們不是電腦,所以只要無限接近準確就好(嗯,就是不深究能騙過“麻瓜”的程度)。
傳統(tǒng)美術可能并不用理會這些,因為是平面的圖,只要臨摹就好了,只要去注意參考圖的上下左右距離等就可以把圖復刻出來,但是創(chuàng)作是需要將3維的場景提煉到一張平面“紙”上的,所以就要建立“相機”的感覺。這樣理解的話廣角、望遠鏡視角等也不過是透視線的收縮幅度的區(qū)別。
通過正確的理解透視就可以畫一個物體的每一個角度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