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386)防川風景名勝區(qū)
文游天下(386)
防川風景名勝區(qū)
文/石巖磊
? ? ?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倍砹_斯經典歌曲《喀秋莎》風靡全世界,它曾極大地鼓舞了蘇聯紅軍的士氣,在高亢激昂的旋律里,他們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去。而鮮為人知的是,這首歌誕生于發(fā)生在中俄邊界的張鼓峰事件。
? ? ? 張鼓峰位于我國吉林省琿春市防川村,是中俄之間的界山。1938年,日本為試探蘇聯遠東軍事實力,在這里挑起事端,雙方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軍事沖突,最后以日軍的慘敗收場。戰(zhàn)爭期間,蘇聯隨軍詩人有感于當地的美景創(chuàng)作了抒情詩《喀秋莎》,后被改編為歌曲,成為一首不朽的戰(zhàn)歌。
? ? ? 然而,曼妙的歌詞背后卻隱含著中國人民的痛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沙皇俄國趁機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掠奪了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大片土地,使我們遠離了日本海。好在弱國亦有強臣,都察院左副御史吳大澄在與俄方談判時據理力爭,將國界線向海岸推進了15華里,并取得沿圖們江的出海權。
? ? ? 這一舉措使得防川村回歸了我國,可它與祖國的聯系只有一條窄窄的河堤,其一側是俄羅斯,一側為圖們江。1957年,洪水把大堤沖毀,防川成了孤懸海外的飛地,村民只得繞道蘇聯由內地回村。直到1983年,我國在圖們江邊修建了一條寬8米、長888米的洋館坪堤路才打破了這一尷尬局面,而它也成為我國最狹長的國土。
? ? ? 防川村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與俄羅斯陸地相連,同朝鮮一江之隔,登高遠望,便能“一眼看三國”,天氣晴朗時,10公里外的日本海也依稀可見?,F在這里已開發(fā)為著名的旅游景區(qū),有張鼓峰事件紀念館、吳大澄立的“土”字界碑、蓮花湖公園、洋館坪堤路、東方第一哨、望海閣等眾多景點,而且此處的邊貿日益發(fā)達,正在向經濟繁榮的“金三角”邁進。
? ? ?盡管我國擁有圖們江的出海權,可由于受河道及俄、朝鐵路大橋的限制,并不能通行大型船只,所以吉林省雖是離日本海最近的省份,但只能憋屈地望洋興嘆,令國人憤懣不已。張鼓峰上盛開的梨花與圖們江中飄著的輕紗,早已結成愁怨,可歷史難以改寫,唯有砥礪前行奮發(fā)圖強,才不會讓屈辱重蹈覆轍。
? ? ? ? 202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