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梳理
故事中共有幾方勢力?
1.軍隊中勾結腐敗政商的腐敗軍官
2.腐敗政商、其操盤手三老、打手特務部隊
3.無上帝視角的軍人:齊樂山、夜鶯、夜鶯父親
4.無上帝視角的普通人:警察、劇組若干
5.普通百姓
故事全貌
1.勢力1與勢力2勾結,通過三老運作貪污軍費。
2.貪污事件被爆出后,勢力1與勢力2一起封鎖記者,但因消息已公開不能直接滅口。
3.由于貪污事件被爆出,勢力1+勢力2出于自保,要滅口貪污知情者,即三老,同時要合理化其死亡原因。
4.同樣由于貪污事件被爆出,勢力1與勢力2各自害怕自己被對方被獻祭,出現(xiàn)裂隙。
5.勢力1找到勢力3,向他們透露了一部分真相,即三老貪污軍費間接導致夜鶯父親死亡,要求勢力3除掉三老。當然他們隱瞞了自己是幫兇的事實。
6.法國醫(yī)生日常殘殺勢力5,即無背景的女性。注意此事件是日常反復發(fā)生的,不存在巧合。
7.三老日常侵害歌女,但應未曾殺害過他們,否則會引起輿論。
8.夜鶯與齊樂山開始計劃復仇步驟。原計劃兩人事后一起逃脫。原計劃與法國醫(yī)生無關。
9.夜鶯通過勢力1的幫助成為花魁 ,接近三老。
10.案發(fā)當日齊樂山夜鶯屠層。究竟誰動手或是都動手不得而知,也不重要。由于警察圍城,齊樂山?jīng)Q定留下吸引警力,幫助夜鶯創(chuàng)造時間逃跑。讓夜鶯逃到國外是為了躲避勢力2、以及正常警察的追捕。
11.齊樂山第一要替夜鶯頂罪,第二要完成上司的任務,即合理化三老死亡。這兩個原因都要求齊樂山要寫出一個完美的劇本。齊樂山從被捕時就一直在思考劇本。劇本寫死了夜鶯,還能騙一騙勢力2,屬于錦上添花。
12.電影主劇情,齊樂山向劇組輸出劇本。
13.勢力2的特務分隊出場,與齊樂山爭奪最后的滅火權,即保證“知道自己是編劇”的人不存在。勢力2其實不知道勢力1打算如何收場,只是不能忍受解釋權在他人手里這件事。事實上齊樂山的劇本會對勢力2的口碑嚴重不利。
14.劇組相信了齊樂山的劇本,拍成電影。執(zhí)著“真相”的記者,最后也放棄了真相,成全了齊樂山。齊樂山大勝利。
15.勢力1與勢力3,爭奪最后的滅火權,即保證“知道自己是編劇”的人不存在。因為劇組知道齊樂山這個人與軍方相關,即使劇組不想透露,也放棄了追查真相,但勢力1并不在乎,為絕后患已早早安排沉船。
16.夜鶯因為徹底離開中國,陰差陽錯暫時安全。但恐怕仍受到勢力1監(jiān)視甚至滅口。
誰是受害者
除了勢力1、勢力2的幕后掌權者,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價值觀
影片無明顯價值導向。以下說法都有支撐:
1.若無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問心無愧便可。(劇組自述)
2.難得糊涂,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3.舊時代吃人,人人都是祥子。等死,死國可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