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武器在游戲里很常見,但你真懂她的魅力?

本文編譯自:Eurogamer
闊劍、長槍、戈斧、戰(zhàn)戟、鐵叉、鶴嘴鋤、騎士長矛。標槍、重弩、輕弩、長弓、雙刃劍、巨劍、砍刀、彎刀。鏈錘、棍棒、狼牙棒、鐵錘、戰(zhàn)錘、戰(zhàn)斧,當然還有最不可或缺的長劍。如果你曾經玩過一些奇幻RPG作品或者一些歷史游戲又或者策略游戲,那么一定已經對這些中世紀武器很熟悉了,它們總是令人印象深刻。

從電子游戲誕生之初,中世紀武器就對電子游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些武器無處不在,仿佛是虛擬世界中天然存在的基本組成部分,而這些武器的真實原型,在歷史上已造成了無數人類的重傷或死亡,盡管想到這些會有點不寒而栗,但如今中世紀武器已經同它在歷史中的起源越來越遠了。

因為個體的記憶總是很“短暫”,僅僅過去幾個世紀,已經足以讓大部分人忘記這些古老武器的真實感。另一個原因則是,這些武器成為了奇幻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現代人的世界中,武器被牢牢的插在奇幻故事與歷史小說的巖石中,沒有人能再完全的拔出這些“石中劍”了。

今天,武器們被大幅“改造”后以服務于新時代的幻想、自由主義與英雄主義,在不可抗力的推動下英雄兼冒險家們已經譜寫出了屬于自己的新故事。從《暗黑破壞神》《博德之門》到《巫師》再到《上古卷軸:天際》,戰(zhàn)斗的基本邏輯始終保持一致。戰(zhàn)斗將會帶來戰(zhàn)利品和更好的裝備,這允許英雄們去應付更為危險的敵人,這個循環(huán)會一直持續(xù)下去,在戰(zhàn)斗號角的鼓舞下不斷追尋破壞力更強的武器。表面上看,這些武器是解決問題的工具,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武器本身就是冒險過程中最激動人心的存在,讓我們在幻想世界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因此,這些武器也變得越來越華麗,要用奢侈的細節(jié)以及各種特效來彰顯武器的稀有度和威力,讓他們漸漸成了裝飾品與身份的象征。

盡管暴力在游戲中總是源自于正義和邪惡的對抗,但實打實的野蠻戰(zhàn)斗和血腥場面確實極好的滿足了玩家的想象。大部分游戲,甚至主流RPG,比如《上古卷軸:天際》和《巫師3》,都忍不住要向我們充分展示擊殺時的殘酷畫面,以讓玩家陶醉在暴力的美學中。血從傷口處噴涌而出,沾在利刃之上,頭顱和四肢四處飛滾,所有這些特殊的砍殺畫面在游戲中總會用炫酷的慢動作來呈現。這些可怕的畫面沖擊著人們的理智,在游戲中現代槍械造成的血腥程度往往更小甚至不會流血,簡直就是在虛偽的暗示玩家“現代的殺敵方式比之我們的祖先們已經文明許多了”。

《榮耀戰(zhàn)魂》《騎馬與砍殺》《騎士:中世紀戰(zhàn)爭》或者《玫瑰戰(zhàn)爭》等電子游戲都通過讓玩家劈砍海量的敵人,以在中世紀的屠殺里狂歡,在這份虛無的殘酷里實際上從沒有任何道德、正義可言,暴力只是正當的、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全面戰(zhàn)爭》系列的殘酷場面,無數士兵們廝殺在一起的場面讓人興奮,這源自于人們心底深處法西斯式的、對強大統(tǒng)治力的向往。這些游戲將歷史上的戰(zhàn)爭描繪的“激烈且堅韌”,很符合大眾對“黑暗時代”的遐想。我們總忍不住去凝視、去渴望那段幻想中的歷史,在那里人類破壞的欲望尚未被文明所馴服,殺戮也沒能被道德和法律很好的約束。在那種環(huán)境下,屠夫和英雄都只能通過手里的武器去追逐自己的愿望:無拘無束的生活,自由自在的去做想做的事情,而不去在乎究竟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有一小部分游戲已經走出了那些過于浪漫的臆想。舉個例子,在《黑暗之魂》中,所謂英雄的最終命運是注定的,注定是個悲劇性的角色,同時這個世界里的武器也顯得很矛盾,有時看起來非常神圣,似乎是一個久遠的、理想的時代所殘留下來的浪漫象征,有時看起來又是非常殘酷的殺戮工具,非常生猛。而在《地獄之刃》里,塞納的武器則是與心中惡魔不斷斗爭的具象化產物,是她直面自己疾病的某種隱喻,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非常新穎的設計。


我們從刀劍里看到的并不是歷史,而是我們自己的欲望和想法。盡管我們總是在講述騎士的故事,但真正在“騎士時代”生活的人們對武器有著自己的理解。在中世紀武器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顯示社會地位:劍和長矛是騎士階層的象征,他們強硬的壟斷了武器。農民有時被禁止擁有武器,尤其是與騎士有關的武器。騎士的法則規(guī)定了榮耀的戰(zhàn)斗方式,在詩歌和傳說中被理想化的記錄下來,這是一種一對一的決斗,先在馬上用長矛對決,直到其中一方被從馬上擊落,雙方開始在地面上用劍對決。勝利者不應該殺掉對手,而是應該讓人贖回他們。

然而騎士間真正的決斗很少如詩歌中那樣,那些不過是文人的幻想,那種規(guī)矩的戰(zhàn)斗僅僅發(fā)生在帶有表演性質的模擬戰(zhàn)斗中。無論在文學、畫作還是現實里,騎士決斗都被認為是藝術:閃亮的武器與盔甲以及碎裂的長矛,這些都是騎士對決使人驚嘆的閃光點?!恶R尼塞抄本》是14世紀著名的宮廷詩合集,其中的各種插畫非常出名,而那些詩人恰好也是騎士,所以他們記錄了很多騎士的場面。有些作品顯示出對平和生活的強烈追求,但即便如此,騎士的劍與徽章仍會被突出的展示出來。一些插畫展示了騎士戰(zhàn)斗的場面,許多都遵循著馬上對決的模式,通常,戰(zhàn)斗者都正受到高貴的姑娘們的注視。畢竟,在美麗的姑娘面前證明自己,是騎士對決的主要動機,也是引起爭斗的主要原因(至少在詩歌中,是這么說的)。


很難說有些插畫展示的是真正的還是模擬的戰(zhàn)斗,但是無論如何,就算是對騎士決斗最理想化的、充滿贊美之情的描繪,也都不會排除血腥、死亡甚至虐待的故事。在記錄一場對決的插畫里,一把劍已經把騎士的頭批成了兩半,鮮血從裂縫中噴涌而出,而姑娘們依然高高在上的觀看著一切。在另一幅插畫里則公然展示了一群騎士對另一群騎士的屠殺,當然女性的觀看仍是不能缺少的?;适业睦寺ⅡT士的英雄主義和血腥殘暴很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這讓我們感到有些陌生,但在當時的文學中這是最普遍的刻畫。


《十字軍圣經》中描繪了舊約中的一個場景,大約是13世紀的法國,對騎士時代的戰(zhàn)爭進行了非常生動的表現。許多圖畫都展現出了極端的暴力,戰(zhàn)士們被砍成了碎片,在戰(zhàn)馬的鐵蹄下被肆意踐踏,其中一個人甚至被巨大的戰(zhàn)斧批成了兩半。這些可怕的場景或許可以在電子游戲的戰(zhàn)斗畫面里找到對應,但是請記住這些血腥場面是在《十字軍圣經》那道德化、精神化的背景下被記錄的,是由一群同為騎士的貴族在美化后出于宣傳作用記錄下來的,實際場面應該要殘忍的多。



盡管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早已將中世紀諷刺為一個被無盡殺戮所支配的殘酷時代,但《十字軍圣經》中對屠殺的展示還是讓如今那些所謂血腥的游戲顯得就像小孩子的玩具。不同于大部分游戲,這些描述中沒有任何卡通化的處理。對于大部分現代人而言,只要看過對于中世紀屠殺真實的刻畫后,都只會感到害怕而不是激動。這提醒了我們一件事,游戲中那些令人陶醉的關于中世紀屠殺的幻想其實都是基于真實的人類經歷所做的。詩人與戀人,英雄與冒險家,戰(zhàn)士與屠夫,劍有著許多種意義,隨著時間的流逝還在不斷改變,但始終保持著它的復雜性與模糊性。秩序與混亂,美麗與恐懼,美德與殘酷,所有這些都同時存在于劍刃的兩側,連接著現實與幻想。中世紀武器的魅力將會一直持續(xù)下去,隨著人們的愿望和需求而做出改變。希望能有更多的玩家在玩過游戲后意識到,武器并不只是一種工具,背后還有著更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