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真正的理論根據(jù)在哪里?

素食真正的理論根據(jù)在哪里?
素食對人是否有更大的利益,是雙方常在說的點,但是不能純從這方面考慮事情,像老了、殘疾了、死了的人是生產(chǎn)力低下或沒有了的,現(xiàn)在在哪個地方的人會把這些人吃掉?吃掉是更大利益的,并不會,所以看東西不是只看利益。
如果吃肉是更有營養(yǎng)就能吃,那么高科技能輕易打敗人類的外星人發(fā)現(xiàn)吃人類比吃其它更有營養(yǎng),那么外星人是不是應(yīng)該吃人類呢?
儒家《禮記》說:
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君子遠庖廚。[1]
戰(zhàn)國時儒家孟子說: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2]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
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4]
沒有關(guān)系。大王這種不忍心是仁慈的表現(xiàn)……君子對于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著,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應(yīng)該遠離廚房。
明代時儒家朱熹說: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5]
圣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欲。天理明,自不消講學。(卷十二)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
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卷十三)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卷十三)[5]
清代時儒家朱柏廬說:
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6]

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絕大多數(shù)國家禁止嫖娼……,并不是看到有利可圖就允許……
幾乎每個人都有喜歡的藝術(shù)作品,藝術(shù)有的時候是跟利益做對的,美國常分成的兩個對立流派——藝術(shù)的好萊塢跟利益的華爾街。
現(xiàn)代很少人會去吃自己養(yǎng)的寵物,如狗、貓、鳥、魚、烏龜,為什么?有的人說如果動物會說人話,人就不會吃動物了,這是為什么?有的人不用皮衣,不用皮包,不用熊膽制品,不用象牙制品,不吃瀕臨滅絕的動物,不吃野生動物,開車盡量不撞到動物,不打獵。吃動物時減少動物的痛苦。
日用品進入(科學)驗證時代后,化妝品常用兔子做動物試驗,因為兔子的淚腺在下眼瞼的后方,比較難流出,滴入的試驗物質(zhì)不易被眼淚沖刷,從而可以更明顯的看出刺激的程度。兔子的身體則會被剃去毛發(fā),大劑量試驗原料被涂抹在皮膚上。大部分兔子眼睛和皮膚會因此潰爛,使用過后即被處死(人類做食藥試驗也是在試驗完會處死試驗的動物),而現(xiàn)在全球有超過30多個國家立法禁止使用動物做測試化妝品的試驗。
我們會卡在某一個道德線,而素食是所卡在比人類平均線更高的線。
現(xiàn)實當中也許有素食的大惡人,或者做過大惡事的人,但我還看不到有一個,有的人說希特勒素食,但說這話的人沒有去核實,就像說喬布斯沒有捐過款一樣,希特勒的廚師說希特勒是吃魚子醬的……
認為肉好吃過素是錯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調(diào)味料,絕大部分調(diào)味料都是用素食制成。鮮味乃味之皇,用的小麥;大米;土豆;玉米;海帶;大豆制成。如果肉好吃過素,為什么連不怎么關(guān)注成本的大廚師也極少會用肉去調(diào)味?
有的人說吃素食容易缺啥,如缺蛋白質(zhì),缺鐵,說這話的人是沒學好營養(yǎng)學,素食里有含蛋白質(zhì)和鐵多的食物,成為常吃的菜或小吃就行了,就像默認有吃肉的人也會容易缺某些營養(yǎng)。而且高溫煮食容易缺乏維生素C之類怕高溫的營養(yǎng),難道就不要高溫煮食了?


(刪減版)
相關(guān)文章:
《如果對待事物不賦予意義》
《“唯物”“唯心”您認識得對嗎?》

來源:
《禮記》/玉藻。
《孟子》/告子 上。
《孟子》/公孫丑章句。
《孟子》/梁惠王章句 上。
《朱子語類》
《朱子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