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炎帝和黃帝的傳說
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在那遙遠的歷史河流中,炎帝和黃帝都有一些什么樣離奇的出生和故事呢?黃帝又是如何擊敗炎帝稱霸中原的?啊勝說歷史第四回:炎帝和黃帝的傳說。馬上開講。
炎帝和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古書中記載他們起源于陜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相近的部落首領(lǐng)。華夏族在漢朝以后被稱為漢人,唐朝以后又被稱為唐人。炎黃二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shù)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和后代創(chuàng)造了上古幾乎所有的重要發(fā)明。
炎帝,據(jù)說是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lǐng),又稱赤帝或者烈山氏,在黃河中游陜西渭河地區(qū)。相傳炎帝的母親名為女登,日游華陽,被龍神繞身,感應(yīng)而孕,生下炎帝。據(jù)說炎帝人身牛首,頭有角。炎帝在烈山石室中出生,在姜水中長大,有圣德。炎帝年少聰穎,三天就能說話,五天就能走路,三年懂得如何播種和收獲農(nóng)作物。
黃帝,有熊國國君少典的二子,姓公孫,居住在軒轅之丘,因此又稱軒轅氏。傳說黃帝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很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到長大后更加聰明能干,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黃帝的出生,非常神奇。
黃帝的母親叫附寶。有一天,她到祁地的野外去,剛好天上打雷。于是附寶抬頭看天氣,見有一道閃電正繞著北斗七星中的樞星,于是就懷孕了。后來過了二十四個月,才在壽丘生下黃帝。
黃帝和炎帝都是各自部落的首領(lǐng)。在那個時期,私有制才剛剛誕生,中國的各個原始部落之間,已經(jīng)展開了血腥的屠殺和兼并。文明的太陽正伴隨著鮮血和暴力慢慢升起。
從古書傳說來看,黃帝生活的部落是以熊為圖騰的,所以稱有熊氏。還有比黃帝更早的人物:神農(nóng)氏和燧人氏。在燧人氏時,人類剛剛學(xué)會用火,開始征服大自然;在神農(nóng)氏時,人類剛剛發(fā)明農(nóng)業(y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但到黃帝時,這些時代早已過去,各部落之間已經(jīng)開始相互征伐,搶奪財物和奴隸。黃帝部落的勁敵是以蚩尤為代表的東方夷人部落和以炎帝為代表的西方游牧部落。
炎帝,以羊為首的氏族首領(lǐng),就是現(xiàn)在羌族。剛開始,炎帝活動于洛水流域,也有說法是泗水流域。后來,炎帝部落遷進到黃河中游,與九黎族發(fā)生了長期的戰(zhàn)爭。九黎族的首領(lǐng)是蚩尤,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頭上有角,耳上長毛,硬如劍戟,能吃石砂。蚩尤有弟兄八十一人。因此,蚩尤部落是由八十一個氏族組成的非常強大的部落聯(lián)盟。不僅如此,據(jù)史料記載,蚩尤部落是最早用金屬做兵器的部落,好戰(zhàn)而強大。
那個時期,無論是蚩尤、炎帝還是黃帝都想要稱霸中原。而黃帝首先將目光瞄準(zhǔn)炎帝部落,為了擊敗炎帝部落,黃帝做了充分準(zhǔn)備,他推行“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的政策,加強軍民團結(jié),鼓舞士氣,發(fā)展生產(chǎn),觀察形勢,還聯(lián)合以熊、羆、貔、貅等為圖騰的各大部落,壯大自己的力量。然后,黃帝和炎帝在阪泉展開決戰(zhàn),雙方打了三個回合,黃帝才把炎帝打敗,將炎帝收入自己的部落中。
打敗炎帝后,黃帝部落的地盤進一步擴大,與蚩尤部落也產(chǎn)生了矛盾并且急劇激化。雙方在涿鹿展開決戰(zhàn)。黃帝命令應(yīng)龍先攻。蚩尤則請風(fēng)神和雨神前來助戰(zhàn),刮起了大風(fēng),下起了大雨,使黃帝的軍隊陷入絕境。黃帝不得已,只好請名字叫做“魃”的天女前來幫忙,用法術(shù)止住了蚩尤的大風(fēng)雨,打亂了蚩尤的陣腳,致使蚩尤兵敗身亡。涿鹿之戰(zhàn),流血百里。黃帝終于征服了蚩尤部落。蚩尤雖然戰(zhàn)敗,但他勇猛威武的形象卻長留人間。
蚩尤死后,天下并沒有安定,四方戰(zhàn)火,動蕩不已。黃帝為了打壓反叛者,便讓人把蚩尤的形象畫出來,用它來震懾天下。果然,天下的人都以為蚩尤還沒有死,不敢再反叛了。因此,蚩尤成了勇敢、威猛的象征。直到幾千年后,漢高祖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時,還要先祭祀蚩尤,以便鼓舞士氣。
史料記載,蚩尤大敗后,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黃帝在四方歸順后巡視天下,后來又發(fā)兵四處征伐,中原大地到處都留下了他的痕跡。無論他走到哪里,都以師兵為營衛(wèi),戒備森嚴(yán)??梢?,他早已不是原始時期的部落酋長形象了。
后世的人們,把許多文化發(fā)明都歸于黃帝所有,比如指南車、歷法等。黃帝因此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黃帝傳說是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的第一塊里程碑。
禪讓制,指的是在所有人的推舉之下,某一個人成為當(dāng)前首領(lǐng)的繼承者。而堯舜禪讓為世人熟知。可是這之間發(fā)生了什么呢?為什么舜能得到堯的禪讓而不是其他人?敬請期待啊勝說歷史第五回:堯舜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