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繼續(xù)打價格戰(zhàn),車企越興奮,我們買車越便宜
從3月份開始爆發(fā)的車市價格戰(zhàn),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似乎也有延續(xù)的跡象,盡管很多車企高層在車展上明確表示,價格戰(zhàn)不可取,應該做更深遠的考慮,但是它們“暗地里”仍在進行著價格戰(zhàn),并且玩法更加“高端”,不再是簡單地降低在售車型的價格,而是不斷刷新車型價格的下限,進入市場的新車型帶來出乎預料的低價格,以降維打擊的方式推動價格戰(zhàn)浪潮升級。
換種方式玩價格戰(zhàn)
通常來說,車企發(fā)起價格戰(zhàn)的方式就是在現(xiàn)有車型的售價基礎(chǔ)上大幅度讓利,一款B級車的價格卻只售A級車的價格,簡單粗暴地通過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來打動消費者,對此,12萬的雪鐵龍C6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在上海車展期間,車企的價格戰(zhàn)玩出了新花樣,各大車企推出的新車型直接拉低售價的下限,比如走精致路線的極氪X,起售價是18.98萬元,又比如昊鉑Hyper GT,21.99萬元起售,其中七翼版的價格不到25萬元。然而此前埃安明確表示,昊鉑Hyper GT的價格不會低于30萬元,如今售價公布后直接給對手打了個措手不及。
不僅是自主新能源車型在加劇內(nèi)卷,海外車企也參與其中,比如別克E5的起售價是20.89萬元,一款合資中大型SUV能有這個價格,可以說非常親民了。
無疑,相比直接降價,車企拉低新車型的價格更加考驗自身實力,因為直接降價會存在信息不透明的情況,盡管廠家明面說著車型有著幾萬元優(yōu)惠幅度,但是部分經(jīng)銷商能夠以各種借口不承認車型降價,或者限定小部分版本。而新車型以更低的價格入市,那么全國各地經(jīng)銷商都是統(tǒng)一售價,這對車企的成本控制能力有著很高的考驗,同時也能讓購車消費者真正受益。
降價的底氣來自于低成本
估計很多人都清楚,市場上實現(xiàn)盈利的新能源車企很少,目前只有特斯拉和比亞迪,然而其它車企基本處于虧損狀態(tài),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成本太高,其中動力電池成本就占了整車40%-60%。
進入2023年,原材料價格終于有了回落,3月份時喵哥就說過,今年碳酸鋰市場比較疲軟,電池級碳酸鋰和工業(yè)級碳酸鋰跌的市場價格下跌幅度超過50%,每噸下滑了10000元,而它們都是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主要原材料,所以今年進入市場的新能源車也更有底氣壓低市場售價。
當然,市場環(huán)境競爭激烈也是車企壓低價格的重要原因,其中比亞迪的車型價不斷下探,而特斯拉也計劃推出更低價的新車型,而且這兩個品牌在品牌力和服務方面也有出眾的表現(xiàn),那么其它車企想要保持市場優(yōu)勢,唯有盡量壓低新車型的價格,以提高性價比。
不僅如此,從2023年開始,國家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也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那么在補貼減少且新能源賽道擁擠的環(huán)境下,車企想要在新能源車細分領(lǐng)域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推出的新車型就需要在價格上展現(xiàn)出較大的吸引力。如此種種因素,都是車企在今年熱衷于打價格戰(zhàn)的原因。
總結(jié):
無論怎樣,對于消費來說,車企越喜歡打價格戰(zhàn),那么買車就會越受益,大家用更少的購車費用就能買到一輛更強產(chǎn)品力的車型,這無疑是一樁美事。而在喵哥看來,車企之間的價格還沒有正式結(jié)束,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估計以后買車會更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