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陳墨點評《天龍八部》

2023-08-30 19:24 作者:咕咕糖漿  | 我要投稿

無人不冤 有情皆孽 —— 陳墨

?

????????我們說過,金庸的《天龍八部》是一部奇書,一部杰作,而且是杰作中的一部“絕作”。在金庸的小說中,唯有《鹿鼎記》一書可與之相比,堪稱雙壁或“雙絕”。有趣的是,這兩部書也正是金庸小說中最長的兩部小說,各有五十回。金庸其它的小說多半只有四十回(如“射雕”三部曲及《笑傲江湖》等)或不到四十回。這真是金庸自己所說的“長篇比短篇好些”的一個絕妙的說明:長篇幅的比短片幅的偏偏竟也要好些。

?

????????在金庸的小說中,《天龍八部》的寫作時間最長,從一九六三年開始在《明報》及新加坡《南洋商報》同時連載,前后歷時四年這才載完,也才寫完。比《鹿鼎記》的寫作時間,還長一年。因為篇幅巨大,寫作、連載的時間極長,所以這部小說的結(jié)構(gòu)之復雜龐大而又似松散,人物眾多而關(guān)系錯綜,其主題的曲折而又多變……等等,就有些在所難免。

?

????????這是一部“好看”卻又“難說”的作品,你甚至難以回答諸如“天龍八部”是什么意思,以及其象征誰人?《天龍八部》這部小說寫的究竟是什么?乃至這部小說的主人公究竟是誰?……等等,這些看似極其簡單的問題,卻并不那么容易回答。

?

????????小說的修訂本中,有《釋名》一篇,大約便是小說的“楔子”與“說明”。其中寫到:

?

????????這部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宋時云南大理國的故事。大理國是佛教國家,皇帝都崇敬佛教,往往放棄皇位,出家為僧,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十分奇怪的現(xiàn)象。據(jù)歷史記載,大理國的皇帝中,圣德帝、孝德帝、保定帝、宣仁帝、正廉帝、神宗等都避位為僧?!渡涞裼⑿蹅鳌匪鶎懙哪系鄱位薁?,就是大理國的皇帝,《天龍八部》的年代在《射雕英雄傳》之前。本書故事發(fā)生于北宋哲宗元佑、紹圣年間,公元1094年前后。

?

????????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jīng)名詞,以象征一些現(xiàn)世人物,就像《水滸》中有母夜叉孫二娘、摩云金翅歐鵬。

?

????????看起來這一段話,將上述的幾個問題都給回答了。即這部小說是寫大理國君臣故事,起主人公是大理國的段正淳、段譽及段正明等皇帝諸人;“天龍八部”則顯然是與之有關(guān)的一些人物的象征。

?

????????其實不然。這部小說固然是寫了大理國的故事,然而只占其三分之一的篇幅。此外還寫到了與之同時的遼、西夏、北宋、西藏、金人乃至慕容復拼命復國的“大燕”等等。所以小說算不上是純粹寫大理國的故事。進而,它的主人公也決不只是段正淳、段譽父子;還有喬峰(蕭峰)、蕭遠山父子;慕容博、慕容復父子,乃至玄慈、虛竹父子……等等。再次,我們知道,“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即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然而這“天龍八部”究竟象征著哪些人物呢?我們只能隱隱地猜想到:“天”即天神,似是指段正淳的妻子、段譽的媽媽刀白鳳(因為她“不樂本座”);“龍”似是指靈鷲童姥(因為她住靈鷲山且又是童身姥齒);而夜叉似是指“修羅刀”秦紅棉;“乾達婆”似是指王夫人(愛養(yǎng)花);阿修羅是指“俏藥叉”甘寶寶(男極丑而女極美);“迦樓羅”似是指“無惡不作”葉二娘(每天吃一小童);“緊那羅”似是指阮星竹(善于歌舞);“摩呼羅迦”似是指康敏(人身而蛇頭)……至于是與不是,實在極為難說。都不過是寫捕風捉影而已,并無確切的證據(jù)。進而,就算一一考證確實,那么她們可并不是“同一故事”(比如大理國的故事)中的人物,亦不能證明作者的有關(guān)言論的正確。

?

????????作者關(guān)于本書“些什么”的話都不能作數(shù),那么還有誰的話能作數(shù)呢?換句話說:這部小說:這部小說既然不只是寫大理國的故事,那么究竟是寫了什么故事呢?這部小說究竟有沒有主人公,它的主人公是誰呢?

?

一、段譽、蕭峰、虛竹

?

????????初看起來,這部《天龍八部》實在是人物眾多,頭緒紛繁,場面闊達,背景復雜,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而且也“無從談起”。因為連小說的主人公都不清楚,還怎么談這部小說?

?

????????實際上,這部小說還是有明確的主人公的,只不過不是一人,而是三人,即段譽、蕭峰、虛竹這三個人。

?

????????首先讓我們看這部書的結(jié)構(gòu)及其內(nèi)容。小說的第一卷至第二卷的上半部是寫大理段譽的。到了第十四回《劇飲千杯男兒事》這一回,男主角便不再只是段譽一人,而是出現(xiàn)了丐幫幫主喬峰。他倆在江南酒樓相遇,有趣的是都以為對方是慕容復-------當時“北喬峰、南慕容”名震武林------從而結(jié)拜為弟兄,此后的回目則是主寫喬峰其人其事。直至二十八回《草木殘生顱鑄鐵》開始插入游坦之(鐵頭人)其人以及“星宿老怪”丁春秋及其師兄“聰辯先生”蘇星河,即第二十九回《蟲 凝寒掌作冰》及三十回《揮灑縛豪英》,以引出該小說的第三位主人公虛竹------虛竹子。小說的第四卷全是寫虛竹的故事。當中也插入一些其它人事,自不必說。

?

????????第五卷,則是寫蕭峰、虛竹、段譽這三位主人公第一次會齊,大戰(zhàn)少林寺,且各明前緣,了斷恩怨。此后三人攜手北上西夏國,結(jié)果出乎意料地虛竹被招為駙馬;再敘段譽南下救父終未能使父親及其一干情人(包括段譽之母)脫難,又得知生身之父原是“四大惡人”之首段延慶。最后幾回又寫蕭峰為了不使遼王侵宋,一代絕世英雄終于身死,全天下為之傾淚!所以這部小說的第五卷可以說是“大結(jié)局”之卷,三位主人公各自平分秋色。在這一卷中,所有一切恩怨仇恨、情緣姻孽,盡皆一一了斷。而其最后之結(jié)果,又無一不使人為之極度驚訝且復極度之茫然、茫茫然、以上我們從內(nèi)容上及外在結(jié)構(gòu)上說明了段譽、蕭峰、虛竹這三者乃是該小說的重點敘事對象,即其小說的主人公。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小說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中看出這三位主人公在小說中的舉足輕重的意義。

?

????????小說《天龍八部》除了敘述段譽、蕭峰、虛竹這三位主人公及其故事之外,還敘述了其它的種種人事。我們要指出的是,這些“其它的人事”看似各自獨立、互不相干,但卻無不與這三位主人公直接或間接地有某種關(guān)系。至少與其中一位有直接或間接的牽連。從而段譽、蕭峰、虛竹三人不僅是小說《天龍八部》的主人公及敘事中心,同時也是小說中其他人事的結(jié)構(gòu)樞紐。諸如以下種種。

?

????????除段譽、蕭峰、虛竹三人外,《天龍八部》中的重要人物當推慕容復及“姑蘇慕容家”一干英雄豪杰。他們的故事相對獨立,然而卻又與段譽及蕭峰有莫大的牽連。慕容復的姑媽乃是段正淳的情人,而傾慕慕容復不已的王夫人的女兒王語嫣則又是段譽癡心相戀的對象。段譽自見到王語嫣之后,情難自已,只要有機會便跟隨其后。從而造成哪里有慕容復,哪里就必有王語嫣,而哪里有王語嫣,則哪里多半就有段譽,從而慕容復、王語嫣、段譽這三人成了拆不開的“穩(wěn)固的情三角”。且不說王語嫣的媽媽王夫人乃是虛竹的師叔李秋水的女兒(亦即其師父逍遙子的女兒),而慕容復與蕭峰之間更是關(guān)系非常:一是江湖上傳言“北喬峰,南慕容”將這二人已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二是慕容復之父慕容博則正是蕭峰的殺母毀家,血海深恨不共戴天的大仇家中的罪魁禍首。

?

????????除慕容復之外,小說中的重要人物還有游坦之。這位不幸的少年后來歷經(jīng)苦難甚而為禍武林,其源在蕭峰大戰(zhàn)聚賢莊,并打死了莊主游驥與游駒兄弟,而這二人則正是游坦之的父親與叔父。游坦之與蕭峰自是“不共戴天”。而奇妙的是游坦之深愛的姑娘卻又是段譽的妹妹阿紫,而這阿紫則又是深愛喬峰。從而喬峰、阿紫、游坦之又形成了一個“鐵三角”,情孽牽連,令人深感悲慘凄惻。

?

????????再說“四大惡人”。這也是書中活躍的人物,而其首惡段延慶非但是段正明、段正淳兄弟的死敵(段延慶才是正宗的“延慶太子”,因叛亂而逃亡在外,失去王位,從而癡心恢復王位),同時竟又是段譽的生身之父!其中“無惡不作”葉二娘不但是少林寺掌門玄慈方丈的情人,且竟又是虛竹的生身之母!“南海鱷神”岳老三本機想收段譽為徒,然而陰錯陽差地成了段譽的徒弟。

?

????????再說“函谷八友”、聰辯先生、星宿老怪丁春秋及其“星宿派”、靈鷲山縹緲峰天山童姥及其“靈鷲宮”一派……等等這些人、這些派看似毫無關(guān)系,其實恰恰是同一門派即“逍遙派”,而這正是虛竹的“第二師門”。且虛竹居然誤打誤撞地成了該派的掌門人,成了逍遙子的關(guān)門弟子、天山童姥與李秋水的師侄,而是蘇星河與丁春秋的師弟,函谷八友的師叔。進而成了繼天山童姥之后的靈鷲宮主人。說起來,段譽也可以算是該派的半個門徒,他的凌波微步正是學自該派逍遙子、李秋水的靜修之地。

?

????????再說西藏佛教圣僧鳩摩智,這也是書中的一個活躍的人物,他與慕容博交厚,大上其當而不自覺,然而卻為之成了大理天龍寺的大敵,為了”六脈神劍“的劍譜,不惜將段譽 往中原。段譽與王語嫣結(jié)識就是拜這位藏僧所賜。而這位藏僧說他會少林寺七十二般絕藝,自不免有些似是而非,自欺欺人,然而他的真實內(nèi)功中藏有逍遙派的“小無相功”則是不假,而這“小無相功”則正是虛竹這一門派的功夫。鳩摩智何以會此功夫?書中未說,但從中至少可以看出他與虛竹一派隱約有些淵源。

?

????????其他至于中原武林、三山五岳的豪杰以及大遼王室、西夏宮廷、大理帝親,大宋運命、乃至金國始祖……等等一應(yīng)人物及其故事亦無不一一與段、蕭、虛竹這三人有關(guān)。

?

????????且再說段譽、蕭峰、虛竹這三位主人公。

?

????????先說這三位的“國籍”。這三人分別屬于三個不同的國籍,段譽為大理國王子;蕭峰為大遼國南院大王;虛竹則算的上是地地道道的大宋子民,卻又是西夏國的駙馬兼為靈鷲宮主人。小說選這三個不同國籍之人作為小說主人公,自有深意在焉。一是這三個人雖然是武林三兄弟,卻能牽得動當時天下之大勢;他們至少能請得動大理、大遼、西夏這三國之兵力,從而決定天下之命運,而這也正是金庸慣常喜愛的大眼界、大場面與大氣勢,一個武俠小說竟寫到當時的天下大勢(其實應(yīng)再加上西藏)。二是這部《天龍八部》已開始超越了“漢民族”的較正統(tǒng)而又狹隘的“民族主義”而達到了一種“國際主義”的大胸懷與大主題,比作者的《射雕英雄傳》已是又進了一大步,而比之更早的《書劍恩仇錄》及《飛狐外傳》等等則更是有所超越矣!-------因為說到底,大理、大遼、西夏、西藏及大宋其實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且更主要的是,各民族人民的苦難的根源及其仇敵其實是共同的,那就是霸權(quán)主義及其制造的戰(zhàn)亂。因而,《天龍八部》又是一部以“國際主義”與“和平主義”為主題的書。

?

????????其次再說這三人的身份。說這部小說是什么“國際主義”與“和平主義”云云,自然多少帶點幽默性質(zhì),因為這并不是一部歷史小說,而是一部武俠小說。因而考察這三人的身份是件有意義的事。除了分別為大理王子、大遼南院大王、西夏駙馬之外,這三人又都還有其他的身份。段譽開始行走江湖之際乃是以一介書生為其身份的,后因機緣巧合才學得凌波微步及“北冥神功”與“六脈神劍”。其實,他因自幼熟讀佛經(jīng),不喜武功,因而他真正的功夫只有一門靈活多變,逃命救命的凌波微步而已?!氨壁ど窆Α本椭挥邪胪ò氩煌?,只有等人家送上門才行,而且還不會運功儲存以至于險些釀成殺身之禍。他的“六脈神劍”則是莫明其妙叫人哭笑不 得的“時靈時不靈”。所以他的真正身份還算不上武林中人,而只是王子兼書生。相比之 下,虛竹的身份要復雜一些,他先是少林寺的一個普通的小和尚。機緣湊巧,做了逍遙子的關(guān)門弟子,得到他畢生的功力(少林武功從此不復存在)從而成為逍遙派的掌門人,又兼而為江湖中人人聞喪膽的“靈鷲宮”的主人,得到逍遙子畢生的內(nèi)功之后又復得到天山童姥的全部武功秘訣,可是他卻寧愿做少林寺的不和尚而不愿做靈鷲宮高貴的主人。因而,他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武林中人,只是一位“想做和尚而不得”的逍遙派掌門人而已。這三個人中,只有蕭峰可以算得是真正的“武林中人”或“江湖中人”,他的身份也最為奇異。先為少林寺旁農(nóng)夫喬三槐之子,少林寺神僧玄苦之徒,丐幫幫主,一身武功可謂驚天動地,蓋世一人?!氨眴谭?,南慕容”聲震武林如是在中天。可是他隨即成了江湖上人人不齒的“番狗”與武林中人的公敵,進而成為百姓大遼國的南院大王。如此,王子書生,小和尚大掌門,蓋世一人的武林公敵,這三人可以說身份完全不相同。一方面使小說寫得更加曲折而多層次,多角度地觀察人生與人世;而另一方面則又通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遭遇寫出三人不同的性格與命運。

?

????????其三,這三人既不同國藉,又不同身份不同經(jīng)歷,各各偶爾盯逢,便傾蓋如故,成為金蘭之交,結(jié)下手足之情。這一方面使人感到意外之至,而另一方面則使人感到這三人又確實有深刻的共通之處,盡管其表面上的性格各不相同,甚而天差地遠?!@三人的性格中,段譽是“癡”,虛竹是“迂”,蕭峰是豪邁粗放,天生武勇,英雄本色。

?

????????段譽之“癡”可謂一絕,幾近神魔而人間少有。先是“癡”于理,后是“癡”于情,癡于理則不學武功,專心學佛,卻又要行走江湖到處出頭要與人“說理”,這在“一蠻三分理”,“強者有理”即無理也無法的江湖之中只能是到處碰壁,徒增笑料而已。而他之癡于情,即對王語嫣的癡 情癡戀,三分可敬,倒有五分可笑。如果說段譽是癡得可愛,那么虛竹則是迂得可愛。大約因從小就在少林寺出家當和尚的緣故,所以下意識中,自己無論如何便已成了天造地設(shè)的“出家人”。所以雖然機緣突變而完全失去了少林功夫而獲一身逍遙派內(nèi)力,卻仍不肯真的就做該派的掌門人。與天山童姥這一殺人不眨眼這魔頭一起,居然勸她連飛禽走獸也不要殺生。至于他自己那是寧死不肯“從權(quán)”地吃些雞魚肉類。進而連破了殺戒,酒戒,暈戒,乃至淫戒之后,還是一心一意地不想做靈鷲宮主人而想做少林寺的小和尚,因而言必說“出家人不打誑……”

——其實他早已不是什么小和尚,“出家人”了。

????????故而這樣說便是連“誑戒”也在無形之中破虛竹之迂,直是不可理喻。

?

????????至于蕭峰的豪邁粗放,勇武過人,肝膽照人,其大英雄,大豪杰的男兒本色,不僅在這部《天龍八部》中是最為光彩照人的形象,而且在金庸的所有武俠小說中,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世界的所有的主人公中,蕭峰可以說是最為令人心折,光彩照人的一位大英雄。他的英雄本色不須任何外在的諸如“抗異族”或“行俠義”等等功業(yè)行為的裝飾,而是天生的豪邁武勇,英雄氣壯。正如他的武功雖說是從師學藝然亦昌早已青出于藍,仿佛是天生武勇,神功驚人?!辽?,筆者本人推許他為金庸筆下的第一第英雄??此半m萬千人吾往矣”,又看到他“燕云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等等真正是血脈賁張,心神俱醉!

?

????????這三位主人公一癡一迂一豪邁武勇。一書生一和尚一江湖豪杰,之所以會一見傾心義結(jié)生死,其緣由只不過“至性至情”四個字而已,癡是至情,迂是至性,豪邁英雄男兒本色更是至情兼而至性。 如此結(jié)義之兄弟,與當年劉,關(guān),張?zhí)覉@結(jié)義,絲毫也不遜色,反倒更是令人神往,只可惜三位都是古人且兼是“書中人”。

?

????????其四,這三人之間的關(guān)系。除因至情至性男兒本色因而秘味相投結(jié)為金蘭生死之交這一層關(guān)系之外,這三人之間可以說又是一種“不共戴天”的仇敵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正是《天龍八部》的異常悲苦之處——虛竹的生身之父玄慈方丈恰恰是蕭峰殺母傷父之仇的“帶頭人”;虛竹之生身之母葉二娘則又是段譽的死敵段延慶的結(jié)義兄妹,同列為“四大惡人”之首次;而段延慶則既為仇敵而又是其生身之父;蕭峰受康敏之騙,以為段正淳是其殺父仇人,因而找其報仇,卻打死了段正淳的女兒(段譽之妹)阿朱,而阿朱則正是對蕭峰生死相許且蕭峰在世間唯一摯愛的情人。固然,玄慈帶頭偷襲蕭遠山乃是出于慕容博之欺騙與挑撥;而蕭峰找段正淳報仇則也是因為康敏的欺騙與嫁禍;蕭峰打死阿朱則是阿朱自己化妝成段正淳而代父身死以了卻恩仇。小說的最后,實際上又正是蕭峰之父蕭遠山逼死了虛竹父母玄慈方丈與葉二娘二人,從而使得虛竹平生第一次知道自己有父有母卻又只能相聚片刻即生死相隔,豈不悲傷!?——所以說,這三人之間的關(guān)系,恩怨糾葛,冤孽牽連,真讓無從說起,而只能感到“命運”與“上蒼”的瞎眼不公!最后,總之,這三人身份不同,遭遇不同,然而卻命運相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悲慘的人世間,生活在同一片深淵般的冤孽蛙里,生活在父輩情仇的陰影之中,恩怨情仇,說不清,道不明,報不了,擺不脫。只是悲苦,只有茫然,只有遺憾,永留心間。

?

二、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

????????段譽,蕭峰,虛竹無疑是《天龍八部》的主人公及其結(jié)構(gòu)的總樞紐。他們的故事,固然是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及中心內(nèi)容。然而小說的內(nèi)容及其意義卻遠不只這些。小說中的各種人事都有其獨立的意義,而聯(lián)結(jié)這些內(nèi)容與意義的,不僅不只是小說的故事結(jié)構(gòu),也不只是小說中的人事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而是隱蕆于小說敘事結(jié)構(gòu)及其人物關(guān)系之中的主題。

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人物,所有的場景,其實都通向一個共同的主題,這就是“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從而,我們應(yīng)該領(lǐng)會到,小說以《天龍八部》名之,其“天龍八部”絕非只是指上述我們所猜想的八個女子,也不只是指任何其他八個人,而是指小說中的所有的人,亦即小說中所有的人其實都是“人非人”,他們的人生都是非人的人生,因為他們所共同相處的世界正是一個非人的世界。

?

????????美藉華人學者,著名文學批評家陳世驤先生曾經(jīng)說過以下的話:

????????間有以天龍八部稍松散,而人物個性及情節(jié)太離奇為詞者,然亦為喜笑之批評,少酸腐蹙眉者。弟亦笑語之曰:“然實一悲天憫人這作也……蓋讀武俠小說者亦易養(yǎng)成一種泛泛的習慣,可說讀流了,如聽京戲者亦狹而有限,此為讀一般的書聽一般的戲則可,但金庸小說非一般者也。讀天龍八部必須不流讀,牢記住楔子一章,就見可”冤孽與超度”都發(fā)揮盡致。書中的情節(jié),可謂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寫到盡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寫成離奇不可,書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處蕆著魍魎與鬼蜮,隨時予以驚奇的揭發(fā)與諷刺,要供出這樣一個可憐蕓蕓眾生的世界,如何能不教結(jié)構(gòu)松散?這樣的人物與世界,背后籠罩著佛法的無邊大超脫,時而透露出來。而每逢動人處,我們會感到希臘悲劇理論中所謂恐怖與憐憫,再說句更陳腐的話,所謂“離奇與松散”,大概可叫做‘形式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罷?!痹捳f到此,還是職業(yè)病難免,終于掉了兩句文學批評的書袋。但因是喜樂中談?wù)f可喜的話題,結(jié)果未至無子煞風景。青年朋友(這是個物理系高材生)也聰明,居然回答我說:

“對的,是如您所說,天龍八部不能隨買隨忘,要從頭全部再看才行?!?

????????誠哉是論!確哉是論!陳世驤先生不愧為是一位文學批評家。他的這段話,可以說正是點中了《天龍八部》的“文眼”與主題,并且指示了我們閱讀的方法與途徑。

??

????????《天龍八部》中所有的人物都生活在同一個非人的世界上,生活在同一張“生活之網(wǎng)”中,生活在“非人”及“非我”的痛苦與冤孽里。之所以在這一世界中“無人不冤,有情皆孽”,那是基于以下的種種原因。

?

????????蕭峰一生的命運,也全是由父輩的冤孽所決定,完全不由自主,橫豎都是痛苦不堪。他本來是丐幫上下人人擁戴,中原武林之中個個傾慕的“北喬峰”喬幫主,然而誰料在杏子林中,居然有人揭露出他竟不是中原子民,而是“大遼番狗”亦即中原丐幫及中原武林的民族世仇!僅僅因為這一點,他便由丐幫幫主,變成了丐幫主,變成了丐幫及中原武林之敵。而他的生身父母的無辜受害卻又與他所敬愛的丐幫前主有關(guān),以至到他的羊養(yǎng)父喬三槐,他的恩師玄慈大師都因之慘死。從此以后,他的所作所為,一切都已是“命中注定”的了。

?

????????而至最后,得知自己的生父蕭遠山并沒有死,但卻又知道,自己的養(yǎng)父喬三槐及恩師玄慈大師竟然都是生身之父蕭遠山所殺,進而蕭遠山又逼死了義弟虛竹的父母玄慈與葉二娘。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讓他痛苦而又茫然,卻同樣是永遠也不能擺脫。

?

????????在三位主人公中,最苦的其實還是虛竹。段譽至少父母比全且從小受到雙親疼愛;蕭峰雖母亡父隱,但卻從小受到養(yǎng)父養(yǎng)母及恩師等人的疼愛。而虛竹卻從小生長在少林寺中,與生生之父玄慈方丈咫尺天涯互不知道,這一方面是因為玄慈與葉二娘的結(jié)合乃是為禪家所不允,為武林所不齒的天生的冤孽,另一方面則又是因為蕭遠山為了報復玄慈。 竟將虛竹從其母親手中搶走卻又丟在少林寺中,逼得其母成為瘋狂的殺人魔王“無惡不作”葉二娘。而待到有一天他知道了自己的父母是誰時,卻又是他與父母永別之日。其慘無比,可謂人間之最。而這些仿佛也是命中主定。

????????除此之外,段延慶念念在奪回失去的王位以至無所不用其極,而成為“惡貫滿盈”的四大惡人之首,究其原因則正是因為他生為延慶太子卻又遭逢叛亂以至從此一生多乖!他之惡也,固然可恨可詛罵,然他之慘也,亦復可憐而又可悲。

?

????????同樣,書中的“南慕容”慕容復,以其創(chuàng)出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武功名重武林,兼而風流瀟灑,直如人間之龍鳳,然而格于祖?zhèn)髦枺簧獮椤盎謴痛笱唷倍鴬^斗,乃至于既不能報答表妹癡心衷腸之熱戀,甚而連自殺的權(quán)力都沒有!書中有一段精彩的文章:那官女道:“待婢子先問慕容公子,蕭大俠還請稍侯,得罪,得罪?!苯舆B說了許多抱歉的言語,才向慕容復問道: “請問公子!公子生平在什么地方最是快樂逍遙?” 這問題幕容復曾聽她問過四五十人,但問到自己時,突然間張口結(jié)舌答不上來。他一生營營役役,不斷為興復燕國而奔走,可說從未有過什么快樂之時。別人瞧他年少英俊,武功高強,名滿天下,江湖上對之無不敬畏,自必志得意滿,但他內(nèi)心,實在是從來沒有感到真正快樂過。

他呆了一呆,說道:“要我覺得真正快樂,那是將來,不是過去。”

那宮女還道慕容復與宗贊王子等人是一般的說法,要等招為駙馬,與公主成親。那才真正的喜樂,卻不知慕容復所說的快樂,卻是將來身登大寶,成為大燕的中興之主。她微微一笑,又問:“公子生平最愛之人叫什么名字?”慕容復一怔,沉吟片刻,嘆了口氣,說道:“我沒有什么最愛之人?!薄?

如此,慕容復因為家傳祖訓,要復興亡國,因而成為實際上的不幸之人。而最為不幸的是,他身處不幸之中而毫不自知。

?

????????同樣,聚賢莊莊主的兒子游坦之也是因為父仇而身陷江湖,一生屢經(jīng)奇遇卻絲毫無補于他苦難的人生,只是徒然招致天下武林人士之不齒。他癡愛之人卻原來又愛著他的殺父仇人蕭峰而對他無情無義之至。

????????少女阿朱代父身死,雖出于雙重的誤會,一則是康敏的欺騙,二則是自愿的化妝,然而究其原因,卻仍然要歸結(jié)到乃父段正淳到處留情遺下無數(shù)孽障,以至于使阿朱與蕭峰這一對鐘情摯愛的戀人成為生死之隔。更為悲慘的是,阿朱又正是死天情人的掌下!

其次,前人的仇怨憤恨,化為現(xiàn)世的業(yè)報冤孽,且冤冤相報,仇仇相連,輾轉(zhuǎn)反復,不僅禍及他人,自己亦在“網(wǎng)”中。

?

????????說到底,這一非人的世界正是人們自己所造成的。生活及人生這所以成為一張“魔網(wǎng)”,一半是由于上代的恩仇情孽,而另一半則是出自此一代的輾轉(zhuǎn)報復。這張“魔網(wǎng)”正是以上代遺傳的恩仇情孽為“經(jīng)”,以這一代的輾轉(zhuǎn)報復為“緯”,從而縱橫交錯,錯綜復雜,乃至于無法理清誰是罪魁誰是禍首,又誰是“冤頭”誰是“債主”,甚而,說不清誰是“善”,誰又是“惡”,誰是“正”,誰又是“邪”……

按說,“四大惡人”該是罪魁禍首,邪惡的“冤頭債主”了。然而,段延慶,葉二娘固然是做惡多端,無惡不做及至惡貫滿盈,確實是魔鬼而非人類,但是,段延慶為何成為“惡貫滿盈”的?他也有深仇大恨,而且為之身殘廢受盡人間苦難。葉二娘之所以每天要害死一個小孩,那是因還是因為人家將她的兒子搶了去!世間有“四大惡人”這種非人性非人類的惡魔存在,當然要變成鬼域與魍魎世界。然而推要究源,他們卻并非罪魁禍首,債主冤頭。

?

????????即以葉二娘來說,她之瘋狂是由于蕭遠山將她的兒子搶走,而蕭遠山之所以要搶走她的兒子,則正是要報殺妻奪子之仇,而他的仇人則正是葉二娘的情人玄慈方丈!再加上蕭遠山的兒子蕭峰與玄慈,葉二娘的兒子虛竹竟又結(jié)拜為兄弟金蘭!……這其間的恩恩怨怨。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可是,人卻是生活在這一茫然而無頭緒的生活之網(wǎng)中,生活在這一輾轉(zhuǎn)報復,卻既報復和傷害他人而又實際上報復和傷害了自己的“非人的世界”之中。

——人人都是受害者!又幾乎人人都是做惡者!人人都身不由已地受到扭曲,而其扭曲之力至少有一部分是出于自己。如此輾轉(zhuǎn)連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至于根本就無頭無緒。

?

????????當然,推根究源,或能找出喬峰與虛竹的苦難的“冤頭”,那就是一心興復大燕的慕容博。 一切都出于慕容博的一個陰謀及其精心的安排,即欺騙了玄慈說蕭遠山將會帶人來搶奪少林寺的武功秘笈,而實則蕭遠山乃是帶著不會武功的嬌妻游山玩水回娘家。玄慈不知就里,帶領(lǐng)一干中原豪杰于雁門關(guān)外埋伏偷襲,殺死了蕭遠山的不會武功及隨從,使蕭遠山憤而哀傷,跳崖自殺,從而埋下了深深的禍根。蕭遠山的妻子之死,玄慈的情人之瘋,以及二人的兒子的失蹤等等種種禍根,其源都在慕容博!然而,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罷了。一是因為玄慈與葉二娘之死至少有一半是由于贖罪懺悔以及再無面目立于武林人世。二則蕭遠山之殺喬三槐,殺玄苦,以及喬峰逼死越錢孫,譚公譚婆,使單正一家家毀人亡,更在聚賢莊上大開殺戒……這就使得他們自己早已成了新的罪魁與新的冤頭。對游坦之等無辜的少年而言,蕭峰之罪責難逃。而蕭峰之所以如此,則又是受游驥,游駒等中原豪杰之逼迫。

?

????????《天龍八部》的世界,是一個復仇雪恨的世界,而這一復仇雪恨的世界雖叫人快意恩仇,然而卻又因冤冤相報冤冤相連輾轉(zhuǎn)連環(huán)而變成了一個無窮無盡的“非人”的世界。其間充滿了因翁恨而致的報復,復又因報復增加了新的仇恨!再說,這還只是小說的一半內(nèi)容。喬峰與虛竹二人的命運悲劇或許直接或間接地與慕容博當年的陰謀策劃有些關(guān)系。但小說中的段譽以及逍遙派,段延慶……等等冤孽卻與慕容博可以說毫無關(guān)系。

????????段譽之苦,完全在于情孽。而種下這一情孽的,則一是他的父親段正淳,二是他的母親刀白鳳,三是他的生身之父段延慶。

????????而逍遙派中逍遙子,李秋水,天山童姥三人之間情孽牽連禍害于世,究其原因,則只不過“情”之“孽”爾。李秋水為了獨占逍遙子的愛情而害天山童姥在先,天山童姥殘害世人在后,而李秋水與逍遙子雖兩情依依并生下一女嫁與姑蘇王家,但逍遙子衷心所愛竟然又并不是李秋水而是李秋水的妹妹!

?

????????再次,上代恩仇及歷史陰影,與此現(xiàn)世報復冤冤相連,造成了一個非人的令人恐懼地扭曲人性的魍魎世界。然而這一世界的存在,畢竟還只是人性扭曲變態(tài)成魔成鬼成獸的“外因”?!巴庖蚴亲兓臈l件,內(nèi)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只有通過內(nèi)因才能發(fā)生作用”——那么,這一魍魎與鬼域世界形成的真正“內(nèi)因”是什么呢?扭曲人性的內(nèi)因正是人性自身,亦即人性所固有的“貪”與 “嗔”與“癡”。

?

????????慕容博之所以要欺騙玄慈并讓他帶人伏擊蕭遠山夫婦,從而造成此后數(shù)十年中原武林的巨大的慘禍,其目的只不過想挑起大遼與大宋兩國的紛爭,以便他從中收漁人之利借機實現(xiàn)興復大燕的圖謀。

慕容博,慕容復父子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只不過是一“貪”字與一“癡”字。因為他的貪圖極度的榮華富貴,癡心妄想要光復大燕,從而不顧天下百姓的生死,相反卻要不斷地挑起武林的奇禍。

????????同樣地,丁春秋之為武林所不齒,究其原因亦不只過是“貪”。其所貪者倒并非帝王之位及權(quán)勢極勢,而是逍遙一派的掌門大位。但其原因(貪)及其結(jié)果(禍害他人)則與慕容氏毫無二致。

????????段延慶一心要奪回王位,這倒也沒有什么,些微的貪念,想挽回自己失去的王位,或許倒還沒有是有些值得人同情的。然而,此種貪念而致不擇手段,轉(zhuǎn)化為滿腔的“嗔”怒,以至于失去人性,成為“四大惡人”之首“惡貫滿盈”,便變成了天下人的公敵了。

????????同樣,葉二娘的愛情悲劇本是令人同情的,玄慈身為少林方丈而仍要破戒偷情,或為佛門與武林所不齒,而葉二娘確實無辜而極值得同情的。她喪子之痛更是使天下父母同悲,甚至會有人責備蕭遠山的報復行徑雖情有可原,然多少已禍及無辜而過份了些。然而,葉二娘卻由“癡”而轉(zhuǎn)為“嗔”——而且是大嗔——變成了一個殺人不眨眼,每天都要偷搶及殺掉一名地辜的兒童,從而成為“無惡不作”的“四大惡人”之一。便使人由“同情”轉(zhuǎn)而至于“痛恨”了。

?

????????那逍遙派的天山童姥與李秋水這一對同門姐妹,因為同時愛上了同門師兄弟逍遙子,因而李秋水趁天山童姥練功之際,將她陷害得永遠只能是童身而不能長大,以至于這一對同門姐妹變成了生死仇敵,輾轉(zhuǎn)報復,以至于同歸于盡。李秋水固然是“嗔”,而天山童姥則更是“大嗔”,她所統(tǒng)率的“靈鷲宮”在武林之中雖無什么大惡,然而對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的種種惡毒行徑及其種種令人發(fā)指的酷刑,推根究源,都只不過是由“嗔”而來。

????????那逍遙子呢,正如李秋水臨時時所說:

????????過了一會,李秋水又輕輕說道:“師哥,你聰明絕頂,卻又癡得絕頂,為什么愛上了你自己手雕的工像,卻不愛那會說、會笑、會動、會愛你的師妹?你心中把這玉像當成了我小妹子,是不是?我喝這玉像的醋,跟你鬧翻了,出去找許多俊秀的少年郎君來,在你面前跟他們調(diào)情,于是你就此一怒而去,再也不回來了。師哥,其實你不用生氣,那些美少年一個個都給我殺了,沉在湖底,你可知道上?”

????????她提起那幅畫像又看了一會,說道:

????????“師哥,這幅畫你在什么時候畫的?你只道畫的是我,因此叫你徒弟拿了畫兒到無量山來找我??墒悄悴恢挥X之間,卻畫成了我的小妹子,你自己也不知道罷?你一直以為畫中人是我。師哥,你心中真正愛的是我的小妹子,你這般癡情地瞧著那玉像,為什么?為什么?現(xiàn)下我終于懂了。”

????????虛竹心道,“我佛說道,人生于世難免癡鎮(zhèn)貪三毒。師伯、師父、師叔都是大大了不起的人物,可是糾纏在這三毒之中,盡管武功卓絕,心中的煩惱痛苦,卻也和一般的凡夫俗子無異。”

????????何止是“和一般的凡夫俗子無異”,而是因為他們武功見識都超過了常人,因而癡與嗔也超過了常人,痛苦也超過了常人,失去理性時的為惡為歹也大大地超過了常人。

?

????????在《天龍八部》之中幾乎人人都不免糾纏于這“三毒”之中。一些人貪而兼癡,一些人癡而兼貪。游坦之,全冠清,白世鏡,趙錢孫……這一些人雖人品武功,性格經(jīng)歷都絲毫也沒有共同之處,然而糾纏于這貪,嗔,癡的“三毒”之中,從而都一樣做出了種種大異常人的舉動,做出了種種出人意料的或可笑可悲或可恨可惡的事來。

?

????????小說中,與段正淳交往的一切女子如刀白鳳,秦紅棉,甘寶寶,王夫人,阮星竹,康敏,乃至她們的女兒鐘靈,木婉清,阿紫……等等。也都由“情”而入“癡”,由癡而生“嗔”,變成了半瘋半狂,失去理性的痛苦生靈。其中的康敏可以說是最突出的一個例子。她愛段正淳,段正淳也象愛其他的情人一樣愛她,然而她因為得不到段正淳的“獨一份”的愛便設(shè)計要將優(yōu)正淳害死,這倒也罷了。而她之殺死丈夫馬大元,獻身白世鏡,全冠清等,這一切都是為了要陷害蕭峰,其原因則是因為蕭峰“從沒看過她一眼!”——馬夫人惡恨恨的道:“你難道沒生眼珠子上?憑他是多出名的英雄好漢都要從頭至腳的向我細細打量。有些德高望重之人,就算不敢向我正視,乘旁人不覺,總還是向我偷偷的瞧上幾眼。只有你,只有你……哼,百花會中一千多個男人就只你自始至終沒瞧我。你是丐幫的大頭腦,天下聞名的英雄好漢。洛陽百花會中,男子漢以你居首,女子自然我為第一。你竟不向我好好的瞧上幾眼,我再自負美貌,又有什么用?那一千多人便再為我神魂顛倒,我心里又怎能舒服?

?

????????看到這里,足以使人怵目驚心了。一“嗔”而至于此,也算是天下少了吧。偏偏被金庸寫在書中,而這部《天龍八部》則所敘述的基本上就是這類奇異的人事?!短忑埌瞬俊分允谷烁械礁裢獾摹半x奇”而又格外地感到真實而又深刻,則正在于將人性中貪,嗔,癡三毒及其所引起的非理性的心理懷行為都揭幽發(fā)微,集中到了一處,加以放大,顯微,使人感到朗朗世界之中所隱伏的如此驚人駭世的魎魍魑魅,原來正是蕆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些人都已失去了理性,都已經(jīng)瘋了。

?

《天龍八部》所寫,則正是一個“瘋狂的世界”。

?

三、大悲大憫,破孽化癡

?

????????我們看到,《天龍八部》這一小說中,并沒有誰是真正的“惡人”,也沒有真正的“善人”一一少林寺的玄慈方丈,該是何等的大義剛正令人肅然起敬并被多少人愛戴而推許為“武林 第一人”?

而“四大惡人”中的葉二娘該是何等的令人切齒痛恨,可惡可殺?然而玄慈與葉二娘偏偏卻是一對鐘情的人!這不僅揭出了“善”中藏“惡,“惡”中亦有“善”,而更是“善惡泯絕”——把所的人都擺在了同一水平面上進行了選擇與比較,把所有的人的“病況”及其“病因”都給揭出。讓人們看到:人性本無善惡,各人且自為之。這就使《天龍八部》寫人及人性的見識與境界遠遠地超出了一般的武俠小說,乃至于超出了一般的文學作品。

?

????????如前所述,這部小說揭發(fā)了一個“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痛苦的,非人的世界,進而又揭出了之所以“無人不冤”,之所以“有情皆孽”,除了種種歷史的(文化與遺傳等等),現(xiàn)實關(guān)系中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人本身,即人性本身的“貪毒”,更不“嗔”,“癡 毒”泛濫成災(zāi),膨脹成毒,了無節(jié)制,以至于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半瘋半狂,半人半魔的“非人”。有情而不“癡”,更不“嗔”,又怎會成“孽”?更不會“皆孽”!有欲人求而不貪 ,更不“癡”不“嗔”,又作會“無人不冤”?

?

????????我們應(yīng)該能看到,這是一部極深刻,極奇特,極沉重地作出了精彩紛呈的描繪。然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其作者不僅有一副探幽發(fā)微的深刻的“慧眼”,更具備一種大悲大憫的“慈心”。大智大慧,大悲大憫,這是一種極高的藝術(shù)境界,同時又是一種極的哲學與人生的境界。他人之所以不能摹仿金庸的著作,之所以不能望其項背,不僅在其缺少慧眼,同時也在其缺少慈心。

?

????????小說的第四十三回的回目是《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寫蕭遠山這一為報血海深恨而奮斗了一生的人終于同其不共戴天的仇人慕容博二人“兩手相握,陰陽相濟”了。而慕容博這一為了復興大燕則什么事都可以干,更不必說去死去獻身的人也終于“放下屠刀心,立地成佛”與蕭遠山一同歸于佛門。這是一段精彩的文學,如寫蕭遠山的心理道: 蕭遠山少年時豪氣千云,學成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一心一意為國效勞,樹立功名,做一個名標青史的人物。他與妻子自幼便青梅竹馬,兩相愛悅,成婚后不久誕下一個顏兒,更是襟懷爽朗,意氣風發(fā),但覺天地問無事不可為。不料雁門關(guān)外,奇變陡生,墮谷不死之余,整個人全變了樣子,什么功名事業(yè),名位財寶,在他眼中皆為塵土,日思夜想,只是如何手刃仇人,以泄大恨。他本是個豪邁誠樸、無所禁懷的塞外大漢,心中一充滿仇恨,性子竟然越來越乖戾,再在少林寺中潛居數(shù)十年;晝伏夜出,勤練武功,一年之中難得與旁人說一兩句話,性情更是大變。

????????突然之間,數(shù)十年來恨之切齒的大仇人,一個個死在自己面前,按理說該當十分快意,但內(nèi)心中卻實是說不出的寂寞凄涼,只覺在這世上再也沒什么事情可干,活著也是白活。他斜眼向倚在柱上的慕容博瞧去,只見他臉色平和,嘴角邊微帶笑容,倒是死去之后,比活著還更加快樂。

蕭遠山內(nèi)心反而隱隱有點羨慕他的福氣,但覺一了百了,人死之后,什么都是一筆勾銷。頃刻之間,心下一片蕭索:“仇人都死光了,我的仇全報了。我卻到哪里去?回大遼嗎?去干什么?去雁門關(guān)外隱居么?去干什么?帶了峰兒浪跡天涯、四海漂流么?為了什么?”

?

????????進而,小說中寫道:

????????漸漸聽得蕭遠山和慕容博二人呼吸由低而響,愈來愈是粗重,跟著蕭遠山臉色漸紅,到后來便如要滴出血來,慕容博的臉色卻越來越青,碧油油的甚是怕人。旁 觀眾人均知,一個是陽氣過旺,虛火上沖,另一個卻是陰氣大盛,風寒內(nèi)塞。玄生、玄滅、道清等身上均帶得有治傷妙藥,只是不知那一種方才對癥。

????????突然間只聽得那老僧喝道;“咄!四手互握,內(nèi)息相應(yīng),以陰濟陽,以陽化陰。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消于無形!”

????????蕭遠山和慕容博的四手本來交互握住,聽那老僧一喝,不由得手掌一緊,各人體內(nèi)的內(nèi)息向?qū)Ψ接苛诉^去,融會貫通,以有余補不足,兩人臉色漸漸分別消紅退青,變得蒼白;又過一會,兩人同時睜開眼來,相對一笑。

????????蕭峰和慕容復各見父親睜眼微笑歡慰不可名狀。只見蕭遠山和慕容博二人攜手站起,一齊在那老僧面前跪下。那老僧道:“你二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走了一遍,心中可還有什么放不下?。倘若適才就這么死了,還有什么興復大燕、報復妻仇的念頭?”

????????蕭遠山道:“弟子空在少林寺做了三十年和尚,那全是假的,沒半點佛門弟子的慈心,懇請師父收錄。”那老僧道:

????????“你的殺妻之仇,不想報了?”蕭遠山道:“弟子生平殺人,無慮百數(shù),倘若被我所殺之人的眷屬皆來向我報仇索命,弟子雖死百次,亦自不足。”

????????那老憎轉(zhuǎn)向慕容博道:“你呢?“幕容博微微一笑,說道:“庶民如塵土,帝王亦如塵土。大禁不復國是空,復國亦空。”那老僧哈哈大笑,道:“大徹大悟,善哉,善哉! ” 慕容博道:“求師父收為弟子,更加開導?!蹦抢仙?;“你們想出家為僧,須求少林寺中大師們剃度。我有幾句話,不妨說給你們聽聽。”當即端坐說法。

?

????????這一段文字,可以說處處出乎意料,而又處處合情合理,同時又處處透露禪機。那老僧是少林寺的一位打雜的無名老僧,然而卻不啻是一位“真佛”,武功之高,法門之妙,化人之奇,無不令人嘆為觀止。他那一喝,也就是佛門中的“當頭棒喝”了!小說中的干重要人物基要上都在現(xiàn)場,看那整個過程,同樣聽了那“一喝”,然而有人是大徹大悟,有人是恍然大悟,有人是若有所悟,自必也有人仍然執(zhí)迷不悟。那也是正常的,沒有法子的事情。

?

????????小說《天龍八部》似這種當頭棒喝,破孽化癡的文字,處處可見。第五卷尤多。

?

????????小說的第四十五回至四十六回,寫到西藏圣僧鳩摩智(此人在書中自居啟僧,雖無大惡,卻也不免到處為非作歹)因錯練少林寺七十二的絕技,貪多務(wù)得又癡于功名,遂至走火入魔,兇險萬狀,幸而巧被練了“北冥神功”的段譽將他的內(nèi)功全部吸去,使他失去了武功,但卻保全了性命。書中寫道:

鳩摩智嘆道;“老銷雖在佛門,爭強好勝之心卻比常人洗盛,今日之果,實已種因于三十年前。唉,貪、嗔、癡三毒,無一得免,卻又自居為高僧,貢高自慢,無慚無愧,唉,命終之后身入無問地獄,萬劫不得超生?!?

????????段譽心下正自惶恐,不知王語焉是否生氣,聽了鳩摩智這幾句心灰意識的話,同情之心頓生,問道:“大師何出此言? 大師適才身子不愉,此刻已大好了嗎?”

????????鳩摩智半晌不語,又暗一運氣,確知數(shù)十年的艱辛修為已然廢于一旦。他原是個大智大意之人,佛學修為亦是十分睿深,只因練了武功,好勝之心日盛,向佛之心日淡,致有今日之事。他坐在污泥之中,猛然省起:“如來教導佛子,第一要去貪、去愛、去取、去纏,方有解脫之望。我卻無一能去,名經(jīng)利鎖,將我緊緊系住。今日武功盡失,焉知不是釋尊點化,叫我改邪歸正,得以清凈解脫?”他回顧數(shù)十年來的所作所為,額頭汗水涔涔而下,又是慚愧,又是傷心。

????????這鳩摩智因禍得福,失去了武功內(nèi)力,同時也就失去了名韁利鎖的貪癡之心,恍然大悟,便覺昨日之非。因而傷心,因而慚愧,實則是可喜可賀。

?

????????小說中的段譽之父段正淳秉性風流,用情不專,一生惹下了不少的風流情孽,一干女子或癡或嗔。除康敏之外,這一干女子,都死在他的面前(被慕容復所殺):段正淳縱起身來,拔下了梁上的長劍。這劍鋒上沾染著阮星竹、秦紅棉、甘寶寶、王夫人四個女子的鮮血,每一個都曾和他有過白頭之約、肌膚之親。段正淳雖然秉性風流、用情不專,但當和每一個女子熱戀之際,卻也是一片至誠,恨不得將自己的心掏出來,

????????將肉割下來給了對方。眼看四個女子尸橫就地,王夫人的頭擱在秦紅棉的腿上,甘寶寶的身子橫架在阮星竹的小腹,四個女子生前個個曾為自己嘗盡相思之苦,心傷腸斷,歡少憂多,到頭來又為自己而、死于非命。當阮星竹為慕容復所殺之時,段正淳已決心殉情,此刻更無他念,心想譽兒已長大成人,文武雙全,大理國不愁無英主明君,我更有什么放不下心的?回頭向段夫人道:“夫人,我對你不起。在我心中,這些女子和你一樣,個個是我心肝寶貝,我愛她們是真,愛你也是一樣的真誠!”

段夫人叫道:“淳哥,你……不可……”合身向他撲將過去。

?

????????段正淳與他的夫人刀白鳳都死了,是殉情而死。段正淳此人為情而生,而又殉情而死,要說他執(zhí)迷不悟,或許也是,不過他秉性風流,如此選擇,而且真誠摯愛,有始有終,如此殉情而死,未必不是一種最合適的,最幸福的死法。

????????生死同心而能視死如歸,段正淳也可以算是一個情場上的圣手大丈夫了吧,諸多怨孽,自他

一死,也總算是一種了斷。

?

????????也有人真正地執(zhí)迷不悟的,小說的最的一段恰恰是寫一個癡心妄想之人:

????????……段譽和王語嫣吃了一驚,兩人手挽著手,隱身樹后,向聲音來處看去,只見慕容復坐在一座土墳之上,頭戴高高的紙冠,神色伊然。

????????七八名鄉(xiāng)下小兒跪在墳前,亂七八糟的嚷道:“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百亂叫,一百跪拜,有的則伸出手來,叫道:“給我流給我糕餅!”

????????慕容復道:“眾愛卿平身,朕既興復大燕,身登大寶,人人皆有封賞?!?

????????墳邊垂首站著一個女子,卻是阿碧,她身穿淺綠衣衫,明艷的臉上頗有凄楚憔悴之色,只見她從一只籃中取出糖果糕餅,分給眾小兒,說道:“大家很乖,明天再來玩,又有糖果糕餅吃!”語音嗚咽,一滴滴淚水落入了竹籃之中。

????????眾小兒拍手歡呼而去,都道:“明天又來!”

????????王語嫣知道表哥神智已亂,富貴夢越做越深,不禁凄然。

????????他瘋了。

????????是的,慕容復瘋了。我們看到他坐在墳頭上裝皇帝這無疑是瘋了,然而在前此小說中他的所作所為的一切又何嘗不都是瘋了?——小說中絕大多數(shù)人絕大數(shù)事何嘗不又都是瘋了?

——這是一個瘋了的世界,這小說便是一個關(guān)于瘋了的世界的種種故事呵?!@些可悲可惡可怕又可憐的瘋子……也許,在《天龍八部》這部小說之中,只有三個主要人物沒有發(fā)瘋一一盡管他們也有過發(fā)瘋發(fā)癡發(fā)迂的階段及故事一一那就是段譽,虛竹,喬峰。

?

????????我們說過,段譽,虛竹和喬峰這三兄弟都是人間的希望與亮色之所在,他們至性至情,愛心博大而又出自本性;他們武藝高強,英雄無敵卻并不持此傲世欺人。

????????段譽固“癡”,然而不“嗔”不“貪”,全然出于人間的至愛之情。其愛情之心難能可貴恐非世間所能有,境界之高亦為人所不及。同時,更重要的,他雖“癡”,然而又是半個佛門弟子,自小讀熟佛經(jīng),又是半個道家子弟,學得凌波微步,因而自心有破孽化癡之法之道之悟。段譽以佛之慈心道之逍遙君臨一方,必是一方蒼生之福,從而能建立一塊真正溫暖幸福,四季如春的人間樂土。

????????虛竹雖“迂”,亦與段譽一般是至性至情之人,為“夢姑”破戒卻從此情所鐘耿耿難忘,同時又自幼出身少林,中途又得道家逍遙派的渾厚內(nèi)力,當他逍遙派的掌門,自必會得“快樂逍遙”之訣,同時念念不忘佛之慈悲,因而亦能將他的“靈鷲宮”創(chuàng)造成一片“西方極樂”般的凈土。

????????這三人中,唯有喬峰——蕭峰粗放豪邁并未讀多少圣賢佛道之書,因而不入佛門,亦不入道流,然卻是英雄本色,俠之大者,為天下英雄共仰者。最后,他峰為遼國大王,亦為大宋江湖人士之仇敵,完全可以服從大遼皇帝耶律洪基之命,率兵南下攻宋,未必能就此滅了大宋,然而報仇雪恨卻自是勢不可擋。然而他卻并不如此,相反以一已之生死武勇,強逼得大遼皇帝宣誓回師以保遼宋邊土得以平安。

?

????????小說的這一章,可以說是全書的最為精彩動人的段落,回目叫做《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小說寫道: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nèi)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耶律洪基“啊”的一聲驚呼,縱馬上前幾步,但隨即又勒馬停步。虛竹和段譽只嚇得魂飛魄散,雙雙搶近,齊叫:“大哥,大哥!”卻見兩截斷箭插正了心臟,蕭峰雙目緊閉,已然氣絕。虛竹忙撕開他胸口的衣衫,欲待搶救,但箭中心臟,再難挽救,只見他胸口肌膚上刺著一個青郁郁的狼頭張口露齒,神情極是猙獰。虛竹和段譽放聲大哭,拜倒于地。

????????丐幫中群丐一齊擁上來,團團拜伏。

????????吳長風捶胸叫道:“喬幫主,你雖是契丹人;卻比我們這些不成器的漢人英雄萬倍!”

????????中原豪杰一個個困擾,許多人低聲議論:“喬幫主果真是契丹人嗎?那么他為什么反而來幫助大宋?看來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杰。”

????????“他自幼在咱們漢人中間長大,學到了漢人大仁大義?!?

????????“兩國罷兵;他成了排難解紛的大功臣,卻用不著自尋短見??!”

????????“他雖于大家有功,在遼國卻成了叛國助敵的賣國賊。他這是畏罪自殺?!?

????????“什么畏不畏的?喬幫主這樣的大英雄,天下還有什么事要畏懼?”

????????耶律洪基見蕭峰自盡,心下一片茫然,尋思:“他到底于我大遼有功還是有過?他苦苦勸我不可代宋,到底是為了宋人還是為了契丹?他和我結(jié)義為兄弟,始終對我忠心耿耿 ,今日自盡于雁門關(guān)前,自然決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么?”

????????他搖了搖頭,微微苦笑,拉轉(zhuǎn)馬頭,從遼軍陣中穿了過去?!?

????????誰能回答蕭峰為什么要死?——誰又能識得大英雄?——誰識得蕭峰?——誰識得人間大俠,至性至情?——誰又識得英雄犧牲,人性升華,照亮人間希望與安樂?……

????????耶律洪基不知道。吳長風不知道。阿紫不知道。中原群雄,丐幫弟子,大理臣將,大遼兵士都不知道。

????????英雄不在于姓“喬”還是姓“蕭”,又豈在“大遼”還在“大宋”?為大遼大宋兩國軍民 蒼生祈福又豈在遼或大宋獲取富貴功名?大仁大義為天下眾多的“兄弟”平安喜樂卻得罪了自己結(jié)義兄弟耶律洪基,這正是大英雄大豪杰自立于天地之間,舍身取義的豪邁壯舉,同時又是人性的真正的升華……

????????蕭峰死了,卻永遠活著。蕭峰死了,卻雖死猶生,永不失為天下第一大英雄。

????????蕭峰的胸口雖然刻著一個狼頭,然而他卻是一個真正的人,他是人性及人性希望的化身與象征。

——相比之下,那些胸口沒有刻出狼頭的人,卻恰恰在心里裝著“狼性”,為貪,為嗔,為癡而不禁吃人而或被人吃,從而使得朗朗乾坤,清平世界變成了一個豺狼橫行,群魔亂舞,非人非鬼的渾沌天地。這也許正是此《天龍八部》的真正的來由,而蕭峰之死則是這部《天龍八部》的破孽化癡的真正的主題,真正的體系,真正的悲憫與希望吧?

????????“北喬峰,南慕容”……中原武林還傳言這樣的口號么?——蕭峰死了,他永遠地活著,活在我們的心間,永遠激動著千余年后的讀者;慕容雖生,卻已坐在墳頭雖生猶死,他永遠在失去了靈魂,失去了理智,失去了人性,也失去了真正有光彩的生命。

?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是一部有關(guān)人心,人性,人生與人世的深刻的寓言——其“大悲大憫,破孽化癡”的意義正在這里。同時,我們不難看出——這部小說或者寓言受到佛家思想的深刻的影響極為明顯。即如小說的題目“天龍八部”也是來源于佛經(jīng),其意在“人與非人”??梢哉f,這部《天龍八部》浸透了佛家的哲學思想與美學思想。它的內(nèi)容來自人性——或?qū)θ诵缘恼J識——中的貪,嗔,癡的種種病態(tài)的深刻的揭示;字的意義來自對這種貪,嗔,癡的“人性之毒”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生之苦”與“人世之災(zāi)”的揭發(fā)與破解;它的境界來自于對這種人生,人世,人心與人性的大悲憫與大超越。

?

????????然而,這里至少有幾點要提請主意:

????????一是這部《天龍八部》只是人性,人生與人世的寓言,而不是有關(guān)社會與歷史的寓言。即,這部小說是從一個特殊的角度來認識人性,人生及人世的,從而這不太可能對人類社會世界及其歷史做出完整的深刻的概括,雖然小說也涉及到如亂世紛爭等這樣的“時代背景”,以及“人際關(guān)系的不同層次”等這樣的“文化背景”及各自不同的政治,經(jīng)濟,心理的背景,然而在小說中,這些背景都只是作為小說的“寓言”中的背景,而沒有其現(xiàn)實的深刻的意義。簡單地說,人世的痛苦的原因及人類社會因史發(fā)展及其原因,人生的悲劇與人性的悲劇,并不是一部《天龍八部》所能盡括,讀者亦自可有自己不同的見解與思想。

?

????????二是,《天龍八部》只是一種“寓言”,其中便不免有一些人物與事件是作者的理想觀念的產(chǎn)物,為了演繹某種觀念,自是不免要有所編造。雖一部《天龍八部》編造得大致精美并且深刻,但總不免有些人為的痕跡。這不僅是說它的一些人物性格如蕭遠山山慕容博等等為之而模糊或干巴,亦不僅是說它的一切情節(jié)如灰衣僧的出現(xiàn)及其說法自不免有些突兀,其結(jié)局不免有些生硬……而主要的是說,“破孽化癡”未必就是一切,而“大悲大憫”亦不一定就真正地“解決問題”。說穿了,這只不過是一種寓言,一種藝術(shù)境界罷了。當然,大悲大憫,破孽化癡自也并非“不可”。

?

????????三是關(guān)于“三毒”之說即所謂“貪,嗔,癡”三者,是否“人性之毒”或“人心之毒”?又或者在何種程度上是“毒”又在何種程度上卻未必是毒。這“毒”的“度”在哪里?這些都是令人值得深思的問題。——這不僅是一個佛學(宗教)的問題,更是一個哲學與人生的重大課題?!@涉及到對人性與人心的認識與評價,同時也涉及到對人世與人生的認識與評價,事關(guān)重大,不可不慎,不可不深思之。

?

????????總之,《天龍八部》乃是一部關(guān)于人生與人世人性的“大寓言”。它所寫不僅是古之人古之事,同時又是虛擬之人與虛擬之事,其間的世界既有朗朗之乾坤而又有魍魎之暗影,更有奇峰險壑,曲徑通幽……一時只怕是難以究其究竟。因而要想對它做出簡單而又中肯的評價,自是一件極難之事。

?

????????我們所能肯定的或許只有一點,那就是這《天龍八部》是一座名山寶谷,來參觀游覽,探幽覓奇,尋寶搜珍的諸君究竟獲得些什么以及能獲得多少,這實在只有看各人的修為與見識,思想與才能了。


陳墨點評《天龍八部》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金秀| 延寿县| 罗山县| 西宁市| 潼南县| 蒲城县| 永安市| 策勒县| 酒泉市| 遂宁市| 石首市| 云和县| 南丰县| 浠水县| 阿拉善左旗| 九寨沟县| 浦县| 锦屏县| 木里| 鹤岗市| 容城县| 于田县| 渭源县| 邯郸市| 漳浦县| 防城港市| 中西区| 利辛县| 高州市| 武功县| 乌海市| 鹰潭市| 莎车县| 闽侯县| 海淀区| 潼南县| 抚松县| 南投市| 江达县| 葫芦岛市| 温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