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未婚夫,上海遇上西雅圖,我的申請之路!

個人背景:
本科:上海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語言:托福102(S22),
GRE 151+167+3.0
GPA:3.67/4.0
科研:四段本校科研(兩段化學,一段化學偏工程,一段與申請無關的物理)
海外交流:伯克利暑校
錄取學校:
5個UW-Seattle offer(ISE,MSE,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CEE),
3個USC(ISE,MSE,Product Development),UCI MSE,UCSD MSE
前言
在大學前兩年我從沒想過要出國讀研,就連大二暑假去伯克利上暑校都是被我爸硬逼著去的,沒想的是重新遇見了當時正在硅谷實習的14級學長,我的現(xiàn)任未婚夫。由于他在UW-Seattle讀CS PhD,我就也開始著手準備出國事宜。那個時候?qū)ι暾垱]有任何的概念,整個人像無頭蒼蠅,不知該從何入手。未婚夫有很多同學都是選了世畢盟作為留學指導機構,反響都較好,因此當時他向我力薦世畢盟。后來我去了上海五角場的辦公室當面咨詢老師,老師很熱情的針對我的情況做了初步分析,甚至勸我可以仔細考慮下再決定要不要簽合同。老師的分析很有條理且我被她的真誠打動,當場就簽了合同,和世畢盟結下了不解之緣。
三維
我第一次考托福是在大三上學期12月份,作為上海之恥(我一直認為“上海人一定英語很好”是一種地域歧視,上海人什么時候才能站起來?。卓贾挥?5分。之后又報了一場大三下學期4月份的考試,而疫情突然來襲,考位全被取消。那個時候我只能轉(zhuǎn)頭開始學GRE,擔心自己的自制力不夠,最開始我一直想上線下班,結果疫情導致所有的課外輔導班也全被取消,拖著拖著實在等不下去只能開始學線上班。大約8月中下旬把課全部上完后,我花了三個禮拜背單詞,期間完整的verbal只做過兩三套,數(shù)學只在考前做了一兩套。9月中下旬考了一次GRE,本打算考150+170低分飄過就行,沒想到現(xiàn)在的數(shù)學題比機經(jīng)里的difficult還難,而我也不是很習慣有些數(shù)學的英語表達方式,看著那長篇大論的題只覺得精神恍惚,數(shù)學拉胯的厲害。幸好今年我?guī)缀跛许椖繉RE的要求都是optional,之后我也沒再戰(zhàn)GRE,直接拿著318的成績申請了。
最折磨的還是托福。我在大四上學期10月中旬二戰(zhàn)托福,認真學了一個月,結果成績比第一次的還低。在蘇州一出考場就開始哭,一路哭回了上海家里,哭到我爸媽都說出了愿意養(yǎng)我去美國gap一年只要英語能有進步就行,這是我申請季里唯一崩潰的一個時刻。我的第一個申請DDL在12月1日,而10月考托福前PS還沒開始寫。從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這一個月里,我考了四次托福(2次線下,1次線上卡掉了,最后一次線上是申請DDL前5天成功出分),那個時候每天就在不停的學英語,順便見縫插針的改文書??吹骄W(wǎng)上評論都說線上考試對電腦與網(wǎng)速要求較高,考試時也容易出岔子,(我也親測的確如此)因此我本來不想嘗試線上考試。培訓師孫哥勸我嘗試一下托福家考,他認識的好幾個同學都是線上出分,且線上考位寬裕很多,我這才去籌備家考。雖然家考對網(wǎng)速要求是很高,科學上網(wǎng)更會拉低網(wǎng)速,但硬件條件過關的話,家考不用換環(huán)境,也沒有別人口語已經(jīng)開始叭叭叭而自己還在努力聽著耳機里叭叭叭的困擾,的確更容易出分。
科研
我在大二上學期進入了實驗室,只不過那時候課業(yè)壓力比較重,沒有認真搬磚,到了大三有時間干卻遇到了疫情。四段科研中有兩段都是在大三暑假干的,也是我干的比較認真的兩段,前一段研發(fā)了一種催化劑,后一段組建了一個模仿氫能產(chǎn)業(yè)鏈的系統(tǒng),其中搭載了之前的催化劑。后一段科研可能對我轉(zhuǎn)專業(yè)申請工科(工業(yè)和系統(tǒng)工程、機械工程)起到了幫助作用,但我申請的都是master,且也不算熱門項目,所以也可能是我還算過得去的GPA在起作用。
在大三下學期二三月份時我也有套詞暑研,最開始套詞郵件標題我沒注意,寫的一直是“Perspective Student”都有教授回復我。這件事雖然很離譜,但也讓我發(fā)現(xiàn)世界上的好人還是很多的,之后也變得更能豁出去做事了,反正也干不出更丟人的了。最后套到的三個教授都沒要求我面試,給我能否去暑研的郵件回復就是個簡單的“Yes”,其他幾乎沒有過問,堪稱聊天終結者。不過因為疫情所以沒能去成,還是比較可惜的。
關于GGU
最讓我感動的一點其實是在選校時。我的選校策略比較特殊,最開始跟我在世畢盟的培訓師和mentor(UC Berkeley PhD)溝通時我說的是只申UW,申不到就gap,就算有比UW還好的學校要我也不會去,當時心里以為他們肯定要勸我別把路走窄。結果他們只跟我說也可以考慮華盛頓州附近州的學校當做保底,比如Oregon和加州,還幫我算這樣的話可以和未婚夫多久見一次面,既不會導致失學也不會太久見不到面。當時特別感動,這讓我覺得培訓師們是真的有在為我考慮的,而不是像大多數(shù)留學機構那樣為了提升自己名氣就勸同學廣撒網(wǎng),然后去能申到的最好的學校。
申請季基本結束,GGU幫我圓夢UW,在我瘋狂趕DDL時,培訓師們會陪著我一遍遍改文書,催GGU Native Expert Team加快潤色速度,拿到手里一整版的PS上都是修改痕跡,可見其中的用心。GGU完成了一個專業(yè)的留學機構真正的職責,全方位為學生考慮,千言萬語化作一句對GGU和兩位老師的感謝!